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赵友培的三民主义文艺理论

2014-08-15熊飞宇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三民主义文艺创作

熊飞宇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重庆 400047)

赵友培,江苏扬中人,生于1913年12月。1930年秋,进入正风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毕业后,以绩优留院任助教,继受聘为治中女中和金科女中国文教师。1936年春回籍,任扬中民报社社长。1938年7月进“三青团”中央宣传处服务,参加武汉保卫战。1939年冬,入复兴社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五期受训。结业后转任重庆社会局视导,创办《市民周报》兼发行人。不久,调任重庆市立图书馆馆长、市立民众教育馆馆长。在此期间,写成《三民主义文艺创作论》。1942年秋,受任中央政治学校训导,次年兼副教授。暑假后应张道藩之邀,任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秘书兼《文艺先锋》月刊主编。抗战胜利后,任中央文运会南京文化特派员、江苏省参议员、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5月去台湾。1999年1月在纽约上州寓所逝世。抗战时期,赵友培曾以倡导三民主义文艺著称,其理论主张,主要见诸《三民主义文艺创作论》,该书起于“二十六年长夏”,终于“三十一年四月九日”[1](自序),历时五年。正中书局印行,1944年1月初版,收入张道藩主编的“现代文艺丛书”。1946年重庆正中书局再版。此外,尚有一些散见的篇什。现就其主要论点,略作述评。

一、三民主义文学建设的必要性

1942年10月18日,赵友培在重庆小温泉,写成《一百年来中国文艺思潮概观》①,其中部分内容,曾以《三民主义文艺的建设》为题,发表于《满地红》1940年第2卷第12、13期,后收入王集丛所编的《三民主义论文选》。文章将中国文艺思潮的百年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为“蜕分期”;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为“转形(型)期”;五四运动至北伐成功,为“革新期”;北伐成功至七七抗战,为“建设期”。不过,此前的这四个阶段,今略去不谈。

抗战军兴,敌人的炮火,震醒了中华民族沉酣的国魂。五年以来,足以自慰者,有五件事实:第一,作家方面,不再造谣生事,以骂人捧己为能事;不再拾取外人的唾余,自鸣得意。第二,地域方面,由于抗战阵地的转移,使文艺打破了从前集中都市一隅的现象,更广泛地深入农村,深入边地。第三,内容方面,国家观念代替了个人主义;兴奋严肃代替了颓腐浪漫。第四,技术方面,朗诵诗、街头剧、演讲小说,代替了看不懂的书本。而最大的缺点,便是缺少“正确的、统一的、中心”的文艺指导理论[2](P65-70)。

正因为如此,“三民主义文艺”的提出,也就势在必行。但三民主义的文艺运动,缘何始终没有展开?赵友培以为,主要原因有四,即:“未能提挈三民主义文艺的创作纲领”;“未能筹设三民主义文艺创作的机构”;“未能建立三民主义文艺的理论体系”;“未能印行三民主义文艺的定期刊物”。同时,也有心理和人事方面的原因[3](P27-28)。

二、三民主义文艺的理论体系

研讨三民主义文艺,必先体认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是“民族”“民权”“民生”三个主义,而是在一个主义的整体之中,所表现的三种不同形式。同时,三民主义文艺的理论,也不是“民族文艺”“民权文艺”或“民生文艺”三个体系,而是在一个理论的体系之下,所实践的三种重要的阶段。根据中国实际情形的需要,三民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构成,应当如下:

(一)以民族主义为前提。民族主义体现的精神,一方面是“独立”与“自主”,另一方面是“互助”和“共存”。此一阶段的三民主义文艺,要首先为民族服务,以激发“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精神,运用文艺表现的力量,推动有关“民族革命”的任务,完成“最迫切的军事方面的武力建设”,并进而“建立中华民族整个的系统”。

(二)以民权主义为手段。民权主义的目的在于实行革命民权。其最大的特色,就在“权”与“能”的正确划分。其精神表现,则为“民主集团制”。此一阶段的三民主义文艺,要与政治密切结合:一方面,本着政府决定的方针,指导文艺;另一方面,运用文艺表现的手法,透过政治,以期集中全国国民的思想与力量,推动有关“民权革命”的任务,完成“最基本的政治方面的社会建设”,并进而“奠定宪政的基础”。

(三)以民生主义为中心。民生主义的目的在于对资本和土地,采用节制的办法和平均的手段,经过计划经济的过程,“发达”国家资本,同时保护私人企业,使公私兼顾,体用并适。此一阶段的三民主义文艺,要与民生打成一片,运用文艺表现的力量,推动有关“经济革命”的任务,完成“最主要的国防方面的物质建设”,进而解决人民“衣、食、住、行、乐、育”的问题。

(四)以民生哲学为基础。民生哲学,以“民生”为历史的中心,不偏于“唯心”史观,也不偏于“唯物”史观,而以精神与物质并重。它认为,文艺起源,是生存的要求;文艺表现,是生计的反映;文艺效用,是生活的充实;文艺目的,是生命的创造。以此为理论基础的三民主义文艺,其使命,在于运用文艺表现的力量,推动有关“文化革命”的任务,完成“教育方面的武力建设”,进而“建立中国民族文化的新体系”。

(五)以总理遗教为准绳。孙中山的遗教,以三民主义为理论的主体,而以其他的方略或讲演为实施的辅导,特别是“知难行易”,堪称“革命必先革心”的宝典。据此产生的三民主义文艺,其使命,在于运用文艺表现的力量,推动有关“心理革命”的任务,完成“精神建设”,以实现国民精神总动员。

(六)以总裁言论为轨范。蒋介石继承孙中山的遗教,作继续的“说明或完成”,使之发扬光大,并确定实施的程序和施政的方针。其言论归纳起来,以“政治”“社会”“物质”“心理”“伦理”五大建设为范畴,进而变为“管”“教”“养”“卫”四大实际方案,尤其是“力行哲学”,是其全部革命事业的基础。据此产生的三民主义文艺,其使命,在于运用文艺表现的力量,推动有关“生活革命”的任务,完成“行动建设”,以实现国家总动员[4](P1-5)。

上述体系,简言之,则是:“以民族主义为前提,肃清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文艺,负起‘组织感情’的任务,使人类偏狭的感情扩大化;以民权主义为手段,扫除资本主义的消闲文艺,负起‘训练感情’的任务,使人类脆弱的感情健全化;以民生主义为中心,纠正共产主义的左倾(文艺),负起‘建设感情’的任务,使人类浅薄的感情深厚化”[5](P7)。

三、三民主义文艺的创作纲领

文艺创作表现的基本原则是“规律之中寓变化,变化之中求规律”。关于后者,不外三点:创作的属性问题,创作的要素问题和创作的技术问题。三民主义文艺,即以此作为它的创作纲领。

(一)三民主义创作的属性。创作的属性,也可以说是文艺作品的特征,决定着作品属于某一时代、某一领域、某一民族及某一社会。三民主义文艺创作,正是“中华民族”,在抗战建国的“大时代”,从建立“新社会”的基础,统一“全领域”的主权的革命事业实践中产生的作品[1](P29-32)。现作如下论列:

1、时代的属性。一方面,文艺创作的生命,是“时代精神的映画”;另一方面,文艺创作的功能,又是“时代精神的轮齿”。三民主义文艺,应担当下列任务:“廓清背时代的落伍性”;“纠正超时代的幻想性”;“摒绝翻时代的游离性”;“提示画时代的正确性”[6](P8-9)。

2、领域的属性。文艺必须有自己所由产生的领域。自中华民国建立以来,由于领域未能统一,割据势力异常雄厚,文艺受到空间的限制;而新文艺作家,又大部分倾向于洋化,忘记了自己国家的本位。于是,中国文艺便形成各种不合理的形态。为补救这些缺陷,三民主义文艺,应担当下列任务:消灭“割据”的封建性;打破“封锁”的孤立性;滤清“混沌”的世界性;确定“完整”的统一性[7](P20)。

3、民族的属性。所谓民族的特性,即各个民族的血统、生活、语言(文字)、宗教、风俗习惯等五种自然力的“结合的表现”。正是由于中国民族的庞大和繁衍,同时因为自己民族的分离及外来民族的侵略,一方面,形成各宗族落后的文艺,致有边疆和内地的程度,彼此相差几世纪的现象;另一方面,丧失了整个民族的自信力,不能积极表现民族文艺的精神。为补救这些缺憾,三民主义文艺创作,须担当下列任务:“凝结各自为政的散沙性”;“指正排外心情的错误性”;“铲除依赖习惯的劣根性”;“发动自力更生的积极性”[8](P26-27)。

4、社会的属性。文艺的产生,寄托于整个社会生活基础。中国是奉行三民主义的国家,其社会生活基础,自然是“民族自由”、“民权平等”和“民生乐利”。再就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现状来说,还存在“旧”“愚”“乱”“贫”“弱”“私”。其总病根,则以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为造因。反映在文艺方面,也是“黑暗面”多于“光明面”。为补救这些缺憾,三民主义文艺创作,须担当下列任务:“破除宗教色彩的迷惑性”;“肃清个人主义的自私性”;“纠正阶级意识的歪曲性”;“把握全面抗建的奋斗性”[1](P44-48)。

以上属性,包含了“时”“地”“人”“事”四者,有此四者,才能言之有“物”。

(二)三民主义文艺创作的要素。宇宙间一切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可作为创作的资料。对于这些资料,必须加以观察、整理和排列,才能选取创作的要素。兹分别论列如次:

1、形的要素。文艺创作形的要素,是划分各部门文艺作品不同形式的界石。主要有二:素材(媒介的材料)和体裁。三民主义文艺创作,怎样才能构成其形的要素?首先,“培育民族形式”;其次,“洗炼国际形式”;再次,“蜕变大众形式”。民族形式、国际形式、大众形式,是以三民主义文艺创作的形式为整体,是三位一体,并非三种形式。“对于民族形式自信的丧失,是可耻的,但绝不容姑息;对于国际形式固执地讥评,是可笑的,但绝不应投降;对于大众形式无条件地拒绝,是可怕的,但绝不能迎合”。要“保持民族形式的庐山面目,提示国际形式的时代典型,摄取大众形式的生活姿态”,才能完成三民主义文艺创作的形式[9](P2-4)。

2、质的要素。文艺创作质的要素,是制造各部门文艺作品不同内容的原料。主要有三:主题,人物和背景。至于“结构”,属于技术问题②。三民主义文艺创作,怎样才能构成其质的要素?一是“把握正确的主题”。主题的正确与否,不在题材本身的性质,亦不在处理题材的技术,而在作者处理题材时的观点[10](P21-22)。二是“创造典型的人物”,也就是要给某一大类中的某一类型的人物,以显著的个性特色[11](P4-9)。三是“融合鲜明的背景”。背景的构成,应“辅助人物性格的表现,启示人物行为的发展,调节人物情绪的转移”。欲达成上述任务,唯一的条件,就是“鲜明”[12](P14-15)。“主题”“人物”和“背景”三者之间密切相关:“没有主题和背景,人物便成了孤单的石像,不能例证人生;没有主题和人物,背景便成了空虚的画面,不能显示世态;没有背景和人物,主题便成了抽象的教条,不能传播情感”[1](P59)。

3、量的要素。文艺创作量的要素,是衡量各部门文艺作品不同效用的尺度。三民主义文艺创作,怎样才能构成其量的要素?(1)要求“广”。“广”就是“文艺普遍性”的发扬。(2)要求“深”。“专”与“精”是构成“深”的共同条件。(3)要求“久”。其构成,是以“广”与“深”为共同的条件[1](P59-61)。

此外,关于文艺“形”与“质”的关系,艺术至上主义者认为“形式重于内容”,唯物史观者则主张“内容决定形式”。赵友培认为,这均是一偏之见。内容与形式必须并重。彼此之间,不仅地位相等,而且无法分开[1](P61-63)。

(三)三民主义文艺创作的技术。三民主义文艺,是现代的文艺;其创作技术,必须坚持“现代化”的原则。但问题在于:是否一切现代文艺创作的技术,都可适用于三民主义文艺?而三民主义文艺创作,是否应该另有一种特殊的技术?前者由“一般”至“特殊”,是建立三民主义文艺创作技术的阶段;后者由“特殊”至“一般”,是发扬三民主义文艺创作技术的阶段。但无论是“建立”或“发扬”,三民主义文艺创作的技术,都必须遵循几个共同原则:(1)适合宣传的原则;(2)适合教育的原则;(3)适合战斗的原则。“宣传”和“教育”,所生的效果是正面的,着重于建设的任务;“战斗”所生的效果是侧面的,着重于破坏的任务,尤其是在三民主义文艺建立的阶段[13](P317-318)。

至于创作技术的本身,可再作如下论列:1、选择的技术。选择在创作中最基本,也最切要,包括:(1)对象的选择。所谓对象,是指欣赏者而言。(2)题材的选择。一般说来,第一,要便于分配联络;第二,要确定步骤;第三,要决定目的;第四,要适合主题。选择时有两个特殊的要点不能忽略:第一,认清三民主义文艺题材的性质;第二,要加强三民主义文艺的效率。(3)体裁的选择。其原则有三:“适合题材”,“适合对象”,“适合作者自己的能力及兴趣”[1](P67-72)。

2、组合的技术。组合的本身是方式,不是公式,要时时做好调整的工作:分配、联络、修改、补充。其种类有:(1)画面的组合,即时空的组合。有两个重要原则:“指示性”和“经过性”。(2)人物的组合,就是使“偶然”变为“必然”,使“勉强”变为“自然”。(3)故事的组合,即“结构”。要抛开一切惯例,不要故弄玄虚,不要先存成见。以上从画面的组合,到人物的组合,再到故事的组合,就是三民主义文艺的组织学[13](P319-323)。

3、表现的技术。选择与组合,只能奠定作品的基础;而表现才能完成作品的整体。其种类有:(1)综合的表现。运用综合的表现技术,既可化除表现技术的畛域,也可增加表现技术的媒介。(2)典型的表现。完成典型的表现技术,有两个必经阶段:先“凝固”表现技术的类型,再把握三民主义文艺本身特殊的表现技术。(3)创造的表现。完成创造的表现技术,有两个必需条件:第一,获得“创造”的依据,即“新的生命”和“活的力量”;第二,确定“创造”的指标,即“光明的前路”和“理想的目的”。以上,选择的技术、组合的技术和表现的技术,就是三民主义文艺创作的三部曲,三者缺一不可[1](P79-85)。

从创作的属性,到创作的要素,再到创作的技术,这就是三民主义文艺的创作纲领。概括地说,即是:“在创作的属性方面,必须把握时代的正确性,强调领域的统一性,发挥民族的伟大性,启示社会的进化性,使不致与‘异于三民主义’或‘无关三民主义’的文艺相混淆;在创作的要素方面,必须运用正确的主题,创造典型的人物,融合鲜明的背景,以求‘广’,求‘深’,求‘久’;在创作的技术方面,必须于相同的材料之中,求其不同的表现,并于不同的表现之中,求其共同的法则,以配合‘宣传’‘教育’和‘战斗’的任务,创造‘真’,创造‘善’,创造‘美’”[5](P7-8)。

四、三民主义文艺的实践之路

三民主义文艺的实践之路,就是要从“个人的实践”,趋向“集体的实践”,所以,在实践的程序方面,有必要分为两部分来讨论。

(一)个人的实践。做一个三民主义文艺工作者,必须具备两种条件:一方面要致力于文艺的修养,另一方面要坚定对主义的信仰。每个三民主义文艺工作者,在个人实践方面,要能达到下列三种要求:(1)“储蓄精神的财富”。包括体格的财富,知识的财富和道德的财富;(2)“充实革命的生活”。首先是苦难的磨炼,其次是“自然”的陶冶,再则是党团的训练;(3)“飞翔理想的境界”。所需的步骤,依次为:精神的净化;同情的扩大;生命的融合[1](P87-96)。

(二)集团的实践。三民主义文艺,既然是革命的文化事业,也要有原则(理论体系),有方略(创作纲领),更要有组织。因此,(1)“要建立三民主义文艺的机构,以文会友,共同努力”;(2)“要宽筹三民主义文艺的经费,善加运用,制造纸弹”;(3)“要培养三民主义文艺的干部,努力创作,完成使命”[5](P8)。事实上,不惟战时,战后亦复如此。1943年7月15日,赵友培在南泉,就战后中国文艺建设拟出“草案”,也是从这三个方面立论[14](P22-24)。

五、关于三民主义文艺和文艺政策的论争

1942年9月,张道藩在《文化先锋》创刊号上发表《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提出“六不”和“五要”,被视为国民党文艺政策的纲领性文件,赵友培亦有呼应。他认为,在文艺领域,至少有两个问题可以肯定,一是需要文艺,二是需要文艺政策。文艺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与药饵,属于必需品,而文艺政策则是其计划生产者和监制者,重要性尤可想见。中国文艺既有革命的必要,但唯有以三民主义与文艺相结合,中国的文艺才能革命;亦唯有实行三民主义文艺政策,中国的文艺革命,才能成功。中国不仅需要三民主义文艺,而且更需要三民主义的文艺政策③[5](P5-8)。

其次,历来文艺批评家都反对“主义与文艺结合”,赵友培则认为此系误解,并从六个方面来加以纠正:(1)“真理永远存在”;(2)“信仰无法投机”;(3)“理想异于幻想”;(4)“自由不许放纵”;(5)“团结不是利用”;(6)“成功没有侥幸”。在此基础上,赵友培得出结论,认为三民主义文艺前途的阻碍虽多,但只要有披荆斩棘的精神,一定可以迎刃而解。但三民主义文艺不能仅恃理论体系与创作纲领而存在,更不能徒靠空头团体来支持;它必须依赖成千上万的三民主义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实践中来抚育和培养,才能茁壮成长。三民主义文艺运动的工作中心,就是“创作”④[1](P104-116)。最后,乃有总结性的呼吁:“提倡三民主义文艺”,“研究三民主义文艺”,“创造三民主义文艺”[3](P29)。

六、结语

三民主义文学在1920年即有倡导,然历经十载,始终未能形成奔涌之势;至抗战时期,才又渐起高潮。三民主义文学就其整体而言,在文学思潮史的书写中,一直被缺席审判,研究者不是横眉冷对,便是嗤之以鼻。对于三民主义文艺理论的代表作家赵友培,学界关注更少。目前,仅张大明的《主潮的那一面》,对《三民主义文艺创作论》的文本内容,有过详细的引述和简要的点评,然读者虽可窥见背影,却难看清面容,且其文献基础也稍显薄弱。此外,则并无专文介绍。

对于《三民主义文艺创作论》,赵友培在《自序》中曾阐明该书的题旨:既名为“创作论”,自然是论“创作方法”,而非“创作方法”的本身。作者初衷,是“要试从批评中建立三民主义文艺的‘理论体系’和‘创作纲领’,并打开一条‘实践之路’”[1]自序。而“理论体系”“创作纲领”和“实施办法”,就是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全部。前两部分,大体上是属于“知”的问题,后一部分,则完全属于“行”的问题[1](P86-87)。其理论框架,也据此得以建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赵友培另有《建国文艺创作论》(《抗战文艺》1939年第4期)。从内容上看,与其三民主义文学论如出一辙。如其所说:“抗战固然需要文艺的宣传,建国尤其需要文艺的鼓励”,而“抗战建国的最高准绳是三民主义”[3](P27),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建国文艺”亦即“三民主义文艺”。

赵友培的三民主义文艺理论,其阶级立场、政治态度和意识形态,与左翼文学有着明显区别,但舍此而外,关于创作的要素和技术,则并无二致。值得肯定的是,赵友培的文笔颇具骈俪之风,兼善用譬,这使其理论至少是获得了精美的呈现。

注 释:

①此文又曾发表于1947年7月31日南京《文艺先锋》第11卷第1期(52-60页),题名《攻玉篇(与同学论中国近百年来文艺思潮)》。不同的是,文章将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的文艺思潮,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北伐至抗战为“混乱期”;自“七七”以后,“随着抗战的发展,和基于‘建国’的要求,而有三民主义文艺之提倡”,此一阶段,为“建设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黄修己、刘卫国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认为该文虽“有强烈的‘政治’火药味”,但却是“《文艺先锋》上最有学术品位的文学评论之一”(上册,340-342页);

②关于结构,赵友培有专文《结构论》,发表于《文艺青年》1941年第1卷第4期(1-4页);

③《我们需要“文艺政策”》后又收入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文化运动丛书”第五种《文艺论战》(56-69页),1944年7月出版,发行者: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总经售:正中书局;

④这部分的内容,曾以《攻玉篇(答复反对三民主义与文艺结合的一位朋友)》之名,发表于《文艺先锋》1948年第13卷第3期(55-59页)。所谓“朋友”,按信的抬头,为“俊臣兄”。六点之外,又增加了四个小标题:“七、掮起开路的利斧”“八、集中注意的焦点”“九、唤起生之快乐”“十、消灭苦闷与黑暗”。

[1]赵友培.三民主义文艺创作论[M].重庆:正中书局,1944.

[2]赵友培.一百年来中国文艺思想概观[J].新认识月刊,1942,6(3/4).

[3]赵友培.三民主义文艺的建设[A].王集丛.三民主义文学论文选[C].泰和:时代思潮社,1942.

[4]赵友培.三民主义文艺的理论体系[J].文艺青年,1941,2(1).

[5]赵友培.我们需要“文艺政策”——兼评张梁两先生关于本问题的意见[J].文化先锋,1943,1(20).

[6]赵友培.三民主义文艺的时代性[J].三民主义半月刊,1942,1(6).

[7]赵友培.三民主义文艺的领域性[J].三民主义半月刊,1945,6(8).

[8]赵友培.三民主义文艺的民族性[J].三民主义半月刊,1945,6(5).

[9]赵友培.三民主义文艺创作的形式[J].文艺青年,1941,2(4/5).

[10]赵友培.主题论[J].文艺青年,1941,1(5).

[11]赵友培.人物论[J].文艺青年,1941,1(3).

[12]赵友培.背景论[J].文艺青年,1941,1(1).

[13]赵友培.论文艺创作的技术[J].今文月刊,1943,2(8).

[14]赵友培.战后中国文艺建设草案[J].新认识月刊,1943,8(2/3).

猜你喜欢

三民主义文艺创作
1942,文艺之春
三民主义说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文艺范
创作随笔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论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