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梦”视阈下的生态文明构建
2014-08-15张晓雨
张晓雨
(云南民族大学马列部,云南昆明650031)
生态文明是人类片面追求工业文明发展后深刻总结出来的一个具有历史性的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
理念是制度的灵魂,是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生态理念由一定的社会历史制度、经济发展和价值观所决定,一旦形成,便固化于人们的思想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根本的精神支撑和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就不会理想。
所谓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该持有的一种健康、合理的态度。其基本要义在于:尊重生物的存在,顺应生物自然运行的规律。往往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们习惯把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结果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久而久之,矛盾就会不断地加深。然而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条件下发展的正确选择。目前,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偏执,总认为自然就是用来被人们所征服的,却往往忽略了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建立生态文明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1]28
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
(一)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结构的调整
由于生态文明是利用国家的后发优势实现的跨越式发展的一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所以我们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理性地对待自然。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据统计,“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且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我国是世界上规划最多的国家,但多是计划经济留下来的产业规划、专项规划,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空间规划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城乡规划、国土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都带有空间规划性质,但总体来说还没有完全脱离部门分割,各类空间还没有真正落地,没有形成统一的衔接体系。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当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当前生态文明的紧迫任务。
(三)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损害的治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等。这是党中央在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是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保障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们应做好如下几点:一要坚持资源节约优先。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坚持供需双向调节,促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二要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当前,我国资源循环利用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三要实施资源保障多元化战略。在立足国内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拓展境外资源利用的空间和能力。
三、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机制
(一)建立完善生态法律制度和政策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两个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机制:一个是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另一个是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以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这两大战略旨在促进全社会以更低的资源消耗、更少的环境代价,谋求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健全和强化环评机构体系
一直以来,有些地区由于受GDP的影响,对干部的考核过分突出增长指标,常以GDP发展为标准。尽管这对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考核标准和制度没有顾及到资源、环境成本,助长了种种非理性的发展理念和行为。坦白讲,政绩考核机制的改变变得十分紧迫。
要健全环评技术方法、标准体系,完善战略和规划环评的技术导则和方法,修订和总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环境风险分级预警与风险化解机制。同时,还要强化环评机构的监督管理,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完善环评机构退出机制。
(三)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赔偿制度
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的同时,更要加强环境监督,严格追究污染者责任,强化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环境民事责任,充分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这一难题。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相关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污染者可加大惩罚力度,如加大对污染企业的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等强弱不等的惩罚力度,切实落实企业环境责任。
四、倡导生态生活,完善监督机制
生态消费又称绿色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2013年的“十一”黄金周,出游者数量惊人递增。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卫生状况让人大跌眼镜。据媒体报道,北京故宫一天的垃圾量就是以往的五倍。故宫筒子河内,存在大量饮料瓶、泡面桶、易拉罐、各种塑料袋等垃圾,大多数冻结在冰面上,尤其是与劳动人民文化宫相邻的河段的垃圾最多。天气回暖后,十名工人进行清理,一天就运走了五车垃圾。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以上的例子说明,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并不强烈。
倡导生态的生活方式可以从构建低碳的生活方式做起。所谓低碳生活方式,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和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近几年,低碳生活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如环保碗筷、太阳能汽车、步行等。它是一种生态化、绿色化的适度消费的生态生活方式。“只有彻底改革个人的生活方式及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才符合道德,符合现实地解决我们的问题。”[2]
首先,要加快环境信息公开的步伐。一方面,进一步扩大政府环境信息主动公开的范围,公开各项渠道;另一方面,强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责任,要求企业全面、透明地公开环境信息。其次,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划、立法及重点项目的听证制度。真正实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真实性、科学性、广泛性。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环保人员承担环境责任,参与环境保护。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取得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组成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高静.浅论生态文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商业文化,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