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纯乡情的怀想,虚浮世相的否定——周远清散文随想

2014-08-18李家富赵升奎

文教资料 2014年5期
关键词:宴席墓碑山村

李家富 赵升奎

(昭通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我们一直在想一个词:“质纯”,本质的质,质朴的质,纯美的纯,纯洁的纯,纯粹的纯。《汉书》说: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汉书·梅福传》)。最近读了周远清的六篇散文,我们又想到了这个词:“质纯”。

可以肯定地说,周远清的六篇散文都流露出对质纯乡情的一种怀想。乡村的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什么?乡村的历史又让周远清记住了什么?记住了“质纯”。何以见得?他的六篇散文除一篇《拜谒豆沙镇》属于历史文化散文类外,其余五篇:《茶思》、《父墓之祭》、《哭丧》、《山村宴席》和《有一个痴情的女人在为他等待》都取材于乡村,或者是紧紧关联乡村的题材,主要是书写小时候的记忆。山村,蓝天,白云,炊烟,牛的哞叫和狗吠,泥土气息,唢呐声、锣鼓声,山村宴席,老人、娃娃、婆娘、汉子,大坨大坨的墩子肉,油汪汪香气四溢的回锅肉,石磨磨出来的豆腐,还有自家地里产的萝卜、白菜、南瓜等,大海碗的包谷酒、高粱酒……这一切周远清为什么不会忘记,甚至是刻骨铭心呢?就是因为“纯”,这种纯是本质上的、纯粹的,没有一点儿杂质和虚假成分,因此我们称之为“质纯”。

他散文中的山村是纯纯的山村,蓝天是纯纯的蓝天,白云是纯纯的白云,炊烟是纯纯的炊烟,还有纯纯的牛的哞叫,纯纯的泥土气息。城市的狗叫肯定不纯,城里的狗通常带点儿洋气味道,金贵得很。城市的泥土也不纯,因为它带有城市的俗气,垃圾污浊味,城里最干净的土也有一股水泥钢筋味,怎么可能“纯”呢?

只有乡村,一切都是纯的,纯纯的唢呐声、锣鼓声,纯纯的山村宴席,纯纯的老人、娃娃、婆娘、汉子,纯纯的大坨大坨的墩子肉,纯纯的油汪汪香气四溢的回锅肉,石磨磨出来的纯天然豆腐,自家地里产的萝卜、白菜、南瓜等,是大粪浇灌出来的,不是追化肥的。还有纯纯的包谷酒,纯纯的高粱酒……这是本质的纯,是“质纯”。

这当然是一方面,是“物”的方面,或者说是外在的方面,更主要的还是“乡俗”,乡里的乡亲、乡情。在周远清的作品中,“乡俗”是纯的,人情是纯的。对于这些纯纯的乡间文化,他在《乡村宴席》中是这样写的:

村宴这一天,在主人家门口的院坝里,几个大甑子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几口大铁锅里翻滚着的肥肉,一阵一阵香味在村子上空回荡……村宴用的桌凳锅瓢碗盆家什多,一下子哪里去……主人家周围的住户每家按惯例老早就做好准备,到时便拿出桌子、凳子,把锅碗摆好,包括上菜、添饭、斟酒、洗碗,各管好各家的东西。待席终人散,各家的桌凳、碗筷家什都各自收去,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质朴的乡俗,互助的乡民,这不正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的社会吗?原来我们几十年来追求的,竟在我们小时候的记忆中找到。太可贵了,太美好了,无怪乎周远清在文中时时流露出深深的怀想。

乡村宴席是有一定礼数但又不掺任何虚假的。《乡村宴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辈分高的长者坐在上席,待菜基本上齐,便端起海碗,脖子一扬,“咕嘟”喝一口,便依次往下传,轮流一圈,海碗便见底了,主人家抱起酒坛又倒满酒,接着再往下传。山里人具有大山的性格,豪气、大方、无拘无束,不喜欢吃得过分精细过分讲究,看不起那种扭扭捏捏故作姿态的小家子气,他们看重的是喜庆气氛,热热闹闹就行,高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掺和任何虚假成分……

正是因为这样,他在后来,在城里工作,很厌烦城里逢场作戏的应酬和宴请。他在文中写道:

我有时候在城里,参加那种灯红酒绿相互恭维的活动,在筹光交错醉眼朦胧的时候,就好像参加假面舞会,席上的山珍海味、琼浆美酒,会让我感到一阵阵的虚无和无助,每次都想临阵逃脱。

同样质纯的思想在他的其他几篇散文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在《茶思》中,讲品茶自然要茶醇,但更重要的是要求人的情纯、心纯、趣味纯、气氛纯……他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

一个人如果儿女不孝,夫妻反目,家庭战争阴云密布,有何心情品茶?在单位与同事不睦,同上司难处,人际关系“剑拔弩张”,又谈什么品茶……所以,品茶必然要有一种好心情。……不要管别人的茶是什么档次,不问别人的茶从何而来,也不受熙熙攘攘尘世纷争诱惑,关键是为自己营造一份好心情。有了这种好心情,也才能旁无杂念坐下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杯清茶一片情,相互之间,只有杯茶之谊,不掺任何不洁之物,不失智者风范,这品茶情味可谓浓矣!

不管怎样,情纯,心纯,趣味纯,关键是人要纯,这是最重要的,否则即使在所谓高雅的茶楼,喝“铁观音”、“西湖龙井”,也品不出什么味来。他这样写乡间农民:

用一个小茶罐放在火上炕茶,边炕边摇动,让茶炕熟并略带煳味,然后倒入开水,听着“吱”的一声喷出热气,再煨上几分钟后茶便好了。一人杯中倒一小口,慢慢喝。那茶水似菜油,浓浓的,苦得叮嘴。用杯子泡茶喝,他们说,那是文人喝着玩的,不过瘾,有什么茶味,“农二哥”还是罐罐茶解渴。

在他眼里,乡村的女人那是更纯的,一心一意地等汉子,一心一意地为男人担忧。“一心一意地等待”是她们生活的本分,也是她们生活的全部,如在《有一个痴情女人在为他等待》中:

小村子里有一户人家,那家人门口有一个石凳,每天傍晚,有一个年轻的妻子做好饭后,让读小学回来的孩子先吃饭,她手里或拿着鞋垫,或织着毛衣,坐在那个石凳上等待自己的亲人,无论是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还是月明星稀寂寥如水,她都要静静地等待。等待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挥之不去的情愫。这种等待,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对这种纯纯的等待,周远清进行了由衷赞美,他写道:

等待,它深藏在每个人内心的守候,为人生的约定,为事业的梦想,为生死不渝的爱情。一个人,有一颗时刻为他人等待的心灵,就会得到幸福,就会得到爱。……爱情与事业就在一个默默的等待中完成,在一个长久的等待中升华。这是为爱等待。有了爱才有那个丈夫在烈日或寒风中等待打工挣钱养家活口的原动力,有了爱才有他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底气。

人纯、情真、孝切是周远清骨子里、血液里的东西……《父墓之祭》中在书写对父亲爱的思念、亲情的可贵的同时,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

如今,坟冢旁的梨花开了谢,谢了开;坟头上的青草年年长,年年枯,晚辈们年年清明节一杯薄酒,一卷黄纸祭奠,沿袭着一种神圣的形式。……我因生活窘迫,俗务缠身,终于没有为父亲竖起一块墓碑。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生命里一种怎样的痛啊!幽明相隔,阴阳两分,无论这辈子我取得怎样的成功,都抚慰不了九泉之下的父亲。我同母亲、儿女们只能跪拜祈祷,只能将无尽的哀思伴着眼泪寄托在一张张燃烧的黄纸上。

心灵的思念才是最好的祭奠,作者在开篇写这几年间,坟山“旧貌换新颜”,墓碑气势一家赛过一家,相比之下,父亲的土坟愈发孤单、萎缩、苍凉。如果说打碑立墓是一种祭奠的话,那么这祭奠必须建立在孝意和思念基础之上,如果表孝心变成比气势,就变了味。对此,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是有善意批判的,虽然作者没有直接说。我想,周远清对他父亲的深深怀念就是最好的祭奠,而不是什么墓碑,他和他的儿女、亲人的孝义、纯纯的祭奠之情就是树在他父亲坟上的真正墓碑,而不需要树什么几万元一座的或者是大理石的墓碑。

外在形式的东西是靠不住的,许多都是虚假的。比如说哭,也有真哭和假哭,也有逢场作戏假戏真做干嚎数声不落一滴泪的,那种哭不是出于痛,不发乎于情……所以,古人对哭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那就是:有泪有声叫哭,有泪无声称泣,有声无泪为嚎。他在《哭丧》一文中,同样否定这种假东西。

村里有一女,婆婆在时,有好的不让吃,有好的不让穿,比鸡骂狗指桑骂槐,极尽虐待老人家……待老人死后,那女人不得不去哭丧……原来那女的没有真哭,肩不颤,眼不肿,鼻不红,而是在“作弊”,用力干嚎,并不落一滴眼泪,而且边嚎边数落婆婆许多不是。于是引起众怒,纷纷指责不孝女人教坏乡村败坏门风,向她吐了许多唾沫。当天晚上村里人在她家唱孝歌,就有人唱道:忤逆媳妇哭婆婆,眼泪不见掉几颗;活时端饭送茶水,何必死后嚎丧多。

纵观周远清的六篇散文,字字句句贴近乡间,书写乡情。是那样的真切,没有一丝儿虚假,他的心、他的灵也是质纯的,否则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这些事,这些物,这些情,这些意,或者说这些思想,深深地埋在他的心中,从少儿起漫漫积存,慢慢变成“老窖”。就像过去昭通的二曲酒,很普通的一种酒,几元钱一瓶,现在要喝那种纯的苞谷熬的酒很难喝到,但假如我们在建酒厂时、在煮酒的时候,就窖了一坛,你看珍贵不珍贵,比茅台、五粮液好喝,喝着放心。今天,周远清先生用文字把他记忆中珍藏了几十年的东西展示出来,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许多东西,当它很普遍的时候并不显得珍贵,当这种东西逐渐变得稀少,就慢慢珍贵了,这些年来,乡村外出打工的打工,赚钱的赚钱,家里只剩下老人、小孩,过去许多优秀的乡俗文化慢慢失去,按照周远清的话“留下的仅仅是记忆深处的美好回忆了”。有如昭通的二曲酒,现在要找到一坛或一瓶二十年、三十年前原汁原味的已不可能,这也只能是一种记忆。

质纯是多么可贵,质纯的珍藏更是可贵。周远清以文字的形式为我们留下了这份遗产。至于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时尚、世俗世相的东西,一如周远清散文中所否定的,其生命是不会长久的,无论是墓碑,还是假情假意。周远清淡然面对这一切,没有像鲁迅一样报之以匕首、投枪,只进行了善意的否定和批判,也是恰当而适切的,没有大多文人所有的偏激。

猜你喜欢

宴席墓碑山村
山村日出
跟踪导练(二)5
山村一天一个样
中国大运河宴席 下
清明
浅谈文化主题宴席的打造
沉寂山村崛起时
一个人大摆宴席
清明
偏僻山村有个“五老”帮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