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种与种植地对麻疯树生长差异的影响

2014-08-15韦冬萍韦巧云梁振华吴炫柯胡江如韦剑锋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4年3期
关键词:品种生长

韦冬萍+韦巧云+梁振华+吴炫柯+胡江如+韦剑锋

摘 要:将麻疯树FD-8号和云热1号种植于菜地、坡耕地和坡荒地,研究不同品种与种植地麻疯树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或种植地间麻疯树生长均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FD-8号苗木生长优势较云热1号的明显;种植于菜地的麻疯树植株生长优势较种植于坡耕地和坡荒地的明显;FD-8号种植于菜地表现出速生和挂果早的生长优势。可见,麻疯树生长性状与品种和种植地密切相关。

关键词:麻疯树 品种 种植地 生长

麻疯树是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能源植物之一。近些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国内麻疯树发展势头迅猛,但目前麻疯树绝大部分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生产中其栽培经营措施主要借鉴其他相关树种的管理方式,栽培效益偏低 [1-2]。麻疯树也是一个地区性树种,其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温度、水分及光照等气候条件,因此引种栽培时需驯化并观察其适应性后方可逐步推广 [3-4]。柳州地处广西中部,部分县区具备种植麻疯树的基本气候条件 [4]。因此,在“生物能源树种麻疯树引种试验研究”项目资助下,笔者结合当地主要旱地土壤类型,引进2个品种麻疯树种植,探讨不同种植地麻疯树生长差异,以为麻疯树引种、育苗和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柳州进行。供试麻疯树品种为FD-8号(购自广西南宁富民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云热1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提供),种子基本性状见表1;供试种植地分别为菜地(耕层土壤为黑色石灰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试验前一直施用农家肥种植蔬菜)、坡耕地(耕层土壤为棕色石灰土,坡度0°~25°,试验前种植玉米、大豆)、坡荒地(耕层土壤为黄红壤,坡度0°~25°,试验前未种植作物,地表植被稀疏,表土部分裸露)。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菜地、坡耕地及坡荒地共3个种植点,种植点间距约1 km,每个种植点设3个重复,每重复播种经催芽长出1条主根和4条侧根的种子30粒,播种规格为行距1 m、株距1 m。每个种植点播种3期,其中2012年8月20日和2013年4月20日播种的麻疯树为FD-8号;2013年8月20日播种的麻疯树为FD-8号和云热1号。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013年9月麻疯树开花后调查植株开花率、挂果率及种子产量。2013年12月,将2013年8月20日播种的麻疯树苗木整株挖出,调查主根长、4条侧根(种子萌发时从胚根直接分化生长的根)总长、≥5 cm枝根(从主根和侧根分化生长的根)总条数及其总长度、地径、茎高、根干物质量、茎干物质量,计算苗木质量指数QI;同时调查2012年8月20日、2013年4月20日播种的麻疯树植株地径、茎高、茎枝总长、1次分枝数、2次分枝数、3次分枝数。计算公式:QI=苗木总干物质量/[茎高(cm)/地径(mm)+茎干物质量(g)/根干物质量(g)];开花率(%)=开花植株总数×100/调查植株总数;挂果率(%)=挂果植株总数×100/调查植株总数。应用Exce 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麻疯树种子性状

表1显示,FD-8号种子、种壳及种仁的单粒重,以及种子和种仁的长度、宽度、厚度均显著大于云热1号,但品种间的出仁率差异不显著。说明FD-8号麻疯树种子及其组成部分的质量和大小显著大于云热1号。

2.2 2013年8月20日播种的麻疯树生长差异

表2显示,2013年8月20日播种的麻疯树生长4个月后,FD-8号的主根长、侧根总长、枝根数和总长、地径、茎高、干物质、QI值均显著大于云热1号。说明FD-8号苗期生长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表2还显示,种植于菜地的麻疯树苗木性状各指标数值均显著大于坡耕地和坡荒地的,其中菜地麻疯树的干物质积累总量分别比坡耕地和坡荒地的增加804.94 %、908.47 %;坡耕地麻疯树的枝根总长、茎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总量显著大于坡荒地的,但坡耕地麻疯树侧根总长显著小于坡荒地的,而2个种植点的苗木其他性状异不显著。说明种植于菜地的麻疯树苗期具有生长快、生物产量高、苗木质量好的显著优势,其次是种植于坡耕地的,而种植于坡荒地的生长最为缓慢。

2.3 2013年4月20日播种的麻疯树生长差异

表3显示,2013年4月20日播种的麻疯树生长8个月后,种植于菜地的地径、茎高及茎枝总长均显著大于坡耕地和坡荒地的,且菜地的发生了1次分枝和2次分枝;种植于坡耕地的茎高和茎枝总长均显著大于坡荒地的,但两者的地径差异不显著,也均未发生分枝。说明种植于菜地的麻疯树茎枝生长较快,其次是种植于坡耕地的,而种植于坡荒地的生长较慢。

2.4 2012年8月20日播种的麻疯树生长差异

表4显示,2012年8月20日播种的麻疯树生长16个月后,地径、茎高、茎枝总长均表现为菜地>坡耕地>坡荒地,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各种植点的麻疯树均发生了1次分枝,但仅有种植于菜地的发生了2次分枝和3次分枝。表4还显示,种植于菜地的麻疯树于2013年9月后陆续开花,且大部分植株挂果并收获少量种子。可见,种植于菜地的麻疯树表现出了速生和挂果早的生长优势,而种植于坡耕地和坡荒地的生长较为滞后。

3 小结与讨论

苗木形态特征是苗木生理状况、遗传特性与生存环境条件互相作用的外在表现 [5]。本试验条件下,品种间麻疯树苗木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麻疯树FD-8号的苗期生长量和苗木质量显著大于云热1号。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FD-8号种子尤其是种仁质量和体积显著大于云热1号,种子萌发后可为幼苗生长及时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是种植地设在广西中部,引种产自广西南宁的FD-8号比引种产自云南昆明的云热1号更容易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因此FD-8号的生长优势明显。这些说明,麻疯树苗木生长性状与种子遗传特性和生态条件密切相关。

麻疯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低,耐旱耐贫瘠,但喜肥沃土壤,良好的水肥条件有利于植株的速生和早产 [6-7]。如在粘质红壤施入有机肥能显著促进麻疯树幼苗生长 [7];施用N、P、K 混合肥能显著促进麻疯树地径、冠幅乘积和树高的生长 [2];在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时,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麻疯树幼苗光合特性,促进生长 [8]。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种植地间麻疯树的生长差异也较为明显。其中,种植于菜地的麻疯树在3个播种期中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并速生、早产,而种植于坡耕地的生长优势次之,种植于坡荒地的生长较慢。其原因可能与种植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尤其是水肥条件有关。菜地长期施用农家肥种植蔬菜,地力较坡耕地和坡荒地的好,可为麻疯树苗木生长提供丰富的养分;另外,试验过程中,菜地周围其他地块继续种植蔬菜,并频繁浇水施肥,地下水肥渗透,增加了麻疯树种植地养分和水分来源,从而为麻疯树生长提供更为充裕的水肥。因此种植于菜地的麻疯树呈现了速生快长的特点。这也说明,种植地良好的水肥条件是麻疯树速生、早产的关键之一。此外,不同种植地麻疯树生长呈现显著差异,可能还与种植地的土层厚度有关。因为土壤厚度代表了土壤空间大小、养分蓄积和水分蓄积的差异,其中在林分水平上,土壤空间大、养分和水分储量高直接使得个体生长旺盛,具有较大地径、树高与冠幅 [9]。可见,麻疯树的生长表现与品种特性、种植地土壤条件尤其是水肥条件和土层厚度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陈新,袁星星,陈华涛,等. 国内外麻疯树最新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0(5):5-10.

[2] 刘朔,何朝均,何绍彬,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疯树幼林生长的影响[J]. 四川林业科技,2009, 30(4):53-56.

[3] 蔡年辉,李根前. 能源植物小桐子育苗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68-14369.

[4] 韦冬萍,吴炫柯,黄敏堂,等. 柳州种植麻疯树的气候条件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2,40(1):50-52.

[5] 彭玉华,郝海坤,何琴飞,等. 营养水平对红锥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31(3):27-30.

[6] 丁蕾,韦小丽,周小东,等. 不同种源麻疯树苗期生长特性比较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7):55-61.

[7] 韦剑锋,韦冬萍,吴炫柯,等. 不同苗床处理对麻疯树幼苗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J]. 种子,2013,32(8):81-85.

[8] 焦娟玉,尹春英,陈珂. 土壤水、氮供应对麻疯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 91-99.

[9] 何亚平,蔡小虎,费世民,等. 土壤厚度对麻疯树生殖与生长性状的影响[J]. 四川林业科技,2010,31(3):1-11.

猜你喜欢

品种生长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果园授粉树的选择与配置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生长在春天》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种苹果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