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云翼的词选观念及其编选实践

2014-08-19许菊芳

[摘要] 在20世纪的选坛上,胡云翼是又一重要的人物。他从词学普及的目的出发,一生着力于词选理论的总结和具体的词选编撰,存留词选十多部。分析比较其主要的九部词选可见,他始终秉持了推重豪放词、女性词的原则。但与此同时,建国前后,他的词选观经历了一个由注重主观到顺应时代的变化历程。

[关键词] 胡云翼;词选观;豪放词;女性词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2-0093-04

在民国以来的词选史上,胡云翼的历史意义不亚于龙榆生。龙榆生通过《选词标准论》一文第一次系统探讨了词选的历史与价值,阐述了选本“便歌”、“传人”、“开宗”、“尊体”的四种功能。胡云翼则紧随其后,他不仅具有系统的选词观念,而且词选编撰经验丰富,成果众多,尤其是对词选编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如果说龙榆生是在词选理论上宏观架构词选史,那么胡云翼则是通过具体的编选实践总结词选观念,并指导具体的选词实践。因此,详细考察胡云翼的词选观念及其词选编撰,对于把握胡云翼词选观念的形成与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胡云翼的词选观念

胡云翼在多年词学研究和选词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历代词选多有精到的评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明确的选词目的与标准,尤其注重词选在词学普及上的意义。

(一)宏观建构词选史

胡云翼不仅具有宏观建构词史的意识,而且在编撰词选的过程中,也始终具有建构选本史的意识,他对历代的词选都持有明确的褒贬态度。通过梳理选本史,他概括出唐宋以来若干重要的词选。

我以为在宋人的选本中比较能够照顾全面,适合于雅俗共赏的,当推黄昇的《花庵词选》。[1]407

明朝人编选词的工作做得较为逊色,比较著称的有陈耀文的《花草粹编》和杨慎的《词林万选》。[1]405

朱彝尊的《词综》和张惠言的《词选》是清朝人中两部权威的选本。前者代表浙派,后者代表常州派。[1]407

近人有两部很值得我注意的词的选本:一本是朱彊村的《宋词三百首》,一部是胡适的《词选》。[2]1

可见,胡云翼认为历代重要的唐宋词选中,宋代主要有黄昇《花庵词选》、曾慥《乐府雅词》、鱼同阳居士《复雅歌词》、周密《绝妙好词》等,明代主要有陈耀文《花草粹编》和杨慎《词林万选》,清代主要有朱彝尊《词综》和张惠言《词选》,近代以来则有朱彊村《宋词三百首》和胡适《词选》。胡云翼对历代词选的判断是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因此这些判断至今看来还颇具见地。

在这些传统词选中,胡云翼最为认同同时也是对其词选编撰颇具影响的是朱彝尊《词综》、张惠言《词选》、朱祖谋《宋词三百首》以及胡适《词选》等。

他认为这几部词选都能代表选者的词学见解,选词独到,但都各有不足:《词综》的选词达一千多首,分量太多;张惠言的《词选》录词仅一百多首,加上《续词选》还不到二百五十首,分量太少,都不适合一般读者的需要。从选词数量上来说,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和胡适《词选》选词都在三百首左右,是较为恰当的。但是《宋词三百首》多选代表古典主义的作品,胡适则多选白话词,二者不免都有些偏颇,但胡适的《词选》更能“代表现代人的脾味”。[1]231232

此外,胡云翼对词选还有一些独到的见解,这主要体现在其20世纪60年代所写的《谈谈唐宋词的选注工作》一文中。此文不仅总结回顾了唐宋以来的词选史,而且对不同时代的选本进行了价值评判,是继龙榆生《选词标准论》之后一篇重要的阐述词选观念和选注方法的论文,且比龙榆生的《选词标准论》一文更侧重于谈选注方法和选词实践。他说历代的词选中,“有些是以广泛辑录为主,具有总集的性质,很难说是纯粹的选集。如《花间》、《尊前》二集,合起来可以说就是唐五代词的汇编。”[1]406又提出不同的编选者在选词上的差异:“南宋人对于词的看法,表现在选词上有着很大的分歧。出自文人之手的选本往往崇尚雅正之音、婉约秀逸的风格,如曾慥的《乐府雅词》、鱼同阳居士的《复雅歌词》、周密的《绝妙好词》,都是属于这一类。另一种选本是出于书坊无名选家之手的,他们着重写景言情,以描绘为能事,不避俚俗语言。这一类的选本可以《草堂诗余》作为代表。”[1]406从选本编选者的差异来区别选词风格的不同,这不乏创见。他还说清代词选种类很多,有唐五代词选,有兼选唐五代、两宋间及金元词的历代词选,有宋词选等,从选词范围的不同区分了词选的差异。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4月第30卷第2期许菊芳:胡云翼的词选观念及其编选实践可见,胡云翼对历代词选及其利弊得失都了然于胸。他的选词,正是在继承传统选本的优点而力求规避其不足基础上的实践,因此其选词都有明确的目的、宗旨以及原则和标准。

(二)以读词为目的的选词

胡云翼选词的目的是与其词学研究目的一致的,即是为普通读者提供词的读本,增加词的知识,为阅读与鉴赏而选词,而不是为了填词而选词。在其词学研究中,他坚决反对现代人填词,并且践行着这一原则,他留存下来的著作中有古典诗集《废笔吟》,但没有词。

以读词为目的而选词的主张在其多部词选中都有明确的表述。《〈抒情词选〉序》中说:“好在这本小册子是给太太小姐们花前月下吟哦的”[2]3;《〈词选〉前言》中说:“这些词并不是给你去作走马看花般的涉览的,是给你去细细地吟哦的”[3]2;在《唐宋词一百首》中说:“本书就是试图介绍这些比较优秀的词给读者阅读、欣赏、增加知识,获得借鉴”[4]4;在《宋词选》中又说:“如何在宋词里面精选一本对于我们有益的读本实在是当前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任务。”[5]可见其选词有鲜明的目的性。

在对词选的总结性文章《谈谈唐宋词的选注工作》中,胡云翼对其选词目的进一步作了完整表述:“因此我们必须依据马列主义观点和政治与艺术相结合的标准来评选唐宋词,评选各名家的词集,并加以精确易懂的注解,使广大读者能够了解、欣赏这份宝贵的文学遗产,以期达到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学遗产的目的。”[1]411

(三)打破“正宗”与“别派”的成见

关于选词的标准与原则,胡云翼在其论著中多有表述。这其中以《谈谈唐宋词的选注工作》一文的表述最为集中,他说:“我们现在选词,我以为首先必须打破文学史上把正宗和别派作为主次而定褒贬的成见”,“其次,必须纠正雅俚之争所导致的两种偏向”,“此外,评选词还必须注意到字句美和篇章结构完整的统一性”,“宋词里面有豪放和婉约两派分别体现了阳刚、阴柔之美,就艺术风格说,二者各有胜境,可是我们宁愿更多地推荐豪放派。”[1]408这准确表达了其选词的基本原则:打破“正宗”与“别派”的成见,纠正雅俗之争的偏向,并将字句美和结构完整统一起来,这是对传统词选弊端的宏观总结,更是其一生选词实践的理论总结。

在不同词选中,胡云翼的选词标准又各有侧重。在《抒情词选》中是“站在‘艺术的立场来选词的,注重技巧的灵活与内容的充实”[2]2。在《词选》中则是:“我的选词,老实说,自然也免不了我的主观。可是我却很自信并没有陷于像朱胡两先生那样自囿于宗派门户的偏见。因为我是抱着赏鉴艺术的博爱的态度来编选词选。”[3]2抱着鉴赏的态度,因此选词的标准较宽。在《唐宋词一百首》中是:“另外一面,从唐、五代、宋词发展的主流看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仍然是广阔而且丰富多彩的,具有爱国思想的篇章固然照耀着词坛,民间词和写爱情、风景的词也都是比较出色的作品”[4]3,选词时注重词作的爱国思想和现实意义,因此更侧重于作品的思想性。

总的来说,胡云翼选词的标准是:打破传统词选的弊端,以现代词学观念为指导,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原则,选取语言清新自然、思想内容丰富、艺术成就高的作品。

二、胡云翼的词选编撰实践

在民国以来的词选史上,胡云翼是对词选着力较多的词学家,他一生编撰的词选有十多部,这些词选根据编选出版的时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927—1938年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编选的词选较多,主要有七部:《抒情词选》、《词选》、《故事词选》、《唐宋词选》、《宋名家词选》、《女性词选》、《清代词选》。建国后到1965年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唐宋词一百首》与《宋词选》两部。这些词选大多是从普及词学的目的出发,而且类型丰富,涵盖了抒情词选、故事词选、女性词选、名家词选等多种类型,开拓了词选编撰的新方式。从选词范围上来看,他不仅选有多部唐宋词选,而且还编选了《清代词选》,为民国时期清代词选的编撰作出了一定贡献。此外,在词选体例上,他也注重从易读易懂的角度出发,着力于词作的注释,为注释型词选的编撰树立了典范。

总体来看,胡云翼的这些词选在选词宗旨、标准、审美取向等方面都表现出许多共性特征,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一)宗旨的一贯性

从选词目的和宗旨来看,胡氏九部词选的选词宗旨是基本一致的,这从其丛书情况和体例中可见。其中《抒情词选》系“初中国文分类选读”丛书,《词选》系“高中适用读物”,《唐宋词选》系“高中国文名著选读”丛书,而“词学小丛书”中更是包括胡云翼的《女性词选》、《宋名家词选》等六部词选。在体例上,胡氏建国后所编《宋词选》等注释详尽完备,便于普通读者阅读。由此可见,胡云翼所编词选大多针对初高中学生和普通读者,以文化遗产的传播与词学知识的普及为根本目的,这也是胡氏一生词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推重豪放词

胡云翼是从豪放词的文体价值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肯定其价值的。同时,推重豪放词也是胡云翼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审美标准之最佳体现。豪放词多是词人在现实感触之下的有感而发,不仅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而且艺术上较少模拟因袭之处,语言上较少雕琢与用典,符合白话文学的审美标准。因此在胡云翼的所有词选中,他对苏轼、辛弃疾、陆游等词人都表现出一贯的偏爱,且对南渡词坛表现出一定的偏重。在《唐宋词选》、《词选》、《唐宋词一百首》、《宋词选》等词选中,辛弃疾入选词作始终居于第一的位置,苏轼入选词作也基本仅次于辛弃疾,陆游的词作则除《唐宋词一百首》外入选多在十首以上。胡云翼称南渡时的词是“英雄的词文学”,并且说“这种英雄的文学,不但在南宋要算特色,也就是有宋全代的特色”。[1]45因此对于南渡词坛的张孝祥、陈与义、张元干、范成大、李清照、叶梦得、朱敦儒、向子諲、岳飞、杨炎正及南宋爱国词人刘过、刘克庄等人词作他也多予重视。

(三)对女性词的一贯推崇

胡云翼是在新文学思想的影响下从事词学研究的,他的词学思想是继承胡适的白话词学思想而来。但胡适偏重于从语言形式上推崇白话词,因此其《词选》中不免选入了一些以白话俗语写成而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都不高的词作。胡云翼在胡适白话词学思想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他不仅注重词作语言的通俗、浅近、“不咬文嚼字”,而且尤为重视词作内容的真情实感、有为而作,艺术上的创新、不因袭。因此胡云翼选词的标准是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艺术成就高,即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这是他在白话文学思想下词体审美理想之体现。虽然他在不同词选中的偏重不同,有的以选抒情性的词作为主如《抒情词选》,有的以选含有本事的词作为主如《故事词选》,有的专录女性词如《女性词选》,有的以录名家词为目的如《宋名家词选》等,但是从总体来看,胡云翼始终注重选白话词、民间词,其中尤其是女性词及无名氏词。

在多部词选中,胡云翼曾表达了对女性词及无名氏词的推崇:

其中妇女及无名氏之作,尤为珍贵。因为他们不是文人,平居决不咬文嚼字,偶有一二首词流传人间,所写皆为真情实感,故能传之久远。[6]

她们写出来的词,只是白话词,却是很美妙的白话词。[1]212

正由于女性词及无名氏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在编选词选时,胡云翼便多有选录此类词作。具体来说:《女性词选》专选历代女性词;其他如《词选》中选录了魏夫人、李清照、朱淑真、聂胜琼等女性词人及无名氏词人词作二十多首;《唐宋词一百首》中选女性词及无名氏词共十九首,其中李清照词六首,无名氏《九张机》词九首,严蕊词一首等;《宋词选》中除李清照外,还选录了曾布妻、徐君宝妻、王清惠、严蕊、蒋兴祖女等女性词人词作,并选录了近二十首无名氏词人词作,这是对白话词和民间词的充分肯定,也是胡云翼一贯的词学审美理想的体现。

(四)词选观的发展变化

此外,胡云翼建国前后的词选观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梳理胡氏的九部词选,可见其词选观发展变化的轨迹。从总体上来说,胡云翼建国前后的词选观是基本一致的,他一贯主张重“豪放”轻“婉约”。不同在于:建国前,胡氏多从其主观喜好出发选取艺术性较强的词作。如其所说:“这本《抒情词选》是从我素来爱读的一千多首词里面选出来的。第一次选时删除了五百多首,第二次又删除了三百多首,第三次又删除了二百多首,末了又把女性一方面的词另编《女性词选》,结果只剩下这里的一百八十多首词。这一百多首词便可以代表我对于词的见解。”[2]2可见建国前胡云翼选词尊重了选者的主观性,且多以艺术美作为选词标准,如《抒情词选》、《女性词选》、《词选》等,都注重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建国后胡氏则注意从普通读者和时代需要出发来选词,注重词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如《唐宋词一百首》、《宋词选》。因此,相比于建国前的主观喜好,胡氏建国后的选词更显客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胡云翼对艳情词和豪放词的态度变化最可体现出其词选观的时代差异。建国前,胡云翼曾明确表示自己主观上偏好艳情词,他在《抒情词选》中说:“我也觉察我选词有一种偏嗜,就是爱选描写恋爱的词,这也许是我个人的偏见。”[2]3其《词选》中选张先词十五首、秦观词二十一首、晏几道词十三首即是明证。但在建国后的两部词选中,这些人基本退居次要位置,入选词作都不足七首。另外对于豪放词,胡云翼建国前后的态度变化也较大。建国前的《词选》、《唐宋词选》这两部词选最能反映胡云翼对于词史的见解。在《词选》中,虽选辛弃疾词二十五首、苏轼词十五首、陆游词十一首,但相比欧阳修词十八首、张先词十五首、秦观词二十一首、张炎词十五首来说,其所选豪放词的比例并不占优势,而且苏轼、辛弃疾所入选的词作中描写农村风光的作品还占一定比例,真正的豪放词并不多。另外从《唐宋词选》的选词情况来看:欧阳修十四首、柳永十三首、晏几道九首、苏轼十八首、秦观十五首、周邦彦十四首、李清照十四首、朱敦儒十五首、辛弃疾二十六首、陆游十二首、姜夔九首、吴文英七首、张炎十首。虽然已开始凸显豪放词的意义,但相比来说,豪放词人词作并未占绝对优势。而建国后的两部词选则明显倾向于豪放词。《唐宋词一百首》中,豪放派词人词作的选录情况为:苏轼八首,辛弃疾十五首,刘克庄四首,陆游四首,而典型的婉约词人秦观、周邦彦、姜夔等人词作仅有一二首入选,可见豪放词的突出位置。《宋词选》中更是以“主流”与“逆流”来定位豪放词和婉约词,所以入选苏轼词二十三首,辛弃疾词四十首,陆游词十一首,刘克庄词十二首,而典型的婉约词人晏几道词四首、秦观词六首、吴文英词四首、张炎词五首。其前后之差异显见。

总的来说,建国前胡云翼选词还表现出鲜明的主观喜好,多注重从艺术鉴赏的角度选词,虽则他还不免偏重苏辛一派有思想意义的词,但基本坚持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建国后,其所编词选则极力顺应了时代语境与读者群体的需要,表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性,选者的主观好恶基本隐匿了,因此其选词倾向从一般的主观偏好走向了重豪放轻婉约、重思想轻艺术的一面,从传统词选重“正宗”轻“别派”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也是其为后人诟病的重要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 胡云翼.胡云翼说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胡云翼.抒情词选[M].上海:亚细亚书局,1928.

[3] 胡云翼.词选[M].上海:亚细亚书局,1932.

[4] 胡云翼.唐宋词一百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 胡云翼.胡云翼选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4.

[6] 胡云翼.故事词选[M].上海:中华书局,1937:1.

[责任编辑:夏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