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为学之道对强化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启示

2014-08-19陈效新

关键词:人文素质

[摘要]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绝对性的基础地位。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较多,但调查发现,文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并不明显优于理工科学生。因此,针对文科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没有明显优势的现状,利用中庸为学之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原则对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进行强化,对于深化文科专业教育、培养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文科研究生全面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中庸为学之道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2-0101-07

一、引言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科学知识在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行为主体的人格、气质及修养等方面的内化。[1]人文素质明显具有历史性、科学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其历史性体现为对人文遗产的扬弃、传承和发展;科学性体现为人文精神对理性的把握和运用;社会性则表现为对人文关怀的接受与践行。[2]人文素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环境及自身而逐渐形成的、跨学科的复合性概念,其所反映的是行为主体的人文体验和精神态度。而这种态度是行为主体在自身接受的人文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内心认定、接受、积淀、升华并反映在自己的社会行为中的心理品质。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提升人文素质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从中世纪的大学发端至今,高等教育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追溯大学成立之初,大学仅仅是学者研究学问的场所,时至今日,作为高等教育基地的大学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人文精神回归的必要,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必要。由于早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因而专业教育一直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重视。而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科学至上的教育价值取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一味重视专业教育的功利主义的弊端也日趋突出。因此,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一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其中也不乏优秀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是关注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而文科学生因为被普遍认为人文素质较高而受到忽视,尤其是文科研究生,就更鲜有涉及。但文科研究生真如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普遍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而不必有意识地去培养吗?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二、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

(一)调查过程及统计结果

笔者对于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在读研究生,其中文科和理工科研究生各150名。另外,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山东大学等另外4所高校的部分在读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2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48份,所以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设计不仅包括对传统的人文知识的考查,也包括对阅读量、阅读范围的调查,同时,还设计了部分题目以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例如:是否了解广东“小悦悦案”;是否了解“彭宇案”;是否看过“彭宇案”的判决书;是否相信彭宇是助人为乐;是否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施以援手等问题。此调查力争通过问卷能够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自学意识、学生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对于所掌握的人文知识的内化情况、学生外在行为的内驱力。当然,这种问卷调查的结果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主观性。例如,选择会助人为乐的人未必会在生活中有善行,选择看情况的同学也未必真的会在紧急情况下袖手旁观,但至少,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学生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主体认知的程度,可以了解学生在具体学习、生活、工作中,是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处理问题、提升自身能力的。这比简单地调查学生是否看过四大名著或世界名著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二)调查结果的理性分析

问卷调查和访谈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文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但通过调查至少可以发现文科研究生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

通过调查发现,文科研究生对于自己本专业的知识确实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对于人文知识领域中的其他知识知之甚少。很多接受调查的同学都表示,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往往单纯依靠个人兴趣而选择涉猎,并没有觉得其他领域的知识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有什么帮助。例如,接受调查的语言学硕士对于哲学、法学等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即使对此了解一些也都很肤浅;而法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对于经济、文学的知识也缺乏了解。类似的问题几乎出现在所有接受调查的文科研究生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4月第30卷第2期陈效新:中庸为学之道对强化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启示2.人文知识有优势,但并不明显

接受问卷调查的文科研究生主要来自经济、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传统的文科专业。调查问卷都包括一定量的上述领域的基础知识题,而且题目的设计在难度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统计发现,各专业的文科研究生对于本专业领域的题目作答质量较高,但是在非专业领域知识的占有上并不比接受调查的理工科研究生优势明显。例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于法学专业知识,非法学专业的文科研究生并不比理工科研究生掌握得更多。而理工科研究生中,也不乏对文、史、哲知识颇有研究的学生,其精深程度虽不能与该专业领域的研究生相比,但比其他专业的文科研究生具有明显优势。

3.人文素质没有明显优势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人文素质与人文知识的关系并没有厘清。总是因为人文知识与人文素质关系密切,就想当然地认为,文科学生的人文素质要优于理工科学生,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并不否认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但是我们更应当承认,人文知识并不等于人文素质。只有人文知识内化为个体的认知,并由此形成独立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形成人文素质。人文知识是前人的总结,是一种静态的成果,是可以习得和掌握的。文科学生因为其所学专业的特点,在人文知识的掌握、占有上确实可能会明显优于理工科学生,但是,仅有人文知识的积累,并不能推导出善行,因为约束或规制而为的善行未必是其因为内化的善良而必然会有的行为习惯。因而,专业主攻方向是人文科学的文科研究生,未必属于高人文素质的群体。endprint

三、拓展强化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由调查分析可知,目前文科研究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的问题。尽管他们在各自专业人文知识的占有上有优势,但在非专业领域的人文知识方面却没有优势,人文素质也未必优于理工科学生。因此,对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拓展、强化同样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我们既不能狭隘地把人文素质教育理解为开设音乐、美术等课程,也不能简单地把它与舞蹈、绘画等专业技能教育等同起来。人文素质教育是文化知识、道德品质、诚信责任、人格修养、法律与公民意识等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文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优化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对于促进文科研究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强化文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是深化文科专业教育的需要

专业教育也称“专门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杨叔子院士曾指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专门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高专门人才的业务素质。但是,没有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就无从谈起。[4]多年来,研究生教育一直重视、强调专业教育,“短平快”地为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输送专门性人才,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即使是文科研究生的培养,也只是注重狭窄的专业领域,忽略综合素养的提高。这恰恰是因为机械地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割裂开来,而没有看到二者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知识和认识的简单堆砌。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简单地把文科研究生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就歪曲了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因为文科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人文性,人文教育是其不可取代的必要部分。人文素质教育是塑造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完善的文科研究生专业教育绝不仅仅是培养熟练掌握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匠人,更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因而,人文素质的拓展和强化也是深化专业教育的必要途径和方式。对研究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科技素质教育,都不应是单独地、相互隔离地进行。过去从中学到大学,为了达到应试的目标或实现某种功利性的目的而采取的文、理分家的教育方式,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5]进入研究生教育之后,专业领域以精深为特点,如果片面理解专业教育则必然会进一步撕裂文科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有机联系,这样的专业教育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而,在文科研究生教育中需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

(二)强化文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是文科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时代的发展对文科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越发展,越要求未来的人才不但要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世界。正像杨叔子先生指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主干;身心素质是保证。”[6]一直以来,一方面,由于人文科学无法直接与生产挂钩,无法立竿见影地取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的思想使人们只关注专业素质的培养,这导致对于文科研究生的理论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对薄弱,普遍存在着轻视人的情感、思维和情操全面发展的现象。即使在文科研究生培养中,人文学科也是作为一门学科来讲授,突出专业特点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很难设想,只掌握单一专业、而缺乏人文素养的文科研究生,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想象,一个国民人文素质日益衰微的民族,能建设一个富裕、文明、民主的现代化国家。因此,文科研究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全面发展,尤其应当重视人文素质的拓展和强化。

(三)强化文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是培养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21世纪,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这对于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持续性、系统性和全员性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建设的要求,也是国际竞争的要求。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迫切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国家都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而研究生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和造就这样的群体,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关键。一直以来,人们误以为文科不需要创新,从而忽视了对文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事实证明,并不仅仅是理工科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文科学生同样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为学生的科研能力,更重要的体现在于其人文素养对于其所参与的社会生活的影响。无论从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是从教育的实现过程来看,科研能力培养都始终是文科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但文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对其将所学理论运用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实践活动中体现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四)强化文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包括文科研究生的培养在内,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杨叔子院士将教育的真谛比喻为育人而非制器。这其间基础层面的区别体现为指导思想的差别,而外在表现的区别体现于教育目标的不同上。很多人误以为高层次的人才就是在某方面或某领域具有专长的人。即便是文科领域的人才,社会评价也多数只是集中于其本领域内的专业所学,但这其实只是高层次人才可以审视、考量的外在表现。而这些可以外化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是否能够直接转化为对国家、社会的积极贡献,则恰恰有赖于人文素质。国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其目的绝不仅仅是培养在某个领域有技术专长的人,而是使高层次人才能够通过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专长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作为高层次人才,文科研究生的培养中必须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否则再精湛的技术掌握在缺乏职业道德甚至是道德素质低下的人手中,也一定不能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endprint

四、拓展强化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方式

《礼记·中庸》中记述了治学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①对其进行简单的解释就是: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最后要切实地去实行。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这种渐进的层次也同样适用于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强化与拓展。

(一)博学

“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知识,否则不可能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也就谈不上此后的为学阶段。《论语·为政》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可见,古人读书、求知、治学要求博取、广涉知识。正如俗语所说,见多方能识广,孤陋必然寡闻。作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已有启蒙的初级教育、中级教育以及大学阶段高级教育的基础,而研究生教育本身更加注重某一领域的专门性教育和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阶段的学习就以精和专作为唯一要求。这样的学习要求必然造成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和知识面的狭窄。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由于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等原因,接受调查的文科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面狭窄的问题。文科研究生确实在人文知识的占有量上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些通常只是孤立的知识点。而学问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狭窄的知识面必然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这样的知识拥有不可能做到融会贯通。因而,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应当注重知识的积累,但这种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甚至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科领域的知识。单一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形成科学、完善的思维,也不可能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进步。

同时,“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应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也是人文素质拓展、强化的第一步。如果这一层次知识的积累有所欠缺,为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也必然是空中楼阁。同时,针对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特性,以学生自主涉猎为基础,但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更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督促。可以适当根据文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处理好专业学习与知识积累的关系,进而使其形成自发阅读、学习、摄取知识的习惯。此外,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博学绝不仅仅靠阅读,还有很多其他的学习方式和途径,重要的不是方式和手段,而是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博学也不仅限于校园学习这一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

(二)审问

“审问之”作为治学的第二阶段,意在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敢于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质疑。“学”不同于“读”,不可能没有疑惑不懂的地方,因此“学”要勇于发问、敢于发问、善于发问。审问是博学的进展和深化。而审问可以分为不同层次:低层次的“问”是实事求是的求知之“问”,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问”,也就是在摄取知识时,对于不能理解的问题要勇于发问,要以理解为目标,不仅不能不懂装懂,而且不能仅仅局限于肤浅的字面意思的理解。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专业领域可能有非常丰富的知识积累,但在其他领域,其知识储备并不丰富,因而,在学习中应当避免碍于研究生的身份,不愿发问。应当对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有勇气实事求是地问。“审问”的第二个层次是善于发问,而且是善于质疑的辨伪之问。这种层次的发问要求学生能够在积累信息的基础上对所涉猎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应当总结、提炼,向专家、老师请教;并且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能够做初步的去伪存真之辨。在学习中应努力做到不轻信、不盲从、敢质疑。

具体到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而言,教师应当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在博闻的基础上对知识、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自身学习、实践的经验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对知识进行吸收,遇有不明,应当发问。通过调查,文科研究生确实在人文知识的占有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可能主要缘于在长期应试教育条件下对知识的积累。而人文知识的范围又极为广泛,它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等,内容包罗万象。文科研究生可能对于本专业领域的人文知识有着较为精深的研究,但是对于其他领域的人文知识很有可能就是门外汉。而综合的人文知识的积累才有可能内化为人文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学习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对于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敢于提问,甚至是不耻下问,并能够逐渐发展为辨伪存真之问。

(三)慎思

“慎思之”意在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论语·为政》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是指只读书学习知识而不懂得自己去主动判断,这样对于学到的纷乱繁杂的知识就会陷入迷惑当中;思而不学是指自己独自闭门思考,而不懂得向外界、书本学习基本的知识,就会陷入盲人摸象的困惑和危险中。专靠学习、取法前人,而不加上自己的分辨、判断就容易遭到前人的思想蒙蔽及限制。因为前人的思想固然有很多是珍贵的、正确的,但也可能有一些是不正确的,毕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尚未解答的,因此,如果受到前人思想的蒙蔽及限制,就难免陷入迷惑之中了。相反地,有许多问题前人已解答,然而他们在解答的过程中,曾误入歧途,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正确的解答。如果专靠自行思索而不知取法前人,则有可能像前人一样误入歧途,导致虚掷精力。

这一阶段的要求与审问的过程有相似之处,但在深层次的要求上是不同的。审问中对问题的发现和提问也需要“思”,但是“思”的目的不同。审问的“思”以接受知识和信息为目的,是浅层次的“思”,以搞明白、弄清楚知识、信息的真正内涵为目的。这种“思”,仍然以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为基础。而慎思阶段的“思”,则不能够仅仅满足于此。它要求学习主体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所获取到的知识、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endprint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到各种知识、信息,以及与人文素质有关的生活经验,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由知识向素质的内化过程,因而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一过程中对研究生人文素质强化的指导和干预。要通过把握学生思考的阶段,指导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

(四)明辨

“明辨之”为治学的第四个阶段,要想前期的努力有收获,必须重视明辨这一阶段。同样,对于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强化和拓展,也需要重视这个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的“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明辨的内在要求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通过严密的理性分析,对事物和所发生的现象进行认真的甄别和遴选,把握对象的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明辨主要是强调理性思维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治学、谋事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强化和拓展也同样重要。文科研究生同其他群体一样,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如果说博闻阶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结合自己的学习需要积累知识和信息的话,到了慎思、明辨的阶段,其对象与基础绝不仅仅是学生有选择地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而是还必然包括学生被动接受到的知识和信息。因此,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为学和做人是同样重要的。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不至于犯一些低级错误。在认识、思考、分析、辨认中,应当认识到,本质体现着事物变化的规律,但本质和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不可能泾渭分明。对此,要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深入分析,哪些是本质的东西,哪些只是表面现象。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从知识和信息中分辨出客观的、理性的部分,内化成内心积极向上的内驱力,继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笃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强化、拓展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笃行

“笃行之”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所谓“笃行”是指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由“博学”而“笃行”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相联互动的过程。以“博学笃行”作为做学问之道,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爱众亲仁”②才不至于流于口号,流于形式。

素质与知识有着极其明显的差别。曾有学生问王阳明,为什么许多人知道孝悌的道理,却做出邪恶的事情,那么“知”与“行”是不是两回事呢?王阳明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③众所周知,纳粹分子中不乏人文知识广博的人,他们中很多人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有人擅长弹奏钢琴,有人具有哲学博士学位。但是他们中却有人逼迫犹太音乐家演奏小提琴送自己的同胞进入毒气房。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草菅人命。可见,知识是外在于主体本身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人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一个人只能有人文知识,不可能有人文素养。一个真正认识人文价值而“真诚恻怛”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是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的。[7]

(六)五个阶段的有机结合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这五个阶段在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拓展、强化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的。五个阶段不可跨越、不能颠倒,必须循序渐进,相互依存,这是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拓展和强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如果只是简单地从字面意思理解这五个阶段,难免会忽视它的整体性和重要的依存关系,似乎各个阶段都有交叉的关系,而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着渐进式的提升。我们通过一个典型事例,可以看出各个阶段的有机统一,以及在人文素质拓展、强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2011年秋天,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从人们对漠视者的谴责,我们可以再一次强调属于人文知识范畴的道德准则。但由此事很多人也联想到发生在2006年的“彭宇案”。人们似乎对助人为乐反被诬陷而染上官司,甚至是被判承担赔偿责任的悲哀心有余悸。如果说,传统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传统人文思想是我们主动获得的知识,属于“博学”的范畴的话,那么助人为乐反而可能沾上官司则属于在生活中被动获取的信息和经验了。那么对于这些,必须经过“审问”和“慎思”,要“明辨”,才能内化、提高人文素质。对于这些信息,首先要“审问”,看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这需要思考,以判断信息来源的客观性和中立性,否则都有可能造成偏听偏信。此后是“慎思”,要分析思考为什么助人为乐这一本该得到弘扬的文明行为,反而因为会给自己招致不利后果,而使善良的人们望而却步。比如一度曾出现的,大学生为摔倒的老人打着伞,却不敢将老人扶起来。我们需要的“思”是,在大量的信息面前理性的分析、判断。经过这一环节,不难发现,之所以大家会有这种顾虑,是因为“彭宇案”让人们觉得,助人为乐确实有可能给自己惹麻烦。那么,接下来的“明辨”环节则是要细致分析这一观点的逻辑基础了,那就是,“彭宇案”的真实性。如果彭宇真的只是助人为乐,那么案件的判决结果无疑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助人为乐是存在巨大风险的。但反之,则不能影响人们将传统人文关怀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选择。这一明辨的阶段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博学——收集最广泛的信息、资料,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审问——能够筛选理性的客观的信息作为分析判断的材料;慎思——细致分析各种信息、综合考量因果关系;明辨——用理性的头脑分析判断各种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如果我们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如果我们能够摒弃先入为主的偏见,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冷静分析,那么,我们即使不能判断彭宇是否真的撞了老人,但我们至少应该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在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规定下,助人为乐反被判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是极小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而,我们不应当否定传统的以人为本的精华,更不应该影响这种高尚思想在我们内心的内化,继而通过笃行,将其外化为我们的善行。endprint

在笔者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十分有趣的现象:在了解“彭宇案”的受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学生相信彭宇是被冤枉的(83%);少数学生持不确定态度(15%);更少数学生认为彭宇很可能是撞了人的(2%)。而在认为彭宇是被冤枉的学生中,坚持自己仍会助人为乐的不在少数(39%),但也有相当多的学生表示会迟疑、会看情况(42%)。接受调查的、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人对于“彭宇案”的了解全部来自于网络(92%),而其中,只有不足1%的学生曾看过“彭宇案”的判决书全文。即便是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主动查阅该案判决书原文的也未过半(47%)。但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曾看过“彭宇案”判决的法学专业研究生则对“彭宇案”提出质疑,通过仔细研读“彭宇案”的判决书,大家的选择多是怀疑彭宇是否真的像其自己宣称的那样是助人为乐。当然也很少有学生会因此而表示不会助人为乐。我们并不能由此推知这些学生一定都会将思想外化为自己的善行。我们也不可否认那些相信彭宇是被冤枉的,但仍表示不会影响他们选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学生人品的高尚,但我们至少应当承认,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在将人文知识内化为内心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显然,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质疑“彭宇案”真实性的学生,更容易认同助人为乐这种传统美德,而相信彭宇是被冤枉的学生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克服自己的利己本能,选择弘扬传统美德的善行。

五、结论

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拓展与强化无论对于当前的社会环境还是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以中庸为学思想为代表,从现存的古籍中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教育不仅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而且十分重视人文知识内化为认识主体的自我认知,继而外化为自己的行为的过程。应当承认,人文素质培养的最佳阶段应当是未成年时期,特别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阶段。而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这一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往往因为为升学让路而流于形式。近年来,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很多学者都揭示了人文知识并不等于人文素质,也提出了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于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个体认知。但如何由知识内化为认同和内驱力,继而外化为高素质的行为,一直是人文素质培养的难点。对本科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正是由于前期教育培养的缺失。经过本科阶段的素质教育,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基本已有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一阶段是进行人文素质强化与拓展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知识储备和自学能力与意识,只要注意引导,他们更容易接受理性、独立的分析判断,继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要注重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并在笃行阶段及时鼓励和支持,这样必然能够在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拓展和强化中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 原文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出自《礼记·中庸》十九章, [汉]戴圣著,王学典注译, 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② 原文为:“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学而》第一篇,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页。

③ 出自《传习录》,[明]王阳明著,于自力、孔薇、杨骅骁注译,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参考文献]

[1] 王集权.试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结构和培养[J].江苏高教,1998(4):3840.

[2] 马抗美,郑真江.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研究[J].新学术,2007(2):5560.

[3] 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2526.

[4] 杨叔子.文明以止 化成天下[J].高等教育研究,2005(9):13.

[5] 范明英.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2):3943.

[6] 杨叔子,余东升.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J].中国高教研究,2008(3):37.

[7] 龙应台.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J].新一代,2011(6):3637.

[责任编辑:赵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
舞蹈编导需要具有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分析
论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互联网+”环境下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