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州市农机教育培训的做法和体会

2014-08-15黄毅成

江苏农机化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机手推广站农机化

黄毅成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农机化教育培训则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石和催化剂。泰州市委市政府将2013年确定为“全市农业机械化推进年”,并在《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意见》中,将农机化教育培训作为重点推进内容之一,以培训促推广,以推广促发展,在农机教育培训如何适应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适应农机化发展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1 泰州市农机化教育培训体系及基本情况

泰州市农机化教育培训体系主要由市、县、乡镇三级农机推广机构,辅以县级农机化学校、职业技能培训点组成。

1.1 机构设置情况

目前全市有市级农机推广部门1个,县级农机推广部门6个(其中2个挂牌在农机监理所),农机化学校4个(1个单设、2个挂牌在农机推广站、1个挂牌在农干校),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点5个(均挂牌在农机推广部门),乡镇级农技(农机)推广机构92个。

1.2 人员安排情况

市、县级农机推广站、农机学校共有编制96个,在岗在编82人;乡镇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编制数为405个,在编在岗153人。

1.3 人员结构情况

在编在岗的人员中,大专、中专和其他学历分别占45%、19%、36%;年龄在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的分别占0.8%、56.5%、42.7%;副高以上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分别占6.5%、21.8%、45.7%。

2 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缺少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

(1)人数少。经过上轮乡镇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农机站与农技服务中心合并后,每个乡镇只有1~2个人兼职农机工作,且年龄偏大,50岁以上人员将近一半,存在人员“断层”现象。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秸秆机械化还田、统计、推广等工作的重心下移,乡镇工作力量明显不足,影响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2)文化层次不高。乡镇农机人员中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占1/3,初级及以下职称近一半,存在知识退化、新知识接受慢的现象,影响了技术推广力度,服务能力不强。

2.2 缺少必要的财政资金

乡镇农机站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后,虽然解决了一部分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农机人员拿不到、拿不全工资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农机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

2.3 缺少必须的工作条件

一些县级农机培训机构缺少教学示范教具和场地。临时租赁和借用教学场地,增加了教学成本,且不利用形成稳定的教学规范,影响了教学质量。乡镇农机部门缺少示范机具,只能依靠厂家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影响农业生产进度。

3 几点体会

3.1 依托扶持政策,确保培训质量

“十二五”以来,各级农机部门对农机化教育培训特别是高层次农机人才培训高度重视。市、县(市、区)两级建立健全领导小组,明确职能科室,责任到人,制订详细的培训规划,全面挖掘工作深度,拓展工作广度,做到以培训促推广,通过培训,让广大农机手掌握操作技能、强化市场意识,在现代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中充分发挥作用,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是农机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标志。2012年农机职业技能获证奖补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迅速开展,而且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江苏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细则(试行)》《江苏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获证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的仔细研读,可以深化对资格认定、培训质量、鉴定程序、资金兑付等关键环节的认识理解,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让农机手学到实用技术、享受到政策优惠。

3.2 健全体系,保障师资力量

(1)稳定培训体系。“十二五”之前,全市教育培训主要以农机化学校为主,随着机构改革,一些地区的机构职能发生了变化,如靖江市农机校并入农机推广站、泰兴市农机校并入农干校等。从2012年初开始,借助全省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点的资格认定,该市对农机培训系统的构建进行重新规划,确定了以农机推广站(农机化学校)为主体的培训机构,整合推广站和农机化学校的师资力量,统一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点,形成了以市鉴定工作站为主、五个技能培训点为辅的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鉴定体系,确保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2)做好知识更新。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信息农业、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发展日新月异,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机人才队伍。而农机科技人才队伍知识更新缓慢,特别是乡镇农机人员接触面窄、接受能力低,严重制约了农机科技的推广。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组织市(区)技术骨干参加省级培训班,邀请省、市农机专家对基层农技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各市农机教员进行交流座谈等方式,提高人才队伍的知识层次。

(3)强化考评力量。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十多年来,一些考评员、督导员由于工作变动等客观原因,离开了农机工作岗位,考评力量出现断层。2012年和2013年,该市相继组织了17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保证了每个市(区)拥有3名以上考评员、1名督导员,并及时签订聘任合同,登记造册,保证了考评力量。

3.3 规范操作,提高培训质量

农机培训,规范是前提、质量是生命,该市以“三坚持”“三规范”确保培训和鉴定质量。一是坚持培训内容贴近实际需求。针对机插秧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迅速普及的现状,邀请省专家组成员、农机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授课,提高农机手操作维修技能。二是坚持带机培训。每次培训,除正常的理论讲解外,还调集足够的机具,让学员人人上机操作,人人进行故障排除训练。三是坚持农机农艺融合。邀请农艺专家对后期大田管理进行讲解,让机手掌握技术路线,培训内容从单一机械作业向技术管理延伸。

3.4 创新方式,培训方式多元化

在“农机化推进年”中,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一是集中培训。将农机手集中到农机推广站、农机化学校开展集中培训。二是重点乡镇培训。针对特定机型较多的一个或几个连片乡镇,开展区域培训,免除机手奔波劳累。三是联合培训。农机部门与相关企业联合办班,组织人员到农机企业观摩和培训。四是省市联动培训。与省相关部门联合办班,组织本地人员参加培训。

猜你喜欢

农机手推广站农机化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经典诵读集中交流学习活动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基层农技推广站O2O模式的探索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汕头市农机推广站引进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试验推广
江南春·农机手
浅谈阿勒泰地区加强农机手技能培训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