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审视
2014-08-18杜素华
杜素华
(东营职业学院 会计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人文素质教育”是近十多年来,教育界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对文科大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一般来讲,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或者自身的实践活动等途径使其内化为个人修养与气质,并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对人本身的教育,并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与人文方法不断内化到人的成长历程之中,使人表现出良好的修养与风度,并在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 “人文素质”本身的理解是关键,是核心,是基础。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在高职教育过程中,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增长高职学生的人文知识,锻造积极向上的人文思想,形成具有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形成多维知识视野,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养成,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高素质职业人。
从培养目标上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是综合性的,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职业人”。“高素质职业人”首先是“人”,他应该具备普通公民的人文素质,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方法,关爱自然、生命,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应该是一个热爱民族文化,努力传承民族人文精神的人。在这一点上,和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既有共同点,又具有其特殊性。共同点表现在两者都是通过学习人文知识、掌握人文方法来形成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的活动;不同点在于普通高校人文教育强调通识性,是通识形态的人文教育,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即以用人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即是一种职业性的人文素质教育。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典型特征就在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职业性。
从培养内容上来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不需要像普通高等学校那样培养学生具有积累深厚的人文学养,高职培养的人文素质应着眼于必需的人文素质,笔者认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当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把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高素质的职业人包括优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两个方面。职业素质表现在适应市场经济中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具有很强的岗位转换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精神表现在良好的职业道德上,如敬业、责任心、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与纪律、毅力与耐心、协作与集体观念等。职业道德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促进一个职业人适应能力的提高,而这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职业性就体现为在培养高职生具有普通公民基本人文素质的基础上,着眼于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使高职生养成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性、职业性很强的专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然而,近年来,功利主义成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主导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的功利驱动下,迎合市场需要开设“短平快”的实用科目,过分强调某些技能的重要性,忽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单纯强调“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造成“高职”不能“高质”现象的产生,其结果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技术或知识的容器、载体,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以质量和特色取胜的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越来越需要科学与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重视。所以在新的背景下重新审视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缺少计划性
为了追求高的就业率及适应市场的短期需求,高职院校往往只顾及专业的实用性与针对性,而对于人文素质之类的精神层面的难以用指标衡量的内容,则选择忽略。这是当前社会环境之下高职院校保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 “捷径”。在这种“捷径”思想的指导下,人文素质教育无论是在教学时间的安排还是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都缺少一定的计划性。
首先,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人文素质教育并非按照需要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时间,而是因人设课,因时间设课,体现一定的随意性,没有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课计划,没有固定的教材,在涉及与专业课教学有矛盾的时候,首先保证的是专业课的教学,这种从属的地位,若有若无的身份,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无法在教学时间上得到保证,在调查中甚至发现有的高职院校对国家规定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的安排上都存在随意性。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组成的一个整体,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仅是一些选修课和零碎的讲座,课程之间彼此脱节,缺乏相互联系与渗透,缺乏整体优化,更难说具备课程的体系化。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
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等职业技师,因此,人文教育所占的比重极小,而就这极少的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也显得相当单薄,并呈现出较强的意识形态化倾向,这种现象在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中尤为明显。
现在各高职院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即“两课”)作为高职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然而,教学效果还不很理想。而且,由小学、中学到大学,对诸多问题的阐述少有发展和完善,教学内容重复性更让学生有千篇一律、老生常谈之感,自然难以提起兴趣。
人文素质教育既然以培养人、完善人性为根本目的,其主要内容就应该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人文课程的开设是以选修课和专题讲座课的形式,所以在知识传授的内容上就很难做到统一安排,使得人文知识的传授内容缺乏系统性。
此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还表现在缺乏职业性上。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中没有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普遍是模仿普通高校的人文教育做法,包括社团和学生活动的开展,也都缺乏职业特色。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缺失保证性
首先,大部分高职院校还难以对“人文素质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突出表现在管理者的理念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对高职的概念都是实用性、技术性、专业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认识上还存有不以为然的看法,这种看法必然会影响他们的行动,造成实际上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边缘化和严重弱化。
其次,教师人文修养不高,人文精神不足,直接制约东营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
再次,高职院校人文师资缺乏。究其原因,一方面,优秀的人文教师普遍认为进高职院校工作,专业不会受到重视,事业难以得到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人文师资编制十分有限,在人文课程的开设、人文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必然会出现明显的应付现象。
最后,人文素质教育考核机制和激励的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一定的影响。某些学校在学生中实行素质教育记分卡,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有考核就有约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而有的学校没有任何考核,全凭学生自觉,这对高职学生来说很难做到。
四、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法欠缺针对性
目前已有为数不少的学者、专家、教育工作者提出“复兴人文教育”的口号,并有不少的高职院校实施新的教学计划,开设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但总的来看,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手段、方法并无多大改变,依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以训练记忆为中心的教学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精神的内化,不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不注重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
人文学科强调内在经验、生命和境界的存在形式。因此,在进行人文教育时,要求教师必须将文字所代表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还原出来,并帮助学生领会。“人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习者透过文字看思想,透过语言得其精神,将生机勃勃的思想从死气沉沉的文字中‘活化’出来”。而人文教育长期以来沿用的却正是侧重知识灌输的教育方法。诸多教育者只重视认知系统的操作,把人文知识当做僵死的教条,企图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强加给受教育者。学生虽然可以从中获得系统、明确的知识,但难有人文的体验,更难有精神上的升华。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提高人才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人才质量竞争的关键不仅仅局限于其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取决于其基本素质。高职院校以培养直接面向生产与服务一线的劳动者为己任,但并不等于成为简单职业培训的场所。如何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迎接国际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高职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掌握一定技能获得谋生能力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具有反思能力、发展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人文素质教育并非只是一句空谈,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改善目前的这种状况。
[1]王德勋.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2]丁继安.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3]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