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型父母 如何教育子女成才
2014-08-15陈仲伟
陈仲伟
调查发现,城市里的中小学教师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的并不多,即便是十分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子女能成为杰出人才的比例要大大低于其他知识分子阶层,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一、教师型父母教育子女失败的原因
1.教师工作很辛苦,操心多。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心力交瘁,回家之后精力不足,情绪容易失控,对待自己的孩子没有耐心,动辄就责骂孩子不争气。
2.角色转换不好,在家还当教师不当父母。他们以为回到家也应该用当教师的方法教育孩子,这是错误的。拿教育群体的办法教育个体肯定会出问题,真正的育人工作在家庭,即使你是一名教师,同样要学习如何做父母。
3.教师工作和育人工作发生偏离。分数第一的思想让大家误以为教育孩子就是要让孩子考高分,这其实不是教育的重点。
4.教师容易拿孩子与学生比。拥有教师身份后,容易把自己的孩子与班上的好学生进行比较。教师自己首先不能摆正心态,就会乱了阵脚。
5.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教师总认为自己是专门搞教育的,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出类拔萃,超过其他孩子。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只能获得诸多的失败感。
二、教师型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
1.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在校是教师,在家是父母。家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成长的摇篮,是一个避风的港湾。家应该是一个充满宽容、理解、支持的温馨空间。如果我们将严师的角色带到家里,家庭成了学校,家庭成员成了学生,我们要求他们要做到这个,不能做那个……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感到了一种压抑的气氛。特别是教师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必须严格约束自己,他们在父母面前会感到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就不会与父母亲近,更不会和父母说心里话,同时会出去寻找心灵的慰藉,这样对孩子的“失控”就成为了必然。虽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真正的学校教育跟家庭教育应该是有很大区别的。孩子在家的心理角色和在学校的心理角色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唯师者是尊,对教师的旨意再多也不会违背。教师也习惯以听话乖巧当作衡量学生品德的一条重要尺码,把不听教、言行不合常规的孩子视作后进生。长期的职业习性,使得大多数教师在心理上有一种定势,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像班上某个特别难教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后进生。因此,教师对自己的子女也像对学生一样,格外严格,对待孩子的态度过于强硬,要求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以对教师的态度对父母,不可有超常的举动,对那些不符合家长要求的兴趣与爱好予以粗暴的扼制,这样就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欲望和进取精神。
2.尊重孩子,降低期望值。孩子由于年幼,常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当然应该对他们严格管教。但我们不该用教师管教学生的那一套办法,而是要满怀父亲和母亲的深情,尊重孩子,就像尊重成年人一样,让孩子理解我们是爱他们的,同时也赢得孩子的尊重、信任和爱戴。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脱离了孩子的能力,当期望达不到时就变成了失望,泄气话就会脱口而出。其实期望值过高而不切实际,一开始就隐藏着失败,而且过高的目标,只能使孩子望而生畏,反而会丧失动力。父母只有提出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才能唤起孩子的积极性。以退为进,顺其自然,说不定能收获到意外的惊喜。同时,不要用“恨铁不成钢”的好动机来原谅自己的坏行为,有的甚至误以为用泄气话来刺激孩子,可以推动孩子进步。其实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泄气话给他们带来的只是一个坏的心境,而坏心境是影响孩子进步最可怕的“腐蚀剂”。家长要用爱的“润滑剂”,才能促使孩子自我成长。
3.学会换位思考,做孩子的榜样。每一个孩子都是在跌跌撞撞、磕磕绊绊中长大的,都会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自然发展历程。孩子的成长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无论是失败还是错误的经历,我们应该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这个过程,不要着急,不要担心,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度的点拨,让孩子经历失败才能长大、成熟起来。要知道,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才,创造幸福。父母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跟着时代的步伐去理解孩子,和孩子坐下来聊一聊,听一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有什么需要,然后给出一个正确的引导,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