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微电影的优势和隐忧
2014-08-15杨睿
杨 睿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的传播已经渐渐显出自己的劣势,无法适应越来越快的社会节奏。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新媒体的发展,碎片化应运而生。碎片化的产生给传播领域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如“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纷至沓来。但是,每一种新型事物的出现,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一、碎片化背景下微电影的崛起
碎片化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大趋势,微时代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人们越来越碎片化的需求,娱乐与体验也越来越即时性,人们已很难抽出整块的时间,安静地做一件事情,而上下班途中、无数等待的时间、特定的封闭时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时间。碎片化的时间带来了碎片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微媒体”是“微”时代的必然产物,而就在这种“微媒体”的土壤之下,诞生了“微电影”[1]。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然而微电影尚无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最常用的对于微电影的界定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长、微周期制作、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2]
在中国,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被认为是中国微电影最早期的雏形,2010年,吴彦祖出演的凯迪拉克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标志着中国微电影真正的诞生。而微电影大潮的真正开始则是2010年秋天在网络上引发巨大轰动的微电影《老男孩》。而后,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微电影纷至沓来,进入微电影市场争夺战之中。
二、微电影的发展优势
1.制作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发行方式简单
微电影的制作门槛低。一是投入成本低。传统的电影动辄需要千万的资金和大量的人员投入,然而微电影仅仅需要几万或者几十万就可以完成,大型的微电影需要的人员投入也不超过20人;二是对摄像师和拍摄器材的要求低。不需要专业的摄像师,也不需要专业的高清摄像机,一部手机,或者一部照相机就可以完成拍摄。同时,微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周期短,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知名的导演和演员也较容易抽出空闲时间进行拍摄。并且随着视频门户网站的火爆,微电影的发行更为容易。以《老男孩》为例,该微电影的总投入约为70万,制作周期16天,最初的《老男孩》全片长仅仅10分钟,其上映的方式只是上传到了各大门户网站,通过微博的力量在人群中得到了传播。
2.互动性强、开放性强、娱乐功能强
微电影的互动性在于,只要你有兴趣、有想法,就可以写剧本、当演员、当导演、制作自己的微电影。人人皆可参与,而每一个人的评论和转发也参与到了微电影的宣传过程中。微电影拥有开放的传播平台,除在网络上播出之外,还可在手机、公交和地铁的移动电视等多种移动终端上播放。微电影为了符合受众的胃口,多采用轻松幽默、诙谐恶搞的话题,而利用微电影为演艺界新人进行宣传造势,以赢得更多粉丝的支持也逐渐成为新趋势。由此可见,微电影娱乐功能的强大[3]。
3.体裁更加自由,表达机会更多
传统影片需要经过广电总局和中影两道审核才可以上院线和出版发行,微电影并不需经过这些步骤,在制作完成之后便可以上传至网络,对于电影的审查者仅仅是视频门户网站的工作人员,而微电影的接收终端则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这种制作、上传、接收的快捷无疑是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微电影为更多有志于电影创作的人提供了成就自己的机会,他们的执著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天才想象必将带来更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而微电影的创作也为年轻导演今后的电影之路积累了经验,这也将改变中国电影的面貌,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3]。
三、微电影发展的隐忧
碎片化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微电影、微博、微小说等碎片化的产物已经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碎片化在当今的传播中具有越来越突出的重要作用,但是其传播方式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媒体的碎片化传播所暴露出来的不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1.“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变成了“时间的碎片化”
最初微博兴起时我们所提及的是“碎片时间”这个概念大意是指我们在公交车上、火车上、出租车上的时候,这些时间是所谓的垃圾时间,这些时间我们不足以完成一项具体的事或者进行一次具体的活动。可是当刷微博成为习惯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不再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而是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某一项事或进行一次具体的活动的时候都会被脑海中突然出现的想刷新一下微博的思维所打乱。
微电影的到来也伴随着同样的问题,当我们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一件事情时,我们会不会因为观看微电影而被打乱?
2.碎片化的浏览怂恿了思考惰性
内容方面来说,微电影的特点决定了它没有时间对剧情的本身进行完全的刻画和描述,这使得它无法传播那些具有深刻内涵和思想的内容,加之如今的微电影多数与广告结合,这使它的内容更显浮夸,而流于表面。从时间方面来讲,由于成本的原因,微电影的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传播时间上的碎片化导致观看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电影本身所呈现的问题。网络上海量的信息向受众袭来,使得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无法进行独立思考,这就大大削弱了受众思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致使其思维碎片化,产生思维惰性。
3.对价值观的影响
在碎片化的时代,信息多而繁杂,但往往缺乏主流意见。受众的世界观、价值观极易受到外界潮流的影响,从而缺乏稳定性和自主性。虽然新媒体的出现,使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增强,加之,碎片化传播方式满足的是受众以自我为中心构建的信息传播体系,这就造成了一些受众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膨胀,造成道德和精神上的缺失,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四、结语
传播的碎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碎片化传播依然会是传播的主流模式,碎片化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固然有着传统媒体无法超越的优势,但也有着自己的弊端。碎片化从出现到现在,时间尚短,相信随着今后对于碎片化传播模式探究的不断深入,碎片化传播将会成为完美的信息传播模式。
[1]郑晓君.微电影——时代广告模式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6).
[2]微电影是什么?[EB/OL].http://zhidao.baidu.com/Link 2012-07-08.
[3]崔兆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