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该站在哪儿
2014-08-15王卫国
王卫国
近日读了篇文章《站在学生身后的老师——美国课堂给我们的启示》,便在不断思考:老师在课堂上,到底应该站在哪里?
国内的课堂,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俯视学生,以自己是知识、真理的化身,向学生传授知识,自己是源头,从教师汩汩滔滔地讲授中,学生静听,接受着知识,这是传统的课堂,也可以说是前喻时代课堂的典范,而现在大多数课堂也然如此,教师仍站在讲台上,单向传授知识。
可是,现今到了后喻时代,学生获得事实性知识的渠道已经不单单是从教师那里,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也可以在同伴交流中获得,抑或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在某些方面,他们的知识储备甚至高于教师,真可谓“师未必贤于弟子”了。依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应该先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正如杜威所言: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经验开始。
我们的教学实际上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让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获取“渔”而非“鱼”。学生应该更多通过“欲知此事须躬行”的体验而获得方法性知识,通过“心中悟出始知深”的悟得而凝练内化出价值性知识,这也就需要教师课前做好设计,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前行路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走,老师则成为“麦田的守护者”,站在学生旁边,静待花开。
我们的课堂期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上有所提升,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解放学生头脑让他们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双眼让他们去观察,解放他们的嘴巴让他们去表达,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去尝试!
新课程改革推进中,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变革我们的教育行为,走下讲台,站到学生后面去,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走下讲台,站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一道成长,成为“你——我”平等民主的关系;走下讲台,站到学生的旁边去,给学生加油鼓劲,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演绎,收获精彩。
教师站在哪儿都行,就是不要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才会发现教育的真谛,才会实现用智慧启迪智慧;走下来,才会感悟生命的律动,才会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走下来,才会实现真正的互动,才会实现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只有走下来,才会使我们的教育远离知识的堆砌,走向心智的完善!
卷首导读
这些年来,教育过分关注分数、关注考试,而很少真正地关注人、关注人格健全的成长、关注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体系、关注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重新考虑我们的德育课程体系,用以积极心理学、实用健康学为基础的“生命教育”和以法制教育与习惯养成为基础的“公民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公民素质,用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根本精神润泽我们的学生。(摘自本刊第4页)
——朱永新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摘自本刊6页)
——周国平
改革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力量,也要自下而上的参与。公民应具备参与和推动改革的意识。只有一线的教师、学生和身处其中的家长明确了自己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并且坚持捍卫自己的权利,学校依法办学,才能进一步增加公民权利,推进教育改革。(摘自本刊第8页)
——熊丙奇
一个人的成功,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能较早地认识到自己愿意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且能一直坚持下去。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循序渐进,依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想方设法孕育向学之心,培植向学的生命,激励这种生命,扩展这种生命,让个体活在向学的生命意向之中。(摘自本刊第10页)
——刘铁芳
任何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高,任何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前提都是从小的家庭教育。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很多规矩、规范,涉及信仰的某种行为,最关键的是从小灌输,习惯成自然。到了大学甚至是高中就来不及了,或者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摘自本刊第12页)——葛剑雄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兴趣,其实就是人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机。从心理学来讲,人的行为总是有一种动机在驱动。动机有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之分。学生的学习也有动机在驱动。(摘自本刊第15页)
——顾明远
每一个教师,每天都与课堂相伴,课堂几乎是我们形影不离的恋人。而对这个与我们呼吸相关的恋人,我们真正的理解还很少,原因有三。其一是钟情不够,其二是习焉不察,其三,离我们最近的东西,往往离我们最远。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飞鸟和海鱼的距离,一个飞翔在天上,一个潜藏在海底。(摘自本刊第19页)
——王开东
我们的课堂期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上有所提升,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解放学生头脑让他们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双眼让他们去观察,解放他们的嘴巴让他们去表达,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去尝试!(摘自本刊第19页)
——王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