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生人伦理与学校德育重建研究综述

2014-08-15王文秀

教育导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熟人学校德育陌生人

王文秀

(王文秀: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责任编辑:洪淑媛)

社会中不断出现类似于“小悦悦”事件这样的事情,对于陌生人是应该表现出人性关怀,还是该视而不见,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道德教育面临社会人情淡薄的今天,陌生人伦理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重建具有指导性作用。本文试图梳理陌生人伦理与学校德育的相关文献,为进一步研究陌生人伦理如何指导学校德育打好基础。

一、陌生人伦理的国内外认知

陌生人及陌生人伦理问题的提出是与世界现代性发展的历史过程紧密相关的。20世纪以来,最初发源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运动逐步成为无法遏制的世界性潮流。在这个不断开放的世界里,“陌生人”的大量涌入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

(一)陌生人伦理的国外认知

1.社会空间的角度

陌生人这个概念在西方首次被提及是在齐美尔的论述中,齐美尔在他的一篇名为“陌生人”的论述中指出陌生人是那些到达一个地方后,以特定的方式与当地人群产生社会互动,并因而被吸纳到当地群体中去,他和所在群体的关系表现为接近和远离的统一,“在与陌生人的关系中,远离意味着这个就在人们近前的人其实是从远处来的,而陌生性则表示这个从远处来的人实际上就在人们近前。”〔1〕齐美尔认为,陌生人之所以成为陌生人,是因为他们与群体成员之间只存在一般特性上的共同点,如国籍、生理特征等,但是并不存在像血缘这样的更为有机的联系。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他的后现代文化研究的一系列著作中,曾深入探讨过现代社会的陌生人及其伦理道德问题。他讲生物学上的人类世界分为邻居的世界和异类世界,而“陌生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们既不是邻居也不是异类”。“他们是像邻居一样的异类,换句话说,就是陌生人。也就是,在社会 (空间)上很远,然而在物理 (空间)上很近。在物理范围内的异类,在社会范围之外的邻居”。〔2〕针对陌生人,他认为真正的道德应该是他者道德,他者道德不是依赖于伦理规则实现,而是人们以独特的面貌相遇的原初场景中对他者担负的责任。他认为通过这种为他者的伦理道德能够有效地排除道德冷漠。

2.伦理道德角度

阿尔佛雷德·舒茨作为现象学社会学的代表人物,认为陌生人是“我们时代和文明中试图为其所接近的群体永久接受或者至少容忍的成年个体”,也就是身居异国他乡的人努力被接受而不是被厌嫌。

罗伯特·帕克对城市中的陌生人进行了研究,在他的研究中所谓的陌生人即是那些城市移民团体、边缘人,这些陌生人渴望成为城市的一员,但是又遭到排斥。

美国后现代学者、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力图在启蒙运动坍塌的道德工程的废墟中“挽回一点值得肯定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道德异乡人”的概念。他所讲的道德异乡人是“隶属于不同道德共同体的成员”。〔3〕道德异乡人是相对于“道德朋友”而谈的,“道德朋友”之间有共同的道德内容和规范,他们通过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来维护彼此的关系。道德异乡人则是指那些持有不同道德观的群体。他们不能像“道德朋友”一样通过共同的道德观协调彼此的关系。

(二)陌生人伦理的国内认知

1.我国陌生人伦理产生的背景分析

(1)社会结构变迁: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变迁

费孝通先生在 《乡土中国》的开篇即写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4〕这里所指的基层社会是以农村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下的生产方式是简单的农业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影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影响生活观念。因此,在这种简单的农业生产结构下的乡土社会,人们的交往和活动是富于地方性的,各自保持着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小圈子。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5〕费孝通笔下我国熟人社会的特点主要有四点:一是村落社会流动性和地方性,“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6〕二是熟人社会是以血缘和地缘联系为纽带的,“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这里“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7〕但血缘和地缘共同构成了熟人社会信任的基础;三是“差序格局”是熟人社会人际交往图示上的形象表达,它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一般,在与他人的关系上形成的一轮轮波纹差序,是私人联系中的增加,传统社会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四是传统熟人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的合适的行为规范;五是熟人社会人际交往是人情导向的。

但是,乡土中国必须面对社会结构转型引发的各种问题。乡土中国先是经历了土地革命,建国后又经历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后又经历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又经历改革开放,如今面临全球化带来的全面转型冲击,社会结构特征的变迁在所难免,相应的社会伦理的变迁也在所难免。在这种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的熟人社会开始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转变。

(2)社会经济发展

龚长宇认为陌生人社会是伴随商品经济这种经济形态的产生而出现的。“在经济的整个历史上,外乡人似乎到处都是作为商人出现的,或者商人作为外乡人出现的”。〔8〕商品经济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人们在商品经济的社会进行商品交换大都是在陌生人之间进行的,陌生人通过短暂的交换过程交往,他们之间是不了解的、短暂的交换关系,契约维系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将他们联系到一起。由此,龚长宇认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为了适应社会的变革产生陌生人伦理。

2.我国陌生人伦理的理论观点

我国关于陌生人伦理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社会变迁所导致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的研究。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费孝通最先从社会学视角研究“陌生人”,分析社会结构变迁的现代性问题。

费孝通先生注重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伦理变化,他认为乡土中国是“熟人社会”,而“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9〕熟人社会遵循熟人伦理,费孝通用田野调查法做了深入的研究,指出这种熟人社会是建立在亲缘和地缘基础上的。现代社会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封闭的乡土中国,现代性已经成为一个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与现代性相伴随的是一个充斥着陌生人的社会,针对已经变迁了的社会,人们所遵循的伦理规范也在发生改变,即由熟人伦理向陌生人伦理的转变。

二、陌生人伦理与教育

高德胜认为,教育应该超越陌生人伦理。首先,他认为“人类的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且这一趋势还没有停止的苗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加速,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过上城市生活”。〔10〕城市或者说都市是陌生人的世界。其原因有三,一是城市人口的多、密、异、动的特征,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密度越来越大,而且大多是来自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兴趣、品味、民族、血统等,因此这个流动的社会便是个陌生人的社会;二是城市的空间结构是陌生性预设,如购物中心、电影院等公共场所,表面上是为居民提供的公共空间,但实际上在这些空间里没有任何实际的、社会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为这些公共空间鼓励的是消费行动,而不是人际互动;三是货币,“都市选择货币作为沟通的中介,而货币关系反过来又强化了都市人的陌生性”;〔11〕四是功利性的角色互动。在城市中,人们被高度分化为不同的社会角色跟他人接触,都市人已经不是完整的人。正因为以上几个原因,使得城市将自身塑造成一个陌生人的世界。

教育应该具有城市精神,应该超越陌生人伦理。社会学的研究揭示,人有一种“接近的冲动”,即个体在一种大家共同在场或者面对面的情境下与别人相见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城市生活已经电子化的今天,变得更加迫切。作为成长中的未成年人,其与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接近的冲动”比成年人更加强烈,如果不予以满足,会有严重的后果。高德胜认为人们不是总生活在陌生人中,比如回到家中就是熟人关系,而学校对未成年人类似于第二个家,从实然角度看,学校生活空间就是一个熟人空间。学校教育应该担负起教育未成年人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适应陌生人社会的责任。但是,他不赞同学校教育过分夸大陌生人的危险性,过分强调对陌生人的防范意识。认为教育应该超越陌生人伦理,引导儿童对陌生人要礼貌、友善,学会与陌生人交往,从小培养公民意识。

三、陌生人伦理与德育

(一)国内陌生人伦理与德育的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陌生人伦理与道德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陌生人伦理与道德排他主义、陌生人伦理与道德失范、陌生人伦理的城市道德遭遇几方面的研究,其中,涉及陌生人道德教育的观点,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培养公民意识

程立涛认为,当今社会构建陌生人伦理是培养公民意识、构建和谐公共生活的前提。陌生人社会中,参与主体是多元化的,而对熟人和陌生人的差别对待会极大伤害公共规则的权威性,违背社会公正和平等原则。因此,构建陌生人伦理有助于警示人们关心他人和社会利益,关注个人行为在公共生活中的影响,培养尊重他者、善待陌生人的意识。另外,构建陌生人伦理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12〕

2.根治道德失范

赵庆杰、韩建磊认为,构建陌生人伦理是根治中国当前道德失范频发于陌生人之间的根本。他们认为中国存在陌生人伦理缺失的历史,中国传统的“五伦”的伦理结构中就缺乏“陌生人”这一伦。而正是这种传统使得中国人对陌生人与熟人有不同的态度,面对陌生人的突发事件就表现出道德失范。因此,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不是人们道德素质的下滑,而是特定的伦理基础缺失,没有构建适合社会发展的陌生人伦理。〔13〕

3.道德教育的当代使命

高德胜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城市,城市化是当代人的遭遇,也是道德教育的遭遇。城市中的人们彼此生疏,互不来往,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不能没有城市精神,但也不能迁就城市伦理,因此,要在适应城市陌生人生活的同时,超越陌生人伦理,这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使命。〔14〕

(二)陌生人伦理对德育之启示

1.陌生人伦理应该作为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

今天的社会,已经与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乡土社会有所差别,不再是一个熟人社会。全球化的急速形成以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高楼里的左邻右舍不再是庄里乡亲,而是互不相识、互不往来的陌生人。对他人的尊重、与他人相处、与差异文化或习俗的相融和自有文化的保存等等,是今天道德教育的难题和挑战。因此,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必然与陌生人伦理紧密联系,陌生人伦理为道德教育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2.陌生人伦理应成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道德教育是培养人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人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教育。笔者认为以陌生人伦理为基础进行的道德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要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随时嘘寒问暖,而是要做到一个社会成员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是要教会人们如何对待陌生人社会。在道德教育中的陌生人伦理是要告诉人们在陌生人社会中,你所面对的每一个陌生人同样是你所生存的社会的一份子,对待他们不应该是忽视、冷漠的态度,而是像对待伙伴一样,因为这是陌生人社会中的我们每一个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此外,目前国内在将陌生人伦理应用于学校德育建设方面还是空白。本文认为,从陌生人伦理的角度研究学校德育可以为学校德育重建提供新的思路。作为培养有道德的人的重要德育场所,学校一方面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德育观念,以陌生人伦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仅仅遵循熟人伦理培养家庭道德的私德;另一方面,要完善学校德育的理论基础,增加陌生人伦理为理论基础的相关德育课程或科目,适应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所带来的道德挑战。

基于以上综述,国内外都有对于陌生人伦理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陌生人伦理进行分析,但大多是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从社会空间、社会伦理、社会变迁的角度,但从教育学角度来谈陌生人伦理的少之又少。另外,对学校德育建设的文章亦没有从伦理基础的角度研究的,更没有就当今国内社会变迁所导致的陌生人社会及其诉求来论述学校德育重建的研究。笔者认为,如果当今的学校德育脱离开社会大环境来进行建构,就如同是闭门造车,不会有什么好的成效,因此,对陌生人伦理与学校德育做相关文献分析,为后续研究如何以此为基础进行学校德育构建提供基本的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

注释:

〔1〕 Georg Simmel.The stranger, from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M〕 .Translated by Kurt Wolff.New York: Free Press,1950:402.

〔2〕(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81.

〔3〕(美)H.T.恩格尔哈特.生命的伦理学基础 〔M〕.范瑞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

〔4〕〔5〕〔6〕〔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8,62,86-88.

〔8〕(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12.

〔9〕费孝通.生育制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

〔10〕〔11〕〔14〕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4,88,6.

〔12〕程立涛,乔荣生.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J〕.伦理学研究,2010(1).

〔13〕韩建磊,赵庆杰.道德失范与陌生人伦理缺失 〔J〕.南昌大学学报,2012(7).

猜你喜欢

熟人学校德育陌生人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Life Story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校园“老”熟人,我们的成长大“师”
和熟人相处之道
别忘记跟熟人打招呼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