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视角的英语情态助动词应用研究
2014-08-15刘燕飞
刘燕飞
(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河南 洛阳 471023)
在语言研究上,认知语言学家与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同,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恰好相反。在语义问题上率先对生成语法发难,提出语义才具有生成性的主张;人脑具有语言习得的先天机制,后天的环境是人们习得各种不同的语言的解发器,故其理论基础是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主观经验主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人类的认知结构来自人体的经验,并以人的经验为基础,对直接概念和基本范畴进行组织和建构;第二:思维具有想象性,间接的概论是运用隐喻、转喻思维方式的结果;第三: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外界的,而是认知参与下的客观主体参与结构的结果。
一、传统情态研究存在的不足
不失一般性,传统情态研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单一观、多义观和模糊观。单一模式认为每个情态都具有一个基本意义,不管语境如何变化,基本意义永远存在,不同的只是各种场合赋予的次要意义或联想意义,此种分析方法与范畴分析法格格不入,它割裂了语义的联系和发展,传统语言学家主要运用单义模式对情态助动词的语义进行孤立分析。多义观模式则把情态作为一个多义范畴来看待,情态助动词是多义的,这可以从语言学家对情态助动词意义的不同切分得到证明。如can具有道义、认知意义和原动意义,但这些意义被描述得过于清晰,以至于忽视了它们的联系,这些意义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多义模式中也没有得到描述。模糊观模式则认为每一个范畴都是其成员的集合体,意义之间的级差具有模糊性或语义不确定性,这些渐变群体的过渡是逐渐的,边缘是非离散的,界限是不明朗的[1]。模糊集模式勾画出情态意义历时演变的过程和情态的本质,对理解它的语义模糊性具有帮助作用。原型范畴理论与经典理论相反,二者具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经典范畴观认为范畴是在充分必要条件基础上定义的,范畴特征是二元的,范畴之间是有界的,范畴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原型范畴理论则认为范畴成员中有一个最佳范例,它拥有最多范畴特征,其他成员以其拥有的范畴特征的多少而依次排列,即分成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范畴成员地位彼此并不相等,范畴成员的语义值是不一样的。传统的情态助动词研究主要在语法结构层面研究情态助动词的意义,在语言内部范围研究语言存在着诸多缺陷。语言研究的三个模式也没有跳出在语言结构内研究语言的框架,不能对情态助动词意义做出满意的解释。语言学只能寻求新的途径,特别是通过语言外的途径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情态助动词的范畴特征
范畴化涉及对事件特征的估价和认知决策机制如何组合这些特性。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人类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才有了语言符号的意义。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特性,人们根据这些特征来认识事物,但经过认知加工后的世界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是认知世界,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为认知范畴[2]。从认知的角度看,所有范畴都是模糊范畴,其含义有两个,第一:同一范畴成员不是由共同特征决定的,而是由家族相似性所决定的,即范畴成员之间总是享有某些共同特性,这样,有的成员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的共同特性;第二:既然有的成员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的共同特性,就可以根据其享有的共同特性来决定其成员的身份,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的共同特性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的和中心的成员,即原型,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
作为一个语法范畴,情态助动词具有许多共同的语法特征,它具有助动词一样的词义,没有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后接原形动词,情态助动词之间无共现形式。认知语法试图将概念级和结构级联系起来,对语法的不同范畴、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体存在的现象做出概括的解释。在复杂的语法体系中,认知语法显得独树一帜,因为它认为语音学和音位学、句法学和语义学都是语言这个大体系固有的组成部分,按照同样的原则在运行,很难将它们彼此割裂开来,因此在建立语法体系时,应该将它们充分融合在一起。认知语义学主要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它与传统的真值语义学表现出对意义的不同理解[3]。认知语言学的原形范畴理论与传统的客观主义范畴观有着本质的不同,其观点可以归纳如下,第一:范畴由范畴成员共有的一组充分发票特性来界定;第二:一个物体如果具备某范畴成员的所有充要的特性,则它属于该范围,否则不属于该范畴,不存在属于该范畴,又好像不属于该范畴的情况;第三:不同范畴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第四:同一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即不存在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之间的差别。随着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类典型而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不是看它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类典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与传统范畴观相反,其表现在,第一:范畴成员之间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充分必要条件;第二:范畴特征不是二分的,存在似是而非的模糊的状态;第三:范畴边界不是清晰的,而是非离散状态;第四:范畴成员地位不相等,有原型和边缘成员之分。把这一理论运用到情态助动词的研究上,把每个情态助动词作为原型范畴来看待,考察其范畴特征,因为情态助动词是多义词,对于意义之间的关系,传统研究的单义模式、多义模式都留下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结合语言和认知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三、隐喻投射思想
隐喻是人类通过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的过程,即跨域映射体现的是两认知域的语义互动。隐喻映射并非任意的,而前提和基础是事物之间具有的可比性和相似性,以意象图式为基础理论并受意象图式控制的[4]。隐喻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语言反映认知世界故也隐喻的,在道义意义和认知意义中,正是由于以它们意象图式的相似性为前提,社会物质领域的意义与认知揄领域的意义进行对接。隐喻能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认知主体中的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使语言具有新的意义,是语义扩展和延伸的机制和手段,隐喻是语言创新的源泉。隐喻理论认为,源域是人们所熟悉的具体的整体,目标域则是抽象的人们是建立的意义,是认知突显的重点,投射是意义构建和延伸的手段,它具有四大特点:规约性、系统性、不对称性抽象性。情态隐喻投射遵循着隐喻投射的一般规律,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规约性指已经成为字面意义的死喻,具有规约性,如认识意义和道义意义都是独立成项,已经看不出认识意义隐喻的痕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字面意义;系统性指隐喻不单设某一点的比较,而是一系列的对比,源域里的一系列特征投射到目标领域中,使目标域也具有这些特征,道义意义的在投射时,一系列特征包括语义结构,意象图式等都投射到认识意义中;不对称性指映射的方向是源域对目标域的投射,是道义意义投射到认识意义上,而不是相反,这可以从情态的语法化研究和儿童情态习得研究得到佐证,道义意义先于认识意义产生,认识意义是道义意义的扩展,情态的多义性可归于人们运用隐喻将外部情态映射到内部情态之认知义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单向过程;意义清晰为质变的结果,意义模糊是量变的过程;抽象性说明目标域总是抽象的,不为人熟悉的,人们往往是借助熟知的具体的事物创造未知的事物,根据词源学研究,道义情态在中古时期就已经产生,道义情态是发生在真实世界的行为,认识情态则是发生在认知领域的推理活动,是道义情态后来衍生的产物,语义的演变总是由具体到抽象。
四、情态助动词的非范畴化特征
非范畴化与范畴化的理解恰好相反,分别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认识事物的方法[6]。范畴和非范畴化就像一个硬币正反两面,二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处在一个完整的过程。非范畴化遵循从一般到典型的归纳原则,是寻求个性的过程;而范畴化则遵循从一般到典型的归纳原则,是寻求共性的过程[5]。范畴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无范畴、范畴化、非范畴和重新范畴化四个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反复过程,可以发生多次非范畴化过程,才建立新的范畴[7]。非范畴化的作用在于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适应新情况的需要,实现新的突破,建立新的词语意义与关系。
情态意义的两个子范畴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表面看来差异较大,分属两个不同的认知域,认识意义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可能性的理解,概率和必然性的认知活动,是说话人对命题的主观判断,与发话人对命题相关的知识及判断相关,这种直接陈述情态属于抽象内在的认知域;道义意义是说话人对听话人做某事的态度,指真实世界的允许、义务等,大多具有指令意义,与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和情态语用有关,这种事件情态属于具体外在的社会物质域。二者之间差异如此之大,故有人把它视为两个独立的范畴,或者把它们视为上位范畴的两个独立的子范畴。
[1]汤敬安,央泉.英语情态范畴的多视角研究[M],陕西: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28-59.
[2]于建平.英语情态助动词语义智能排歧研究[D].上海外语大学.2011.5
[3]张楚楚.论英语情态助动词道义情态的主观性[J].外国语,2007,30(5):23-30.
[4]刘国兵.情态助动词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5):67-70.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
[6]杨艳.论WEB环境对英语词汇认知能力的影响[J].大学教育科学.2007.4:61-64.
[7]刘翼斌,彭利贞.论情态与体的同现互动限制[J].外国语.2010,33(5):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