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对胃癌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4-08-17刘宝英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胃动素胃泌素胃肠道

丁 敏 刘宝英

1) 广东中山市南朗医院 中山 528451 2) 广东中山市人民医院 中山 528400

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常用术式,会影响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含量,进而导致术后胃肠道动力不足。腹腔镜下胃癌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基于对胃动素和胃泌素功能的认识,腹腔镜下手术有可能是通过改善以上两种激素的含量来发挥作用。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对胃癌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 -01 ―2012 -12 间我院及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50例纳入研究,纳入标准:(1)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理学活检确诊为胃癌,TNM 分期为Ⅰ- Ⅲ期;(2)完善术前相关检查、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排除手术禁忌症;(3)收住院后行胃癌根治术。,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给予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观察组和给予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全身麻醉后取平卧位,做腹正中切口进入腹腔,暴露胃部结构,向左侧分离至脾脏、向右分离至结肠肝区、向头侧分离至胃大弯。仔细分离胃网膜右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胃左动脉,清扫相应区域的淋巴结后,游离胃体后切下并行胃肠吻合。

1.2.1 观察组 全身麻醉后取平卧位,采用4 孔法建立气腹,血管结扎、淋巴结清扫及肠段游离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游离胃体后,做上腹部正中切口约5 cm,将胃切除并取出。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病灶距离、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卧床总时间。

1.3.2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的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 手术室时(T0)、手术中(T1)、手术结束时(T2)、手术后1 d(T3)时,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3 ml,离心后检测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比较,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指标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切缘-病灶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卧床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 围手术期T0、T1时间点,两组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T3时间点时,观察组患者的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

3 讨论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胃癌根治术是临床上用于治疗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通过胃大部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来达到切除肿瘤及相应淋巴结的治疗目的[1]。但是,由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较大,会影响患者术后胃肠道动力的恢复,引起假性肠梗阻、肠麻痹的症状[2]。近年来关于胃癌根治术后胃肠道动力情况的影响表明,胃动素(GAS)和胃泌素(MTL)含量下降是导致影响术后胃肠道动力恢复的主要因素。胃泌素主要由胃窦部G 细胞分泌,胃动素主要由小肠Mo 细胞分泌,可促进胃酸分泌、胃肠道动力恢复[3]。

腹腔镜下胃癌治根治术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手术方式[4],在探头直视下进行手术能够更好的对胃周围的血管和组织进行分离,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胃肠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快的优势,对于胃癌的手术治疗具有积极价值[5]。通过本研究对手术相关指标的观察也同样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卧床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国外报道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均能反应腹腔镜治疗能够减少出血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对接受胃癌切除术的患者而言,一方面,胃大部切除后切除了G 细胞分布最多的胃窦部,直接影响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手术操作对胃肠道进行牵拉会影响其正常功能,再加以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会极大的抑制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功能[6]。这就会导致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胃肠道动力不足,且持续时间较其他部位手术更久[7]。基于腹腔镜手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胃肠动力恢复的认识,我们认为该手术方式有可能可以改善围手术过程中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含量。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检测了两组患者在围手术过程中的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含量变化,由结果可知:T2、T3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这一方面证实了胃癌切除手术可降低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影响胃肠道动力的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有助于促进术后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升高,保证胃肠道动力。

综上所述,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有助于改善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1]帅磊渊,刘福亮,李益飞,等.远端胃癌腹腔镜D 2 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近期疗效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8(4):432 -434.

[2]赵耀,陶国全,周光荣,等.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48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48):49 -50.

[3]张志刚,石彦,余佩武,等.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4):461 -463.

[4]吴晓阳,杨栋,李曼,等.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30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8,15(6):807 -808.

[5]范朝刚,李国立.早期胃癌的手术方式与淋巴结清扫[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5):400 -402.

[6]张群,于健春,康维明,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胃动力变化[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3):334 -337.

[7]张志刚,石彦,余佩武,等.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4):461 -463.

猜你喜欢

胃动素胃泌素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诊断价值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胃泌素原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