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底蕴
2014-08-15赵秉峰
赵秉峰 赵 帅
(齐齐哈尔大学哲学与法学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一
辩证唯物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基本原理,是辩证唯物论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具体而言,辩证唯物论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客观地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就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提出的。改革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唯物主义者的根本立场。”[1](P244)当时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人多、贫穷、落后。国情的现实性决定了指导思想的现实性。正因为如此,改革初期,邓小平同志依据我国当时这个基本国情,只是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没有提出马上建成小康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改革开放强大力量的推动下,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告诫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谨防“急冒进”“超阶段”的错误思想,提出一定要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建设小康社会。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认真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来更好生活的期待,从我国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的产物。
二
(一)联系和发展的全面性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全面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就是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这个原理提出的。这一理论一个最大特点是它的全面性。有学者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2](P17)。这种全面性集中表现在:一是总体布局、要求的全面性。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至十八大,形成了包括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五项战略布局比从前更加全面、要求更加严格。同时,十八大报告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改革领域的全面性。根据党的十八大要求,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改革也应该是各个领域全面改革,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甚至涉及到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各个领域的改革作出了更加具体的规定。三是建设过程的全面性。从小康社会概念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历了三十多年历程,小康社会理论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过程,而且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国际国内形势还可能发生一些变化,仍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其内容。四是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党从战略高度客观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看到了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既认真分析了我国面临的良好机遇,又充分考虑了当前的挑战和困难,可谓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二)矛盾特殊性的客观要求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客观地要求我们党在制定政策、形成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本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分析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性。中国革命和建设出现重大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且更重要的是缺乏对中国特殊国情的客观分析,把一般的理论教条化,生搬硬套。改革开放以来,党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其中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我国特殊国情提出的,它虽然提得比较低调,但符合我国的具体特点。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中国的特殊性,必须走自己的路,决不能盲目地照搬外国的模式,这是我们党进行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
(三)质变和量变的辩证统一
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等原理,要求党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首先要考虑量的积累,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是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的集中体现。根据我们党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首先解决温饱问题,这是一种量变。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建成小康社会,这也是一种量变。第三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程度,这当然是一种质变,是前两种量变发展的结果。“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发展过程,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包含着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从不温饱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是一种阶段性的质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中,党中央提出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的思想是局部性部分质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是正确的,它既可以起示范作用,又可以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反对一种急躁冒进的错误倾向。从古到今,许多中国人经常犯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缺乏实证精神,急躁冒进,其结果是事倍功半。
三
(一)实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主观自生的,又不是天赋的,而是来源于人类自身的实践,它客观地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实践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作用。粉碎“四人帮”以来,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作为实践家的邓小平同志在考虑迅速恢复经济建设和解决思想解放问题的基础上,认识到必须首先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这是建国以来党和政府想要解决而未有真正解决的问题。温饱一词与历史上“小康”“小康之家”的概念在内涵上比较接近,使老百姓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于是,小康社会概念便在邓小平同志头脑中形成,并逐步成为家喻户晓的理念。小康社会不是等来的,而是靠全国人民共同去实践、去建设的。经过多年艰辛而曲折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并实现了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离全面的小康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内容。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党的十八大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是实践的产物,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反复实践探索的结晶,体现了实践出真知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证性,也体现了我们党不怕困难、敢于实践的勇气。[3](P1-7)
(二)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正确认识往往不是通过一次实践完成的,而是经过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反复的发展过程。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了“小康”“小康之家”的概念,并逐步形成了小康社会思想,这是党对小康社会认识的起点和感性阶段,是小康社会理论的萌芽。1987年10月,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到二十世纪末人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进一步认识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具体要求,标志着小康社会理论正式形成,也标志着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完善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虽然“建设”与“建成”只有一字之差,但“建成”比“建设”寓意深远,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表明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理论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升华。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小康社会理论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具体化。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理论的认识并没有终结,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四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其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因为小康社会首先是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形态,只有经济建设大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指标,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个硬性指标。其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社会主义实践,逐步清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进道路上的精神垃圾。只有做好这方面工作,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这两方面工作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历史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社会主体的原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依据,它客观地要求我们党在实践中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在目前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集中地表现在:在政治上,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享有国家法律承认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权利;在经济上,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层次和质量,实现共同富裕;在文化上,使人民群众自身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营造一个和谐、美丽的家园。人民群众的上述利益和愿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4](P45)这充分说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5](P8)这一理论来自人民,最终还是服务于人民,它提出的根本目的是民富国强。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国强促进了民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体现了人心之所向,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洪虎,陈建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J].红旗文稿,2013(4).
[3]于成文.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理论的发展及启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A].十八大报告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5]韦加庆.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