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作文我“做主”

2014-08-15何琴

考试周刊 2014年46期
关键词:意义作文

何琴

摘 要: 对于传统作文教学中“精批细改”的作文批改方式,叶圣陶先生曾感慨“徒劳无功”,钱梦龙先生承认“基本上是一种‘无效劳动”。作者认为让学生互批、互改是一种更为可行、高效的批改方式,并在深刻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借鉴有关作文批改的研究成果,试图从理论上总结互批互改法的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出其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作文 互批互改 意义 具体做法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①。笔者认为:学生互批、互改是一种科学高效、切实可行的作文批改方法,有推广的价值和必要。

一、“精读深思子自知”——互批互改的意义

1.从写作教学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1)当前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精批细改只会助长作文批改中的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在传统作文模式下,学生认为如何批改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对他们来说已没有任何指导意义;能触动他们神经的,仅仅是那个阿拉伯数字,但那也只是一瞬间的悲喜。而互批互改法便能消除这些弊端,使学生全员参与,动脑、动手、动口。

(2)老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评改中,有时难免要求过高,无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使渴望得到肯定、获取自信的学生受到打击,影响其作文积极性。而同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阅历比较相近,他们对彼此的要求就不会像老师那样苛刻:对那些精彩之处,他们会发出由衷的赞美;对那些不足之处,他们也会提出中肯的建议。这样就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3)老师把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便使学生真正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修改,就要斟酌同学选用的字词是否精当,句子的表达是否通顺,立意是否正确、新颖,详略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完整,等等,这个斟酌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探究、鉴赏、学习的过程。学生对同学的文章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修改建议之后,还要用文字把它们表达出来,因此又自然而然地锻炼了表达能力。

2.从终身学习的需求出发,能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于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②

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从修改作文这一方面推广开去,学生离开校园后,大量的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他们未来的自我学习获得,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成了课堂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互批互改的实施

叶圣陶先生说:“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项,光反复讲未必管用。一句老实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下水,练习游泳的本领。”③

1.观念领路:提高学生对互批互改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渐入佳境,才能逐渐领悟文章的“入妙”之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我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要通过我的主动探究来获得,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我不断地向他人学习、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习作。“使他们感到这是一种责任,这是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更会使他们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互相学习的机会”④。

只有让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意义了然于胸,他们才会乐意去做、认真去做。随着实践的开展,他们会慢慢尝到甜头、产生兴趣,便会乐在其中。

2.技术支持。

(1)组建小组:以5人为一组成立批改小组,主要按作文能力的高低搭配。由学生自己推荐一名有威信的学生做组长,负责维护组内的纪律、组织组内的讨论。

(2)示范修改:小孩子走路是在大人的带领之下反复模仿出来的,学生评价作文也需要教师的反复引导。教师在所有习作中选出等次分别为优、中、下的三篇作文,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分发到小组。

要求:先仔细阅读一遍,对同学作文有个初步印象;然后逐段找出文中的错别字、病句、精彩语段等,用符号标出,做好相应的旁批;最后比照本次训练的目标,打好分数,并写好总评。

说明:分数采用在基本分的基础上加亮点或减不足的形式,一个亮点或不足在5分左右浮动。如: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是审题正确,即以50分为基本分,那么分数可能是:50(审题正确)+5(论点深刻)+4(事例新颖)-3(多病句)=56。这样的话,学生不看总评就能知道同学对自己文章的总体评价。

总评的重点是:肯定习作者文中的闪光之处,指出其缺陷之处,并告诉他为什么写得不好,最好能给出修改建议。

结束后,老师出示对这三篇文章的批改范本。就学生有异议处,展开全班大讨论,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如此示范两至三次后,学生便知道要修改些什么、怎么修改,这样之后就可以放手让他们独自进行互批互改了。

3.操作步骤。

随机分发作文本,人手一本,各人独立批改。

如有不确定处,可提请组长开展组内讨论,如本组无法解决的,提交老师进行全班讨论。

批改完后请批改者签名,以示负责。

组内成员间相互交换作文本,审阅别人的批改情况,可就有异议处进行商讨、探究。endprint

4.后续工作。

对于老师的批改,学生匆匆瞥一眼分数就把作文本搁一边了,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和老师争辩,最后的赢家肯定是老师。但坐在同一个教室的同学给出的分数就不一样了,“他平时的语文成绩还不如我呢”,“他根本就没看懂我的构思,这给我改的是什么呀”。因此,我鼓动学生积极提起“复议”,然后在批改的主客体之间,乃至全班中间引起大思考、大探讨。

从训练的实际效果来看,虽然会多占用一些课堂时间,但学生开动了脑筋,琢磨了问题,受到了启发,得到了锻炼,更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持久维护学生的兴趣

起步阶段的批改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兴趣很浓;但随着新鲜感的逝去,随着批改的深入、难度的加大,学生的热情明显不如以前。

在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批改能力的基础上,如何激发并保持他们的批改兴趣,成了一个长期困扰着我的难题。我想:除了批改这个环节外,我们还应该在作文命题的思路上、方式上有所变革。

四、结语

“好的作文,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我坚信:学生互批互改法顺应语文教改的潮流,遵从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响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精神的号召。虽然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坚信:只要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路的尽头一定是一个光明的所在。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一版:9.

②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7,158.

④王德坤.高中生作文自主批改指导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一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何永康.高中作文高考作文全攻略[M].内蒙古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德坤.高中生作文自主批改指导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义作文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