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式镇痛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2014-08-17白忠旭闫春梅王红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活动度置换术膝关节

白忠旭 闫春梅 王红军

1) 河南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 郑州 450000 2) 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血液肿瘤科 郑州 450000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多数患者疼痛反应强烈,甚至难以忍受。目前临床上采用的镇痛方式多偏重于单一环节或单纯镇痛药物应用,或仅仅注重术后镇痛,虽然目前镇痛方法有明显改进,但许多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仍经受着明显的疼痛[1]。疼痛不仅能影响到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康复,而且可导致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因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的临床镇痛尤为重要。目前多模式镇痛作为镇痛的原则被广泛应用,所谓多模式镇痛,就是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不同的镇痛措施,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镇痛作用,以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2009 -01 ―2013 -01,我们对31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多模式镇痛进行镇痛,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53例患者中,男25例,女28例,年龄61~78 岁,平均(65.5 ±7.03)岁;病程3~25年,平均13年,ASA 分级Ⅰ~Ⅱ级。其中髋关节30例,膝关节23例;排出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及手术对患者会产生不利影响,或患者拒绝配合;且对术后镇痛药物过敏和合并关节外疼痛或原因不明者。将上述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22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口服镇痛药物。治疗组患者术后安装一次性持续镇痛泵,药物配方为:1%罗哌卡因20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浓度为0.2%,给药速度为2 mL/h,依镇痛效果,可同时给予一种或多种药物口服。对照组患者术后安装自控静脉镇痛泵,患者自动控制给药:每按压一次给药量为吗啡1 mg,给药后6 min 内不能再次给药,最大剂量为8~10 mg/h。术后分别按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常规治疗,指导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4、12、24、48、72 h 均做疼痛VAS 评分,观察和记录每位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估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用x2检验,治疗前后及组间疼痛VAS 评分、关节活动度比较采用t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术后48 小时以内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呼吸抑制、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对比

2.2 疼痛VAS 评分 两组患者术前疼痛VAS 评分无差异(P >0.05)。术后各时间段内组间经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患者疼痛VAS 评分的临床对比

2.3 膝关节活动度 两组患者术前关节活动度无差异(P >0.05),术后各时间段内组间经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膝关节活动度的临床对比

2.4 髋关节Harris 评分 两组患者术前Harris 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段内组间经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治疗组患者的Harri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髋关节Harris 评分的临床对比

3 讨论

疼痛已继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之后成为第5 生命体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后均经历中到重度的疼痛[2],其中疼痛引起的内脏反应对生理功能影响最大[3]。若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可给患者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要控制好疼痛。传统观念认为,所有镇痛方法都有“副作用”,能忍受时坚决不用镇痛药。应用多模式镇痛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多个研究证实应用多模式镇痛可以明显减轻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少住院天数。在关节活动方面,试验组患者术后1周即可达到预定康复目标。因为髋、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增高,一些研究证实,术后进行有效镇痛和神经康复能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术后早期康复的患者因为其活动增加,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低。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有效、规范、不良反应小的多模式镇痛,可以有效镇痛,减轻应激反应,减弱疼痛及药物对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减少并发症,影响疾病转归,使患者卧床时间缩短,减少住院天数。因此,多模式镇痛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有效术后镇痛措施。

[1]Sinatra RS,Torres J,BustosAM.Painmanagement aftermajor orthopaedic surgery:current strategies and new concepts. JAm Acad Orthop Surg,2002,10(2):117 -129.

[2]李东文,徐燕.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现状及思考[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 814 -2 815.

[3]许庆珍.手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7,13(16):1 158.

[4]Hirst GC,Lang SA,Dust WN,et al.Femoral nerve block:Single injection versus continuous infusion fo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Reg Anesth.1996;21:292 -297.

猜你喜欢

活动度置换术膝关节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