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国际班办走了味儿
2014-08-19秦琳
秦琳
近些年,我国一些普通高中兴起办国际班热潮。国际班满足了部分社会公众对于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帮助一批学生获得了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班热潮中存在种种乱象:一些国际班成了留学预备班、洋高考辅导班,甚至变成收费牟利的招牌。办国际班不能办走了味儿。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澄清三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办国际班。国际班引进和开设国际课程,对于丰富高中教育教学内涵、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以及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不容否认的是,留学预备教育是当前大多数国际课程项目的主要导向。办国际班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教育选择需求多元化特别是留学需求持续高涨的一个必然结果。但是,如果办学者过分强调留学预备教育或者仅仅以留学预备教育作为导向,则会忽视国际课程的原本意义,从而使国际课程的学习演变成功利化的洋应试,进一步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此外,还需充分警惕国际班背后的利益驱动。国际班具有高成本特征和准市场属性,因而在实践中获得了高收费的合法性,不能排除一些学校办国际班存在追逐经济利益的现实动机。同样应当引起重视的还有国际班热潮背后可能存在的教育政绩观影响。在当前扩大教育开放、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成为很多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导向甚至硬指标下,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班)也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与出访、游学、交流等活动相比,国际班往往被认为是更具实质意义的国际合作。所以,各地办国际班的热情很高,甚至是由政府出面推动。如果对国际课程社会需求评估和认识不够清晰,加之经济利益和教育政绩的双重驱动,办国际班就会盲目扩张、一窝蜂上马,办学质量难以保证。
第二,办什么样的国际班,也就是国际班到底应该开设什么样的国际课程。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引进的国际课程主要有国别课程(如英国的A-level课程)、国际文凭组织课程(IB)、大学预科课程(如美国的AP课程)等。这其中哪些是优质的,哪些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欠缺且对我国高中生难易度适中的课程,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判定。仅仅依靠国际认可度进行判断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考虑到高中课程作为国民基础教育载体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则有必要对国际课程设立一定的引进和开设标准。需要把关的不仅仅是国际课程的体系,还应当包括课程的具体内容,必须确保国际课程设置及其内容符合高中课程标准要求。
从教育主管部门、校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立场出发,引进国际课程的真正目的应当是借鉴先进的国际课程在体系、知识、教材、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优势,为我所用,深化本土课程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并惠及更大范围的学生群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引进国际课程的同时促进中外课程的融合,而不仅仅是中方和外方课程的简单拼凑。真正的课程融合有赖于科学系统的研究和一定数量的高素质教师的交流,仅仅靠几所学校开设几门国际课程、聘任几名外籍教师恐怕难以实现。
第三,如何解决办学主体问题,也就是由谁来办国际班。在我国,民办学校开设国际班的实践要早于公办学校。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公办高中特别是公办名校开始涉足国际班。很多教育界人士、家长也认为公办高中特别是公办名校具有开设国际课程的现实优势。但是,公办学校国际班的高收费被认为与其作为由政府所办、执行全额预算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公共教育机构性质不相符。而且,当前很多公立学校国际班实行降分录取,被指有损教育公平。同时,公办高中面向小部分民众需求开设收费国际班也被质疑挤占公共教育资源。而一些公立高中与中介机构合作办国际班,甚至完全由中介包办国际班,则被批评为一种变相利用公共教育资源的寻租行为。这些问题使公办学校办国际班成为舆论批评的焦点。
基于国际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为了加强引导和管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例如,上海市教委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开展普通高中国际课程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上海市的高中国际课程以两种不同的试点方式展开:一是以学校为单位选择部分国际课程科目在全校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中试用。二是以单独编班的国际课程班开展中外融合课程试点,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四门课程应为必修课程。就公办学校而言,不论是哪种试点,所需成本都需纳入学校办学经费的成本核算之中,不得向学生收取额外费用。这一方案以课程改革和课程融合为出发点,以上海市多年的课改实践和课程研究为基础,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展深度的国际课程探索和中外课程融合,同时强调公办学校国际课程试点的公益属性和公平原则,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总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校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都应当从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和引进优质资源的立场出发认识国际班问题。引进课程应当着眼于学习国外高中课程先进经验,促进我国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推动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完善高中课程体系,增强课程的现代性、丰富性、多样性,以国际性的课程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办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育主权的维护和国家课程标准的执行,公办学校尤其应当坚持国际课程的公益属性和公平原则。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国际课程的引进和开设设立标准,对办学资质进行严格把关,对师资水平、办学质量加强监督,并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国际班不办走味儿。■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