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三农”思想中的和谐因子
2014-08-15谢素贞
谢 素 贞
(洛阳师范学院 马列理论教研部,河南 洛阳 471022)
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新一届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深入和不断完善的结果。这一理论的提出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既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高远的时代眼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的思想和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因子。特别是毛泽东关于“三农”思想中的和谐因子是毛泽东和谐思想的基础,对此进行深入的探析和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乃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三农”思想中的和谐因子
这一时期首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突出的是要解决好农民和农村问题,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触动“三农”问题,即没有发动农民阶级,没有解决和农民切身利益密切联系的土地问题。因此,毛泽东说:“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1]16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在总结旧民主主义革命教训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到了“三农”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很多有识之士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农民和农村,其中毛泽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不但是农民运动的实践家,而且也是农民运动伟大的理论家。毛泽东以农民问题为切入点,对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行分析,不但在理论上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前途、动力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问题,又率先在实践上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探索,中国革命由此开始了由城市向乡村的转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尽管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党内出现过几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使革命遭受重大损失,但经过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毛泽东从“三农”的角度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和谐因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内受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非常严重,在这样的国情下社会根本不可能和谐。毛泽东运用阶级斗争学说,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和压迫,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落后,工人阶级人数仅占中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一左右,单靠无产阶级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一定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而农民阶级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有强烈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毛泽东指出,“因为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而农民则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的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2]637。所以,农民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可靠最坚固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革命的主要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国民革命失败后,党的斗争重心转移到农村,如何调动农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积极性,成为革命工作中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把土地问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在土地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完善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土地问题。农村是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坚固的阵地和坚强的后盾。从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时间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农村斗争:发动农民,组织农民,把他们从封建的奴役下解放出来,领导他们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农村政权,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尽管这一时期,基于阶级斗争的需要,经常处于战争的环境中,毛泽东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农民和农村问题上,还不能过多地关注农业的发展,但在组织动员农民参加革命,建立根据地的同时,在战争的间隙,也非常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党在解放区把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农民的困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促进根据地的建设、支援革命战争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毛泽东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地位,用土地革命的方法满足农民利益的需求,提高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在农村建立各级农民政权,使农民翻身做主人,提高农民阶级的政治地位。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兼顾农民的利益是毛泽东“三农”思想中的和谐因子的重要体现。对于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二、过渡时期毛泽东“三农”思想中的和谐因子
新中国成立时,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取得胜利了,但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主要问题。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通俗地称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是主体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即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以,党在过渡时期有着两项互相联系的基本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革命和建设同时并举,“化”与“改”之间或“体”与“翼”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辩证统一的和谐关系。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为此,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采取了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和由低级到高级的形式,即从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进一步建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改造的过程中,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从原则、方针到具体形式,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充分体现了对农民、农业的关心和重视,体现着对个体农民既改造又尊重的和谐的人性化关怀。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变革中,采取由低级到高级让农民逐步接受的方式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造成大的社会动荡,这其中无不体现着毛泽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和谐智慧。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三农”和谐思想的继续探索,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的和谐思想
在中国正式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后,在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同时,毛泽东率先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这一探索进一步丰富了他的“三农”和谐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仍然没有改变,“三农”是制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问题。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农村、农业落后,农民生活贫困,科学文化素质低的基本国情,为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继续强调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他要求全党必须从农业大国、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去制定政策、安排计划,发展国民经济,对“三农”问题作了中国式的探索,也开创了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先河,其中蕴含着毛泽东更丰富的和谐思想。
首先,是重视农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保证农民的利益。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提出这十个关系,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3]23他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中“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3]23。在保证农民的利益问题上,毛泽东指出:“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我们统购农产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农民并不吃亏,而收购的价格逐步有所增长。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再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我们必须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3]30在当时国家还不富裕,生产力还很落后,财富还很贫乏的情况下,如此照顾农民的利益,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农民阶级的关心,也是毛泽东“三农”思想中和谐因素的重要表现。
其次,关于解决“三农”的政策和措施,是毛泽东实现“三农”和谐思想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提出了处理好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为避免出现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的发展,甚至为发展工业过分剥夺农民,引起农民不满的错误,毛泽东反复强调要处理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3]24,“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好发展重工业。”[3]24农业、轻工业是发展重工业的基础,重工业发展了可以更好地带动农业的发展,使农业更快地实现现代化。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提出这个思想。1959年,在庐山会议前期总结大跃进教训时,毛泽东提出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强调要把农业搞好。这一处理好农、轻、重关系的辩证和谐思想是完全符合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实际的重要战略思想。实践证明,它是完全正确的。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这一思想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我们的提法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4]123并对“并举”思想作了全面解释。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后,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可以看出,毛泽东是把“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和农业问题当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的,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和以他为首的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怎么发展农业?怎么解决“三农”问题?毛泽东反复强调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四个现代化之一提了出来。照顾农民的利益,尊重农民的自主权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如:毛泽东批评“共产风”时说:“一平,二调,三收款,引起广大农民的恐慌,这就是我们目前同农民关系中的一个大矛盾,一个大个问题。”[4]10为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提议对县社两级干部,特别是公社一级干部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价值法则与等价交换这个客观规律、客观法则。尽管这个时期探索“三农”问题时也存在着很多失误,如:急于求成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但这其中“三农”和工业并举,“三农”内部同时兼顾,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关于“三农”问题的和谐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无不体现着对毛泽东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之,毛泽东有关“三农”问题中的和谐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还很低,要建设和谐社会,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素质,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1]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第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文集:第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