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医师培养背景下预防医学教学的思考*

2014-08-15张晓方任伯绪长江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荆州434023通讯作者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卓越医学教育医师

张晓方,赵 静,蔡 闽,罗 曼,任伯绪 (长江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荆州 434023; 通讯作者)

为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立足长远,着眼当前突出问题,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强化医学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教育部、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卓越医师培养的医学教育改革。我校于2012年批准为第一批试点高校,主要探讨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对这种形势,医学教育必须进行以适应卓越医师培养目标的改革,预防医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一门必修课程,简单的重复既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卓越医师培养的要求。本文就卓越医师培养背景下的预防医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1 结合卓越医师培养目标,强调预防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特点

1.1 医学的人文属性

1.1.1 现代医学模式的人文意义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从医学的角度,把人从生物人扩展到社会人,从个体预防扩展到群体和社会预防。在健康、疾病、预防和治疗等医学活动中不仅要考虑人的生物属性;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心理、社会层面去思考、探讨人类健康问题。

1.1.2 医学实践的人文特点 医学发展到今天,医学实践活动已超出了简单的医疗和护理,更包含了预防、健康教育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等。医学技术发展和医疗仪器的发明促使人们在医学实践活动的技术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医学实践不仅是一种技术责任,而且具有对病人负责、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负责的人类责任。这种技术责任和人类责任的统一,体现了医学的人文主义精神[1]。此外从本质上说,医学是爱人、救人、帮助人解除痛苦的科学,这本身就决定了医学的人文属性。

1.2 预防医学学科的人文特点 传统上认为预防医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事实上预防医学具有浓厚的人文特点,首先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目的、方法体现出较强的人文科学特点。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作为工作模式,其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主要研究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人的行为及生物遗传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规律,及其制定防制对策。以上可以看出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目的和工作模式,无不显示出其人文科学特点。其次,预防医学的许多二级学科从不同层面体现出预防医学的人文科学特点,如社会医学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行为医学从人的行为入手来揭示生命活动、健康与疾病的本质、规律等;心身医学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医学研究环境和人类健康关系。

1.3 卓越医师培养的人文目标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基本要求》,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沟通技能,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与研究;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所必须具备60种核心能力[2]。从《医学教育全球最基本要求》和全国医学院校的卓越医师培养模式来看,与传统医学生培养目标相比,卓越医师的培养更强调和注重人文素质。鉴于在卓越医师培养中,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人文教育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预防医学的教学更应发挥学科人文科学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

2 将预防医学教育融入临床教学过程

2.1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国际趋势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五星级医生(医疗保健提供者、保健方案决策者、健康知识传播者、社区健康倡导者和健康资源管理者)的概念。医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疾病治疗者,而是一个针对全人群的健康服务者。传统的培养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五星级医生。因此,预防医学的教育在医师培养中承担了更大的任务。从国际来看,预防医学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美国,预防医学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社区保健、预防医疗、统计学、营养学、社会医学、家庭医学,并组织学生进行基层社区保健实习和门诊保健见习。在俄罗斯,预防医学也为必修课,定为国家考试科目,其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卫生(医院规划、卫生技术设备要求、放射防护、微小气候、照明、噪音、医院设计、劳动卫生、营养卫生、课间实习),并规定临床实习时每个学生必须在疾病控制中心实习一个月。在日本,文部省规定预防医学为社会保健课程,另外由教师制定课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德国,预防医学包括统计学、卫生学、劳动卫生学、社会医学、公共卫生事业课。在英国,公共卫生课也称社区医学,十分重视用流行病学方法来研究基础保健问题[3]。

2.2 结合卓越医师培养目标,将预防医学融入临床医学教学中

2.2.1 预防医学理论与临床医学各学科融合渗透 预防医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卓越医师,预防医学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服务。因此,预防医学的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弥合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裂痕,将预防医学理论渗透到临床各学科,提高卓越医师的思考能力与逻辑能力。如将营养与食品卫生理论渗透到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将环境与健康理论、行为医学理论渗透到病因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将流行病学理论和概率观点,渗透到疾病的病因探索、诊断与治疗中;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理论与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控制结合起来。

2.2.2 预防医学实践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卓越医师的岗位适应力 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卓越医师有广阔的视野、深厚的知识底蕴与突出的实践能力。卓越医师培养过程中的临床实践,固然能够提高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但对于卓越医师来说,尚不能满足由于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对健康服务提出新的需求。加强卓越医师的预防医学实践必不可少,我国控制2003年SARS和2009年H1N1流感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表明:一个优秀的卓越医师必须具备能防、能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4]。预防医学实践主要内容包含社区预防、保健、免疫接种、疾病统计、疾病监测、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在临床实践中,不仅要体现预防医学的实践内容,而且要将预防医学的实践场所从疾病控制中心,逐渐扩展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临床场所中,与卓越医师的岗位衔接起来,增强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

2.2.3 培养卓越医师的科研思维与探索能力 创新与探索精神是卓越医师的重要素质之一,对卓越医师而言,传统培养方法缺少相应的训练。预防医学学科中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卫生统计学等学科对培养卓越医师的科研思维和探索精神有重要作用[5]。预防医学的教学中应适当加强这些课程的学习,以适应医学生将来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需要,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高临床工作的诊疗水平。突出循证医学的地位,培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2.2.4 培养卓越医师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 医学的目标和任务决定了卓越医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技术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法治精神和职业素养。因此,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卫生法律、法规的知识,让学生尽早产生法律意识,明白医学的法治精神;除此之外,应让学生尽早地参与社区实践、社区活动,体验和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广泛与社会人群交流,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训练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6],从而提高其职业素质。

3 编写用于卓越医师培养的预防医学教材

卓越医师的培养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全国尚无统一的模式与教材。现阶段我国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材,主要是国家规划教材,经过多年实践与数次修订,内容选择和安排有很大的改进。但笔者认为尚不能完全适应卓越医师的培养,尤其是目前我国卓越医师培养方案均采用模块式教学,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全部分解到各个教学模块中,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融合在一起,极大地限制了预防医学的教学设计,因此如何设计和编写用于卓越医师培养的预防医学教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 综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涉及理论、知识、技能和科研设计等内容,要全面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达到卓越医师的培养目标,必须综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现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法(C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RBL)和团队导向学习法(TBL)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基础理论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环境与健康、卫生法律法规可采用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法(CBL);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可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流行病学可采用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RBL)和团队导向学习法(TBL),鼓励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课题的设计、调查。此外,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采用以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过程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过程评价采取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结果质量及时予以评分的方式进行。过程评价成绩与最终卷面成绩一起进行学生成绩的综合评定。

5 注重教师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卓越医师培养必须要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出色教师队伍,而对于传统教师来说,这是一项全新课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加强对卓越医师培养的认识,深刻理解卓越医师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不断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加强学习和探索,增强责任感,提升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第三,教师应拓宽视野,广泛收集教学资料、教学案例,吸取国际、国内先进教学经验与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与能力。

[1] 马静,杨丽莎,梁志清.关于“卓越医师”教育培养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243 -245.

[2]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1 -3.

[3] 殷朝阳.中南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设置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7.

[4] 王小全,季晓辉,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体系下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改革初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37.

[5] 王成岗.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118.

[6] 崔雅菲,卓冬兰,徐逸萍.卓越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271.

猜你喜欢

卓越医学教育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