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15吕永桃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35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28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吕永桃(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35中学)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对每一门具体科目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就初中数学而言,教材的编排更贴近学生实际,引入了许多和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再加上现在的学生个性更加鲜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适当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能将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结合起来,提升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概述

问题情境创设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所学知识点,在讲授之前给学生呈现与之相关的具体情境,并要求学生依靠自身的能力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组织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尽量将知识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建立起稳固的桥梁.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注意给足信息、设置悬念、贴近生活、追求独特等,尽量不要出现“假问题”,既耗时又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在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年级,问题情境创设要遵循的原则是有差异的,必须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等,在综合考虑众多因素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一)直观性原则

对于初中生来说,过于复杂的问题情境非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因为难度过高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遵循直观性的原则,最好是有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如:在学习圆锥时,在知识讲授之前,教师可以出示漏斗等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圆锥的样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事物进行讨论,建立感性认识.

(二)层次性原则

在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有层次感,从表及里、循序渐进,遵循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具体到初中数学中来,就是要将问题简化,形成阶梯形的问题情境.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问题的呈现应该按照这样的顺序:

1.三角形的三个角∠A、∠B、∠C 与三条边a、b、c 是什么关系?

2.以某一个角为准,有几种求边的比值的方法?

3.这些比值代表着什么意思呢?通过这样的方法呈现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三)丰富性原则

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丰富的问题情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数学教学就要以简单严谨为主,这显然是一个误区.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在给学生讲解勾股定理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引入著名的“荷花问题”,让学生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新颖的问题中学会思考.

(四)生活性原则

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创设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在学习三视图时,可以通过对教室中物体的观察来体验三视图,问题设置如:同学A 坐在教室的最中间,同学B 在同学A 的左边,同学C 在同学A 的前面,那么B 同学和C 同学分别在自己的位置以水平方向望向A 同学的课桌,你们知道他们看到的平面图形是怎样的吗?

(五)启发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最终目的还是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所以,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失去了启发性的问题情境难以发挥出它的作用.

三、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总体来说,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为目的,充分运用各种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

(一)多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果仅仅依靠讲解——接受型的教学方式,不利于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在学生的脑海里,知识数字和图形的机械记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多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和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情境.

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呈现建筑物、脚手架等和三角形有关的物体,并向学生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物体中出现了哪些图形?当学生回答出三角形后,教师接着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些物体会用到三角形吗?当学生陷入思考后,教师换个角度继续提问:如果换成其他的形状,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样步步紧逼的问题呈现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当问题呈现完毕后,教师就开始切入正题,讲解三角形稳定性的相关知识.当知识讲完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说说还有哪些物体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原理.

(二)合理利用游戏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新编数学教材虽然加入了更多的生活元素,但基于数学科目的性质,教材上篇幅最多的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不利于学生的直观性感受获得.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将数学问题融入游戏之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给学生全面的数学体验.

在学习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几块不同的长方体蛋糕,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蛋糕,并提出问题:如果想计算这块蛋糕的体积,应该知道哪些条件?学生自愿上台分享自己的结果并说明理由,如果答对则奖励蛋糕.通过这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比呆板的讲授效果更明显,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面前,学生们更能从游戏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采用开放性的思维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锻炼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开阔的思维,不要使自己的想法受限,削弱创造能力.因此,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具备开放性的思维,重视问题的启发性.

在学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猜想,当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师不急于评价.然后,教师可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点,思考经过这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再加一点,经过两点的直线可以画几条.并逐渐增加点的个数,思考一条直线可以同时经过几个点.通过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情境设置,学生们可以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去不断假设和验证,这样既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思维的途径,必须在数学课堂中大量运用于问题情境创设中.

结束语

问题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课堂中运用,它一方面对教师的课堂内容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课堂中同样应大量运用问题情境创设,不断丰富课堂形式,提升课堂效果.在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问题情境;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化世轩.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3,(11)

[2]叶春焕.管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J].新课程·中旬,2014,(1)

[3]林加来.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4)

[4]韩耀芬.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偏颇及其调适[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9)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