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性习题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吴成
2014-08-19强程胜
强程胜
类比性习题,指的就是习题的内容相近,或蕴含的数学思想相同,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似.类比性习题可以是跨章节,即数学学科内的综合性类比习题,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即不同学科的具有可类比性的习题.类比性习题的设计,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所学的内容,把有一定关联的、具有可类比性的习题,精选出一部分作为学生的作业.类比性习题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习惯,提升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可使学生在类比中加深,在类比中提高,在类比中开拓思路,在类比中有新的发现,在类比中有新的创造,在类比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类比,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富于联想,发现规律,发散思维,不断创新.
类比性习题的设置,教师应从类比的方法和模式上加以研究,加以总结,提升类比性习题设计的质量,使学生在类比性作业方面有感性认识.下面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列举几种类比性习题设置的模式及它们的作用.
1由表及里型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有一些问题,给出的条件(如函数、等式)比较复杂,如果单纯从表象上看,代入数值或式子,则很难解决.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透过表象看本质,由表及里,要看到问题背后的东西,要抓住其隐含的本质(如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教师有意把这类问题放在一起,设置类比性习题,加强训练,可消除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表象认识,避免一叶障目,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例1设f(x)=x3+x,x∈R,当0≤θ≤π2时,f(msinθ)+f(1-m)>0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0,1)B.(-∞,0)
C.(-∞,12)D.(-∞,1)
解易知f(x)为奇函数,f′(x)=3x2+1>0,所以f(x)在R上递增,所以f(msinθ)>-f(1-m)=f(m-1),所以msinθ>m-1.
(1-sinθ)m<1对θ∈0,π2恒成立,当θ=π2时,sinθ=1,不等式为0<1恒成立,当0≤θ<π2时,0≤sinθ<1,0<1-sinθ≤1,所以m<11-sinθ,又易知11-sinθ≥1,所以m<1.故选D.
评注很多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都是将msinθ,1-m代入函数式f(x)=x3+x得到一个不等式,然后试图去解这个不等式,但由于式子很复杂,很难解决.其实,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抓住函数隐含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等,然后利用这些性质轻松求解.这种解法,确实让人开阔眼界,耳目一新,有效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练习题已知f(x)=ln(x+1+x2),f(a)+f(b-1)=0,求a+b的值.
此题的解答就是类似例题的解法,要发掘函数f(x)是奇函数且是增函数(先容易看出f(x)在(0,+∞)上是增函数,进而根据奇函数得出在(-∞,+∞)上是增函数),然后利用这一性质就可以很容易求解.
2由此及彼型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有些问题,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解决此类问题,可类比解决彼类问题.例如有些概念,它们的定义非常相近,有的仅仅只是一字之差.例如椭圆与双曲线,就是将定义中“和”改成“差”,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就是将定义中“差”改成“比”,定义仅仅是一字之差.这些概念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因而与这些概念相关的习题,就必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也就必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设置这样的习题,就容易产生类比联想,由此及彼;就容易从整体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去把握概念,运用概念,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寻求新的发现.
练习题
1.已知P(x,y)是椭圆x2a2+y2b2=1上任一点,F1、F2是两焦点,过其中一焦点作∠F1PF2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求垂足H的轨迹方程.
2.已知P(x,y)是双曲线x2a2-y2b2=1上任意一点,F1、F2是两焦点,过其中一焦点作∠F1PF2的平分线,求垂足H的轨迹方程.
3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似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方法是根本,方法是钥匙,这类习题的设置就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其方法,从而达到“做一题,习一法,会一类”的地步.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针对某一方法,可以设置一些有一定巧妙且新颖,需要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解决的习题,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及创新思维大有裨益.
本题中就是采用构造函数法,根据题设条件,巧妙地构造一个函数,使问题巧妙解决,类似这种构造解决问题的题型变化很多,技巧性较强,高考考查的也比较多.如果教师有意将这类习题整编在一起,对学生强化训练这一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是起到很好的效果.
练习题已知函数f(x)在R上的导函数为f′(x),且2f(x)+x·f′(x)>x2,下面不等式在R上恒成立的是().
评注这是一道天津市的文科高考题,解决这个问题可类比例题的构造函数的方法,不过这道题的构造函数的技巧性还是比较强的,参见文[1].构造法是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也是灵活性很强的方法,构造法的灵巧确实使人思维变得深邃,多设置这类习题,就会有效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数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方法,教师就是要根据每一种方法,分别设置一定数量的类比性习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同一概念之不同属性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有些概念,往往有不同的属性,把它们的不同属性再结合其他知识点,可编制和整理出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类比性习题.这类习题具有整体性、全局性、关联性,往往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着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能使学生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揭示数学的奥妙.例如三角形,它有“四心”(即重心、垂心、内心、外心),再结合平面向量,以平面向量为载体,可编制出许多新颖、有趣的习题,使学生欣赏到数学的内在美.
练习题
1.在△ABC中,a,b,c分别为∠A,∠B,∠C所对的边,已知a·OA+b·OB+c·OC=0,求证:O为△ABC的内心.
2.已知P点为△ABC外心,PA+PB=PC,求△ABC内角C.
3.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PA·PB=PB·PC=PC·PA,则P是△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
5不同概念之共同属性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不同的概念之间,它们往往有着某种共同的属性,把这些共同的属性,编制出可类比性的习题,有利于学生从联系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对这些共同的属性进行深刻研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归纳的良好思维品质.例如数学中的“定”与“动”的辩证关系,在很多问题之中都有所涉及.直线系恒过“定点”的问题;圆心(或球心)“定”而圆(球面)上的点“动”的问题;椭圆、双曲线对称中心“定”而曲线上的点“动”的问题;函数或数列中的“定值”或“不动点”问题;不等式中的“定值”问题等等.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应该抓住其中隐含的共同属性“定”,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动”,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使问题顺利求解.
6结束语
类比性习题设置的模式还有很多,例如降维类比、结构类比、简化类比等等.设置类比性习题,可提升作业的质量,使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更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科学武装头脑,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吴成强.由一道题的错解谈构造函数的技巧[J].中学数学杂志,2012(5).
作者简介吴成强,男,1963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池州市首届拔尖人才,池州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池州市学科带头人,池州市优秀教师,十佳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有两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
程胜,男,1973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池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2012年获“池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类比性习题,指的就是习题的内容相近,或蕴含的数学思想相同,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似.类比性习题可以是跨章节,即数学学科内的综合性类比习题,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即不同学科的具有可类比性的习题.类比性习题的设计,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所学的内容,把有一定关联的、具有可类比性的习题,精选出一部分作为学生的作业.类比性习题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习惯,提升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可使学生在类比中加深,在类比中提高,在类比中开拓思路,在类比中有新的发现,在类比中有新的创造,在类比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类比,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富于联想,发现规律,发散思维,不断创新.
类比性习题的设置,教师应从类比的方法和模式上加以研究,加以总结,提升类比性习题设计的质量,使学生在类比性作业方面有感性认识.下面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列举几种类比性习题设置的模式及它们的作用.
1由表及里型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有一些问题,给出的条件(如函数、等式)比较复杂,如果单纯从表象上看,代入数值或式子,则很难解决.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透过表象看本质,由表及里,要看到问题背后的东西,要抓住其隐含的本质(如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教师有意把这类问题放在一起,设置类比性习题,加强训练,可消除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表象认识,避免一叶障目,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例1设f(x)=x3+x,x∈R,当0≤θ≤π2时,f(msinθ)+f(1-m)>0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0,1)B.(-∞,0)
C.(-∞,12)D.(-∞,1)
解易知f(x)为奇函数,f′(x)=3x2+1>0,所以f(x)在R上递增,所以f(msinθ)>-f(1-m)=f(m-1),所以msinθ>m-1.
(1-sinθ)m<1对θ∈0,π2恒成立,当θ=π2时,sinθ=1,不等式为0<1恒成立,当0≤θ<π2时,0≤sinθ<1,0<1-sinθ≤1,所以m<11-sinθ,又易知11-sinθ≥1,所以m<1.故选D.
评注很多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都是将msinθ,1-m代入函数式f(x)=x3+x得到一个不等式,然后试图去解这个不等式,但由于式子很复杂,很难解决.其实,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抓住函数隐含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等,然后利用这些性质轻松求解.这种解法,确实让人开阔眼界,耳目一新,有效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练习题已知f(x)=ln(x+1+x2),f(a)+f(b-1)=0,求a+b的值.
此题的解答就是类似例题的解法,要发掘函数f(x)是奇函数且是增函数(先容易看出f(x)在(0,+∞)上是增函数,进而根据奇函数得出在(-∞,+∞)上是增函数),然后利用这一性质就可以很容易求解.
2由此及彼型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有些问题,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解决此类问题,可类比解决彼类问题.例如有些概念,它们的定义非常相近,有的仅仅只是一字之差.例如椭圆与双曲线,就是将定义中“和”改成“差”,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就是将定义中“差”改成“比”,定义仅仅是一字之差.这些概念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因而与这些概念相关的习题,就必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也就必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设置这样的习题,就容易产生类比联想,由此及彼;就容易从整体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去把握概念,运用概念,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寻求新的发现.
练习题
1.已知P(x,y)是椭圆x2a2+y2b2=1上任一点,F1、F2是两焦点,过其中一焦点作∠F1PF2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求垂足H的轨迹方程.
2.已知P(x,y)是双曲线x2a2-y2b2=1上任意一点,F1、F2是两焦点,过其中一焦点作∠F1PF2的平分线,求垂足H的轨迹方程.
3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似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方法是根本,方法是钥匙,这类习题的设置就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其方法,从而达到“做一题,习一法,会一类”的地步.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针对某一方法,可以设置一些有一定巧妙且新颖,需要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解决的习题,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及创新思维大有裨益.
本题中就是采用构造函数法,根据题设条件,巧妙地构造一个函数,使问题巧妙解决,类似这种构造解决问题的题型变化很多,技巧性较强,高考考查的也比较多.如果教师有意将这类习题整编在一起,对学生强化训练这一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是起到很好的效果.
练习题已知函数f(x)在R上的导函数为f′(x),且2f(x)+x·f′(x)>x2,下面不等式在R上恒成立的是().
评注这是一道天津市的文科高考题,解决这个问题可类比例题的构造函数的方法,不过这道题的构造函数的技巧性还是比较强的,参见文[1].构造法是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也是灵活性很强的方法,构造法的灵巧确实使人思维变得深邃,多设置这类习题,就会有效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数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方法,教师就是要根据每一种方法,分别设置一定数量的类比性习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同一概念之不同属性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有些概念,往往有不同的属性,把它们的不同属性再结合其他知识点,可编制和整理出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类比性习题.这类习题具有整体性、全局性、关联性,往往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着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能使学生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揭示数学的奥妙.例如三角形,它有“四心”(即重心、垂心、内心、外心),再结合平面向量,以平面向量为载体,可编制出许多新颖、有趣的习题,使学生欣赏到数学的内在美.
练习题
1.在△ABC中,a,b,c分别为∠A,∠B,∠C所对的边,已知a·OA+b·OB+c·OC=0,求证:O为△ABC的内心.
2.已知P点为△ABC外心,PA+PB=PC,求△ABC内角C.
3.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PA·PB=PB·PC=PC·PA,则P是△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
5不同概念之共同属性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不同的概念之间,它们往往有着某种共同的属性,把这些共同的属性,编制出可类比性的习题,有利于学生从联系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对这些共同的属性进行深刻研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归纳的良好思维品质.例如数学中的“定”与“动”的辩证关系,在很多问题之中都有所涉及.直线系恒过“定点”的问题;圆心(或球心)“定”而圆(球面)上的点“动”的问题;椭圆、双曲线对称中心“定”而曲线上的点“动”的问题;函数或数列中的“定值”或“不动点”问题;不等式中的“定值”问题等等.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应该抓住其中隐含的共同属性“定”,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动”,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使问题顺利求解.
6结束语
类比性习题设置的模式还有很多,例如降维类比、结构类比、简化类比等等.设置类比性习题,可提升作业的质量,使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更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科学武装头脑,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吴成强.由一道题的错解谈构造函数的技巧[J].中学数学杂志,2012(5).
作者简介吴成强,男,1963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池州市首届拔尖人才,池州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池州市学科带头人,池州市优秀教师,十佳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有两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
程胜,男,1973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池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2012年获“池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类比性习题,指的就是习题的内容相近,或蕴含的数学思想相同,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似.类比性习题可以是跨章节,即数学学科内的综合性类比习题,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即不同学科的具有可类比性的习题.类比性习题的设计,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所学的内容,把有一定关联的、具有可类比性的习题,精选出一部分作为学生的作业.类比性习题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习惯,提升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可使学生在类比中加深,在类比中提高,在类比中开拓思路,在类比中有新的发现,在类比中有新的创造,在类比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类比,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富于联想,发现规律,发散思维,不断创新.
类比性习题的设置,教师应从类比的方法和模式上加以研究,加以总结,提升类比性习题设计的质量,使学生在类比性作业方面有感性认识.下面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列举几种类比性习题设置的模式及它们的作用.
1由表及里型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有一些问题,给出的条件(如函数、等式)比较复杂,如果单纯从表象上看,代入数值或式子,则很难解决.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透过表象看本质,由表及里,要看到问题背后的东西,要抓住其隐含的本质(如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教师有意把这类问题放在一起,设置类比性习题,加强训练,可消除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表象认识,避免一叶障目,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例1设f(x)=x3+x,x∈R,当0≤θ≤π2时,f(msinθ)+f(1-m)>0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0,1)B.(-∞,0)
C.(-∞,12)D.(-∞,1)
解易知f(x)为奇函数,f′(x)=3x2+1>0,所以f(x)在R上递增,所以f(msinθ)>-f(1-m)=f(m-1),所以msinθ>m-1.
(1-sinθ)m<1对θ∈0,π2恒成立,当θ=π2时,sinθ=1,不等式为0<1恒成立,当0≤θ<π2时,0≤sinθ<1,0<1-sinθ≤1,所以m<11-sinθ,又易知11-sinθ≥1,所以m<1.故选D.
评注很多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都是将msinθ,1-m代入函数式f(x)=x3+x得到一个不等式,然后试图去解这个不等式,但由于式子很复杂,很难解决.其实,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抓住函数隐含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等,然后利用这些性质轻松求解.这种解法,确实让人开阔眼界,耳目一新,有效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练习题已知f(x)=ln(x+1+x2),f(a)+f(b-1)=0,求a+b的值.
此题的解答就是类似例题的解法,要发掘函数f(x)是奇函数且是增函数(先容易看出f(x)在(0,+∞)上是增函数,进而根据奇函数得出在(-∞,+∞)上是增函数),然后利用这一性质就可以很容易求解.
2由此及彼型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有些问题,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解决此类问题,可类比解决彼类问题.例如有些概念,它们的定义非常相近,有的仅仅只是一字之差.例如椭圆与双曲线,就是将定义中“和”改成“差”,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就是将定义中“差”改成“比”,定义仅仅是一字之差.这些概念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因而与这些概念相关的习题,就必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也就必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设置这样的习题,就容易产生类比联想,由此及彼;就容易从整体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去把握概念,运用概念,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寻求新的发现.
练习题
1.已知P(x,y)是椭圆x2a2+y2b2=1上任一点,F1、F2是两焦点,过其中一焦点作∠F1PF2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求垂足H的轨迹方程.
2.已知P(x,y)是双曲线x2a2-y2b2=1上任意一点,F1、F2是两焦点,过其中一焦点作∠F1PF2的平分线,求垂足H的轨迹方程.
3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似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方法是根本,方法是钥匙,这类习题的设置就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其方法,从而达到“做一题,习一法,会一类”的地步.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针对某一方法,可以设置一些有一定巧妙且新颖,需要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解决的习题,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及创新思维大有裨益.
本题中就是采用构造函数法,根据题设条件,巧妙地构造一个函数,使问题巧妙解决,类似这种构造解决问题的题型变化很多,技巧性较强,高考考查的也比较多.如果教师有意将这类习题整编在一起,对学生强化训练这一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是起到很好的效果.
练习题已知函数f(x)在R上的导函数为f′(x),且2f(x)+x·f′(x)>x2,下面不等式在R上恒成立的是().
评注这是一道天津市的文科高考题,解决这个问题可类比例题的构造函数的方法,不过这道题的构造函数的技巧性还是比较强的,参见文[1].构造法是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也是灵活性很强的方法,构造法的灵巧确实使人思维变得深邃,多设置这类习题,就会有效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数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方法,教师就是要根据每一种方法,分别设置一定数量的类比性习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同一概念之不同属性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有些概念,往往有不同的属性,把它们的不同属性再结合其他知识点,可编制和整理出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类比性习题.这类习题具有整体性、全局性、关联性,往往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着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能使学生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揭示数学的奥妙.例如三角形,它有“四心”(即重心、垂心、内心、外心),再结合平面向量,以平面向量为载体,可编制出许多新颖、有趣的习题,使学生欣赏到数学的内在美.
练习题
1.在△ABC中,a,b,c分别为∠A,∠B,∠C所对的边,已知a·OA+b·OB+c·OC=0,求证:O为△ABC的内心.
2.已知P点为△ABC外心,PA+PB=PC,求△ABC内角C.
3.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PA·PB=PB·PC=PC·PA,则P是△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
5不同概念之共同属性的类比性习题的设置
不同的概念之间,它们往往有着某种共同的属性,把这些共同的属性,编制出可类比性的习题,有利于学生从联系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对这些共同的属性进行深刻研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归纳的良好思维品质.例如数学中的“定”与“动”的辩证关系,在很多问题之中都有所涉及.直线系恒过“定点”的问题;圆心(或球心)“定”而圆(球面)上的点“动”的问题;椭圆、双曲线对称中心“定”而曲线上的点“动”的问题;函数或数列中的“定值”或“不动点”问题;不等式中的“定值”问题等等.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应该抓住其中隐含的共同属性“定”,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动”,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使问题顺利求解.
6结束语
类比性习题设置的模式还有很多,例如降维类比、结构类比、简化类比等等.设置类比性习题,可提升作业的质量,使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更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科学武装头脑,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吴成强.由一道题的错解谈构造函数的技巧[J].中学数学杂志,2012(5).
作者简介吴成强,男,1963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池州市首届拔尖人才,池州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池州市学科带头人,池州市优秀教师,十佳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有两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
程胜,男,1973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池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2012年获“池州市优秀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