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西方悲剧理论的历史演变

2014-08-15宋媛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叔本华尼采亚里士多德

宋媛媛

在西方文学史上,悲剧是最重要的艺术种类,被公认为“最高的诗”。悲剧作为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也有其历史发展的具体性,有着从产生直至消亡的过程。本文将回顾悲剧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索它存在的趋势。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总之,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还只是嫩绿的萌芽,到黑格尔是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悲剧理论到了黑格尔才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理论。它同时也预示着从古典到现代的过度和转变。

当代悲剧观

古希腊灿烂的文化造就了西方文学史上杰出的理论家、悲剧之父——亚里士多德。他整理和总结了希腊悲剧丰富的作品,在某些方面奠定了悲剧理论的基础且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第一次用“模仿说”阐明了悲剧与其他艺术一样,来源于生活,为悲剧奠定了唯物论的基石。正由于他把追求“真”作为悲剧艺术的首要目的,所以对现实生活进行模仿的悲剧创作和总结悲剧创作实践的悲剧理论,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日趋复杂化。

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中,特别强调悲剧模仿的是“行动”,这中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他说:“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悲剧所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和幸福。”因而悲剧性的戏剧冲突构成了悲剧的情节,人的行动又体现了戏剧冲突。他还进一步探讨了悲剧模仿对象的性质。他实际上是要求悲剧艺术在忠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达到某种本质的真实,这种含有理性主义的真实观对后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

任何艺术如果不产生相应的效果,就没有价值可言。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借怜悯与恐惧,净化类似的激情”,从欣赏角度看,这种净化激情的过程是从痛感转化为快感的过程,如此就开了从心理角度研究悲剧审美特征的先河。另一方面,联系到亚里士多德“悲剧是对于比一般好的人的模仿”的说法,可以看出“净化”的结果是对于“好人”的肯定。一种悲剧不幸的结局能导致一种崇高的肯定,这是传统悲剧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这说明他的悲剧理论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归宿,悲剧有着社会道德的功利目的。

黑格尔悲剧理论的划时代成就

黑格尔认为:“悲剧行动的真正内容,是存在于人的愿望之中的一些实体性的,自身合理的力量所提供的。”这个思想奠定了悲剧冲突的社会现实性的真正基础。在黑格尔看来,现实中任何客观存在的力量都是按照自己合理目的行动,所以冲突是难免的。黑格尔对矛盾冲突的必然性的深刻认识,对“真”有了新的认知与理解。他的“伦理的意义”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道德的意义”而是一种实体性的社会存在。因此,悲剧双方是“合理的”却又是“有罪的”,如此“真”与传统的“善”就出现了不一致。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角度上看,悲剧是两种合理力量的冲突。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想作了唯物主义改造,极大地加强了悲剧理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使他摆脱了亚里士多德狭隘的道德化传统束缚。这种深入到本质去揭示社会和人生矛盾理论的努力,对西方文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19世纪末,在西方文学史由近代过渡到当代之时,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暴露了无数难以克服的弊病,由此产生了幻灭的“世纪末”思潮。理论上有三位重要人物:叔本华、尼采和弗洛依德。他们一方面给这种颓废的思想提供了哲学依据,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对于西方社会和人生的黑暗敢于正视的勇气。尽管叔本华、尼采的悲剧理论在根本上与黑格尔一致,但当代西方文学却更倾向于否定黑格尔而肯定叔本华和尼采。

叔本华和尼采等人的思想在西方社会的现实土壤中培植出了存在主义哲学。它研究人的存在状况,西方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造成了人的存在的矛盾状况。这种矛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悲剧性——人生是恐怖的、冷酷的,更是荒诞的。亚里士多德以后的悲剧和喜剧的混杂主要还只是形式上的,而现代这种混杂确是在内容上,在本质上了。悲剧发展走上了一条消亡的道路,它的实质性的内容以及功能渗透到了主要的文学形式中,而在形式上是反传统。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在法国、美国相继兴起了“荒诞派戏剧”。戏剧家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他们所认为的人生的根本矛盾上。荒诞性是由于西方社会原有的一切发生崩溃而产生的。现在理性的太阳已经落下,人与生活严重地分离,得到的是一种荒诞的感觉。真正的悲剧精神在衰亡,到了“荒诞派戏剧”时,矛盾冲突的必然已超出了人类曾有过的理性,我们再也看不到黑格尔时代所肯定的“片面的合理性”和“永恒正义”了。这样人类存在实质上的巨大悲剧性表现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喜剧。新兴的悲喜剧丧失了传统意义的悲喜剧性质,而且成了一种广泛的文学现象。当代西方文学已无真正的悲剧,而是在悲剧中成长出一种喜剧精神,或者说是在喜剧中包含着一种悲剧内容。

不少人探讨过有关“悲剧消亡”的问题。从悲剧原有的定义上推导,从而得出它应该存在与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恩格斯说过,历史是许多单个的意志在相互冲突中产生的,是一个总的平均数,是一个合力。这个见解很深刻。我们不能按照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形式去规定未来的历史方向和形态。西方文化有着自身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悲剧和悲剧理论曾经发展到一个高峰,而现在已转入一种新型的悲喜剧中了。我们的文化有着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和背景,也许这决定了我们的文学走着一条不同的路。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整个人类文明,科学发展的现代化更是如此。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叔本华尼采亚里士多德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毒舌男”叔本华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
尼采的语言本体论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