通感
2014-08-19郑灵芳
郑灵芳
【摘 要】初始通感是《写作》,教师在诗歌的特点多感性的教学中说它是形成多感性的常用手段,此后便在诗歌中刻意的注意这种手法。然后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发现通感并非诗歌的专利,在诗歌中它大量存在,在散文中也有不少。笔者试从通感的定义界定,产生的心理基础,通感构成及审美效果几个方面来浅谈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 通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198
一、什么叫通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在心理学中通感又称为感觉挪移或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不断地刺激人的感官,引起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种感觉都是人对外界的反映,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联觉就是这种联系的一种特殊表现。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经对联觉作过解释,他认为声音有“尖锐”和“钝重”之分,那是比拟触觉而来的区别,因为听觉和触觉有共同之处(《论灵魂》)。N、Ⅱ、巴甫洛夫的暂时神经联系学说为联觉提供了比较科学的解释。他认为,对人来说,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引起大脑皮层的活动,就产生了一定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表象)。由于客观刺激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且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成为联想。这种联系的生理机制就是大脑皮层中枢的暂时联系。联觉即是这样一种“暂时联系”。
二、通感产生的心理基础
通感产生心理基础其实就是感觉即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脑的信息加工活动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
任何感觉的产生,首先要有一个近端刺激,即作用于感官表面产生的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如视网膜象,它是信息的传递者。其次是由刺激引起的在神经系统和脑内的神经生理活动,也就是信息加工活动,最后产生感觉体验,各种感觉过程的实现是由相应的感觉器官保证的——感觉器,神经通道,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但每种感觉中枢的神经细胞不完全集中,有一部分沿着大脑皮层弥散到其他感觉的中枢部分,各种感觉的大脑终端,因此而相互交叠,保证了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通感的形成提供了生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相互转化,形成心理基础。
三、通感的构成
作为一种艺术手段,通感又不能等同于修辞格,它只是修辞格的心理基础。在语言中表现出来往往由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对此而产生的通感性意象构成。
审美对象即是观察的对象。通感性意象,是审美主体在脑海中形成的五官开放和交流的意象。它是审美主体对各种感觉表象进行“加工”形成的新形象。
如鲁彦的《听潮》中“海在我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密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这句话中连用四个比喻写海的声音——即审美对象。把海的声音与“朦胧的月光”、“玫瑰的晨雾”、“情人的密语”、“轻轻的琴声”、“飘落在水上的花”相比,而这一些相比的物都是作者对海的声音通过视觉、听觉表象进行“加工”形成的新形象,即是通感性意象。
可见通感是由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对此审美而产生的通感性意象两部分构成。
四、通感的审美效果
通感这种艺术手段在中国诗文中早已大量运用,但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在文论中未曾将这一手段分析和直接提出一术语。
十八世纪的神秘主义者圣马丁说自己曾“听见发声的花朵,看见发光的音调”。象征主义为通感手段提供深奥的理论依据,也宣扬神秘经验里嗅觉能听、嗅觉能看等等。把各种感觉打成一片、混成一团的神经经验,我们的道家、佛家也常讲。诗文中更是大量运用通感手段。
诗人作家们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深入体会,推敲出新奇的词句,达到了新颖奇异、使人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形象而具体化,烘托氛围,给读者以联系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的审美效果。
1.新颖奇异的审美效果。
古诗“风来花底鸟声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新颖奇特。
宴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把花蕊在风中的晃动用拟人手法将视觉转化为听觉,用“闹”字新颖地表达出来
毛滂《浣溪纱》“水北烟寒雪似梅,水南梅闹千堆”,“烟”“寒”“梅”“闹”把看到的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和听觉形象。
这些通感手段运用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新颖奇异的审美效果。李瑛《雨》中“满山是野花的清香/满山是发光的新绿/满山是渲闹的小溪”写山雨后的清香,草木在雨后的新绿,雨后小溪的喧闹,从嗅觉到视觉到听觉,三种感官上感受山雨之后山的变化,使人如临其境如闹其声。
2.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形象而具体化。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来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绘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
又如文中“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照理说,香味、光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处,但作者却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段,把嗅觉和听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香和光时断时续,似有若无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象而具体化了。
3.烘托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仍以朱自清《湖塘月色》中的两句。
“微风……似的”,由嗅觉到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以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清香”和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化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了几分优雅和宁静来。“光和影……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和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贴切地运用“通感”手段能带来新奇的审美效果,但如牵强的运用,会闹许多笑话,它需要对社会生活加以提炼和典型化。
参考文献
[1]参阅《中国大百科全书》.
[2]参阅《钱钟书散文集》.
[3]参阅高一《语文》一册.
[4]参阅初中《语文》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