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
2014-08-15郑蓓蓓
郑蓓蓓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一、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一)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创建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于1990年6月20日成立,是苏共一个中坚力量,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深陷绝境,苏共党内分化严重,各加盟共和国分崩离析,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膨胀。1991年8月19日发生 “苏联政变”,之后苏联迅速衰落并开始解体,全国掀起反攻浪潮,俄共中央宣布自行解散,国内的共产党和地方组织也纷纷停止活动。俄共作为苏共的一部分,也被禁止活动,党员人数大大减少。之后,为恢复俄共的合法权益,俄共中不少信念坚定的党员不畏艰难,奔走呼号,积极开展组织工作,为俄共重建进行着不懈地努力。1993年2月俄共举行第二次非常代表大会,为重建俄共做筹备,此次会议意义重大,选举了党的最高领导人,讨论并通过了一系列决策性文件,如《纲领性声明》等,至此俄共恢复了组织活动,得以重建。1993年3月,俄共重新恢复了合法地位,在司法部门登记成为合法政党,这是俄共重返国家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俄共终于重新获取了合法的政治地位,并且恢复了党的机关组织。
(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复兴
重建之后,俄罗斯联邦共产党逐渐恢复了元气。为了保存队伍,扩大影响,俄共在合法地位得以恢复之后,积极、快速地投身于新议会的竞选。1993年12月俄共参加了第一届杜马选举,并以《恢复国内和平与法律,把国家重新纳入文明发展轨道》作为自己的竞选纲领,此次选举俄共获得了65个议会席位,成为了俄罗斯议会的第三大议员团。这是俄共发展历程上的重要转折点,俄共的组织机构得以恢复,这标志着俄共重新回到了国家政治舞台,重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这也为俄共日后参政议政奠定了基础。
之后,俄共发展迅猛,队伍逐渐壮大。据统计,截止到1995年初,俄共拥有基层党组织2万个,党员55万人,成为了俄罗斯第一大政党。1995年12月,俄罗斯举行第二届杜马选举,俄共获得 157个席位,超过总席位的三分之一,以显著优势,成为俄罗斯议会的第一大党。除了参与国家杜马选举,俄共还积极参加总统选举,在1996年的总统大选中,俄共竞选人俄共主席久加诺夫的竞争力不容小觑,虽然没能最终当选,但与当选总统叶利钦的差距微乎其微,这足以证明俄共及其领导人在俄罗斯政坛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四年后的第三次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依旧保持强劲势头,获得113个席位,继续占据议会第一大政党的地位,国家杜马主席也由俄共成员担任。虽然俄共的处境和面临的局势发生了不利于自己的变化,竞选斗争也越来越激烈,但这一阶段的成果证明了俄共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容小视的,在国家事务中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衰落
普京上台执政后,俄共势力逐渐减弱,并不断走向了衰落。首先,2001年11月,俄共在国家杜马中第一大党的位置被“统一俄罗斯”党取代。之后,2002年5月谢列兹尼奥夫与俄共矛盾升级,被开除党籍,后其发起成立了俄罗斯复兴党,这表明俄共内部矛盾进一步深化。随后,俄共内部不断分裂,矛盾重重,致使在第四次国家杜马选举中仅获得12.74%的得票率,与“统一俄罗斯”党相差24个百分点。此时俄共的地位和影响力已大大下降,虽然仍是国家杜马第二大党,但其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
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现实境况
(一)现实困境
当前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处于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之中。首先,俄共在国家议会和总统选举中屡遭挫败。自普京当选总统以来,俄共在近年来的国家杜马选举中频频失利,无论在杜马选举抑或是总统选举中,都已无显著竞争力。其次,俄共的政治影响力逐渐丧失。“一方面,俄共就人数来说仍是成员最多的党,就组织结构来说仍是最强大的组织,另一方面,在杜马中解决问题已经不再需要共产党人的参与了”①,这是一位俄罗斯著名政治评论家对当时俄共处境的评价。俄罗斯《劳动报》也评述:“至于在杜马中的实际影响力,共产党人早在2002年春天就丧失了”②。再次,俄共的群众感召力和影响力减弱,支持率降低。普京政权的稳固,国力的复兴,人民生活的改善,势必增加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削弱俄共的群众影响力和支持度。最后,俄共的内部矛盾冲突不断,分化严重,分裂频繁。
(二)俄共陷入困境的原因
第一,普京执政后,俄共的斗争对象改变。
首先,普京的治国方略务实有效。普京执政后的俄罗斯面貌一新,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虽然步入了资本主义的轨道,但是叶利钦在国家治理方面却并不是一个成功者,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他的执政方针并没有使处于反对派一方的俄共势力受到限制和削弱。而普京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尤其在经济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将国家的发展重心明确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加强宏观调控,增加对各行业领域的投资建设,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不断扩大内需,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升,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人民对国家重燃希望。
政治上,普京果断应对了国内外各种势力的挑战,有力打击了民族极端分离势力,平息了事端。为了应对总统选举,普京执政后组建了“团结党”,将其作为自己的主要依靠力量;同时为笼络俄共,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代表大会召开时普京发送贺电,以示亲近;俄罗斯议会选举中,普京又将一些重要席位让给俄共,如国家杜马主席和一系列委员会主席职位;与此同时,普京还重点打击了自己的主要对手,即由卢日科夫—普里马科夫集团势力领导的“祖国—俄罗斯”党,使其势力严重削弱,无法与其抗衡。最终,普京成功当选总统。
其次,普京对待俄共的斗争策略收效显著。普京对待俄共的策略更加“温和”,明显不同于叶利钦。他从不公开地与共产党为敌,或像叶利钦时期要消灭共产党;而是表面上与俄共团结合作,实际上则分化、瓦解俄共,联合中翼、右翼力量对共产党进行打压。同时,普京对于社会主义的成就和斯大林的功绩没有全盘否定,这也不同于叶利钦。
第二,俄共自身工作存在明显失误。
首先,俄共没有制定出有效的行动纲领。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俄共依旧对普京政府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没有从自身出发,及时更新和调整行动纲领,以至于不断陷入被动局面。正如俄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库普佐夫所说:“俄共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非常积极地与总统合作,进行过几次长达几小时的集体会面。我们对会谈的结果曾感到满意并一直抱有希望,以为会谈后将采取某些行动。但一年过去了,我们得到了新的国情咨文,却对其内容感到失望。一切爱国主义话题和社会领域话题都从这个国情咨文中消失了,我们事实上得到的是一个俄罗斯资本主义化的宣言。在这个宣言中提到首位的不是人民,而是寡头”③。
其次,俄共的斗争策略有误,没有及时调整斗争方向。俄共对于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向判断失误,没有正确认清局势及自身所处位置,没有将工作重心从议会内转移至议会外,而是一味地注重和普京政府的团结、过分关注到议会内部的争斗,批评,而大大忽视了对于群众队伍的团结和议会外的势力的拉拢,没有有效地组织群众运动,导致了其势力逐渐被削弱,在议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再次,俄共的理论纲领阶级特色不鲜明。无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俄共都没有提出特色鲜明的理论纲领和口号,竞选中提出的“爱国主义”与“强国主义”无任何实质性内容,使之与普京的爱国主义和强国主义相混淆;经济上提出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不足以彰显俄共的阶级特色,没有赋予独特的内容。因此,不可能提升其地位和影响力。最后,俄共没有团结和统一国内各派共产主义力量。各派别间难以达成一致,力量不统一,这也导致了俄共在选举中不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三、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发展前景
今天的俄共危机重重,但仍是俄罗斯最有组织的政治力量之一,俄共能否重新登上政治舞台,关键是看其能否认清形势,更新理念,制定出能够应对新形势、新变化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以指导俄共摆脱困境,走向复兴。
同时,在当前俄罗斯的政治格局下,俄共依然具有生存发展的空间。俄罗斯目前的政治格局是“中间大、两头小”,即政权党“统一俄罗斯”一党独大,左翼、右翼政党处于弱势,这保障了普京的“可控民主”得以进一步加强。但是,“统一俄罗斯”一党独大的局面是建立在普京政权强有力地支持条件下的,若失去总统的支持,它的势力势必减弱。因此,俄罗斯政局还存在着许多的变数。正因如此,俄共并非没有前途。
注释:
①普京将变得更加强硬[N].参考消息,2003-12-10(2).
②久加诺夫总结选举失利原因[N].参考消息,2003-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