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效果

2014-08-15莫秀聪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广东广州511400

吉林医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检测值感染性新生儿

莫秀聪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不健全,加之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极易发生感染[1]。感染后患儿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但病情发展快速,若感染严重时,可引发患儿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症状,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与健康[2]。笔者选取有感染性疾病患儿与无感染性疾病患儿74例,分别给予其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旨在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检查有效途径,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74例,按有无感染性疾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患儿。对照组患儿中:男20例,女17例;日龄在1~24 d,平均日龄为4.6±1.7 d。患儿疾病类型分为:新生儿窒息13例;新生儿脑病6例;新生儿脑出血4例;新生儿低血糖2例;高胆红素血症(非感染性)12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2例,女15例;日龄在1~22 d,平均日龄为4.3±1.5 d。新生儿孕周分为:早产儿8例;足月儿29例。感染程度分为:重度感染4例;轻度感染33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构成比经统计学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仪器采用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公司生产);试剂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试剂(上海申索佑有限公司生产)。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在严格无菌操作下采集静脉血,使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方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值。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为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对比:观察组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7例,超敏 C-反应蛋白检测值为23.26±10.32 mg/L;对照组37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为4.67±2.81 mg/L。

2.2 感染程度轻、重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对比:感染程度较严重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明显高于感染程度较轻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4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32.79±7.63)mg/L,轻度33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16.87±9.26)mg/L。

2.3 早产与足月产感染性疾病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对比:早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明显高于足月产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8例,C-反应蛋白检测值(22.18±7.52)mg/L;足月产29例,C-反应蛋白检测值(17.45±7.84)mg/L。

3 讨论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在我国目前仍然是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在新生儿疾病中占首位[3],细菌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感染的方式有[4]:宫内感染、经产道感染、出生后接触感染等。

C-反应蛋白是在肝脏内合成的反应蛋白,当机体出现炎性反应或组织损伤时,其水平值明显增高[5],但新生儿由于其肝脏与免疫系统发育均不成熟,在机体受到感染后,C-反应蛋白检测值升高并不明显。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指标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检测技术,其通过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方法测定,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高,对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的检出率,是检测低水平炎性反应状态灵敏指标,较适用于早期新生儿感染诊断[6-7]。

观察组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为(23.26±10.3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与肖萍等人研究结果相似[8],这一结果说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指标是较敏感的诊断指标,其对诊断新生儿早期感染有重要价值,可以根据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值确定治疗方案,也可根据其含量动态的变化情况来判定治疗效果。

重度感染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值明显增高,本次研究4例重度肺感染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值分别为:41.54 mg/L;32.27 mg/L;30.84 mg/L;29.18 mg/L,这一结果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值升高同患儿感染程度呈正关系,即:感染越重,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值越高,其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符[9]。

早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高于足月患儿,这是因早产儿各脏器发育未成熟,各器官功能与适应能力与足月儿相比更差,当其机体受到感染时,病情发展更为快速,其与陈美华等人研究结果相一致[10]。

综上所述,超敏C-反应蛋白是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快速、灵敏检测指标,其有助于评估患儿治疗效果与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胡建山,黄立新.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5):32.

[2] 王丽雪.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4):116.

[3] 汤明霞.血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对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意义[J].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17.

[4] 赵满仓.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54.

[5] 李绍锦,李上淼,杨娇娇,等.检测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61.

[6] 高 波.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应用进展[J]. 儿科药学杂志,2012,18(9):43.

[7] 金胜鑫,石海矾,李 伟.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在新生儿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86.

[8] 肖 萍.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109.

[9] 沈国森,徐致远.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214.

[10] 陈美华.血清降钙素源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147.

猜你喜欢

检测值感染性新生儿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对降钙素原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77》
《2018年全国省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图版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