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的互动关系——以西方绿色政治思想与环境运动之互动为例

2014-08-15□宁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抗争绿色政治

□宁 杰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1 绿色政治思想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绿色政治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新政治运动,它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反对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为内容,突出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未来利益的新的政治运动。绿色政治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破坏所做出的回应,批判了现存的经济体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呼吁理性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对后世的关怀。它具有双重价值,体现在生态和政治两个方面:

在生态方面,一是批判传统发展。传统的物质主义倡导的维持高的经济增长率、自然资源的无限制消耗等理念,受到了绿色政治思想的强烈批判。二是关怀后代。绿色政治思想强调的是一种关怀,首先是对人类所居住环境的关怀与善待,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地球自身的承载能力。

在政治方面,绿色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底层民主。它期待透过草根式、参与式的民主方式来介入政治,将对自然关怀和环境保护思维引入政治的维度。二是社会公正。它不止关注人类的利益,甚至认为动物也应当具有同人类相当的权利,将动物的生存权纳入到人权的概念当中。三是非暴力。绿色政治思想在倡导底层民众积极参与政治的同时,强调非暴力的重要性,它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反对国家间的战争。四是尊重多元。少数群体因为其价值观的不同,只要其不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就应该受到尊重,获得发展空间,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和打击。

2 从无序的环境抗争事件到制度化的环境运动

20世纪50年代,全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随着社会不满的加剧,社会各方开始关注环保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由于经济表现与选举结果的正相关性,很多西方国家的政治家迫于选举压力,很难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间找到平衡点,往往选择牺牲环境利益而选择GDP的增长,以获取高的支持率(毕竟受环境污染影响严重的人群只占有效选民的很少一部分,他们难以影响选举的结果)。这自然会引起社会部分公众尤其是环境主义分子的不满,社会自发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环境抗争事件。最初的环境抗争事件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组织化程度较低。参与抗议的民众一般是基于自身利益受损同时又得不到良好处理的情况下自发做出抗议的行为,缺少组织性,参与活动的民众一般有着共同的遭遇,他们基于相同的目的自发参与。二是出现暴力的可能性较高。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参与抗争的群体或个人很可能在抗争过程中缺乏可控性,参与者凭借的是非理性的情绪感染而参与其中,当其提出的诉求难以得到相关方良好的回应或者维持秩序的警察处理不当时,很容易激发群体的暴力行为,从而使事件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三是诉求单一而具体。抗争参与者往往根据个人的遭遇而加入到抗争的行为中,其目标较为单一而具体,例如:环境抗争参与者往往会要求政府责令关闭相关污染企业、取消某个高污染的拟建项目或者是直接诉诸企业来阻止其生产的进行等。四是影响范围狭窄。由于环境抗争事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往往只会影响到生活在同一区域的特定群体,人们的关注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持续太久。五是持续时间较短。由于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力量,此类的环境抗争事件如果没有因为突发事件(例如有抗议者死亡)而升级,便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或是由于双方达成利益和解或是由于政府的强硬态度(如警方的驱赶或镇压)而逐渐势微,因此环境抗争事件所持续的时间都不会很长,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很快会投向新的热点。

3 绿色政治思想与环境运动的互动关系

环境抗争事件的不断发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它只是环境污染后受害方的被动反应,其影响力是有限的。随着环境问题的持续恶化,社会大众中对环境观感不佳的人数逐渐上升。社会中的很多群体都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亟待解决,这就促成了绿色政治思想和环境抗争实践的结合。

零星、无序的环境抗争很容易被社会大众所遗忘,难以在现实的社会环境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土壤,很多环境主义分子寻求通过组织化和制度化的方式介入到政治实践。由于无序的政治表达在任何国家都会受到排斥甚至镇压,因此,很多环境主义分子积极组建新的环保非政府组织(ENGO)甚至绿党,来推动民间环境抗争运动朝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绿色政治思想所倡导的社会公正、非暴力、参与式民主等理念给予了他们发展的新方向,无序的环境抗争开始向有序的环境运动转型。绿色运动思想对环境抗争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环境抗争开始发生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组织化、制度化程度提高

很多环保非政府组织都将其注意力放在了对环境污染的揭露和抗议的行动上。ENGO凭借其专业优势,可以有效地组织环境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对参与者进行引导和提供支持。例如,寻求全国性的媒体的关注,以吸引更多参与者进行院外游说,将相关议题提交给相关议员,向参与者提供合法资金和技术支持等。

3.2 暴力色彩减弱

绿色政治思想所倡导的非暴力理念对环境运动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微观层次上拒绝暴力现象出现在环境抗争的实践当中。由于环保非政府组织(ENGO)的游说,很多利益相关者和不相关者都可以加入到环境抗争的队伍中来。大家手持标语,所提出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门,只要没有突发状况的发生,“抗争剧目”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宏观层面上,绿党倡导更大范围的非暴力,其反对核武器的使用以及国家之间的战争,认为战争必定会造成人类和环境的灾难。

3.3 影响范围扩大

环境运动往往不再仅局限于一个地区,它的影响范围可以扩展到一个国家甚至全球。一个微小的抗争事件经过放大甚至可以吸引全球范围的眼球。很多国际ENGO在不同的国家都有分支机构,往往可以针对同一个议题,来唤起全球的关注。例如,国际和平组织针对美国苹果公司的供应商所在国家引起的污染问题,来引发包括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全球范围的关注,并对苹果公司施加压力。

3.4 持续时间延长

由于ENGO和绿党等组织的作用,环境运动不会仅仅局限在环境抗争事件上,因为抗争具有被动性,往往是参与者对已经发生的环境问题所做出的仓促反应。根据绿色政治的理念,参与者可以积极介入与生态相关的各类议题中,用一种主动的姿态介入政治,从而扩展环境运动的外延,使之生命力增强。

4 总结

绿色政治思想为西方环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使得环境运动逐渐通过和平的方式介入政治实践,降低其破坏性和不可控性,从而被体制所接纳和吸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各国的环境运动又为绿色政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现实的素材,使之能够不断更新和延续。综上所述,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的互动关系表现在:

4.1 政治思想为政治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政治实践活动如果没有相应政治思想的支持和指导,就会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阻力。例如:早期的环境抗争缺少政治思想的引导和支持,其不可控性、破坏性都很明显,其发展会带有很强的盲目性。而随着绿色政治思想的产生和不断完善,各类与之相关的政治实践活动都会逐渐走上正轨。ENGO和绿党的建立与发展、环境运动的可控性增强及暴力性逐渐减弱。因此,政治思想为特定的政治实践活动提供了可以借鉴和依据的框架,为政治实践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道路。

4.2 政治思想可以促进政治实践者的观念更新

新的政治思想可以为政治实践者在实践活动中提供新的视野和知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在政治领域内的活动就会受到限制。通过吸收新的政治思想可以为政治实践者提供新的理念和视角,从而指导政治实践活动的有效和顺利地进行。如果政治实践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政治思想而不思完善和更新,那么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止步不前的政治思想以及呆板的政治实践者都会被历史所淘汰。

4.3 政治实践为政治思想的完善和更新提供现实素材

政治实践是政治思想产生的基础性内容。政治思想不会凭空产生和发展,其必然是对政治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的能动反映。政治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政治思想同样是不断更新的,由于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一种政治思想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实践的变化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了某种政治思想获得了一定的优势和说服力,但是,随着政治实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政治思想必须通过不断吸收新的内容来维持其生命力。政治实践活动为政治思想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使得政治思想的更新和完善能够有所凭借、有所依据。

4.4 政治实践是政治思想生命力得以维系的途径

政治思想只有通过政治实践活动的检验后,才能证明其有效性和适用性,无法通过实践检验的政治思想最终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为社会政治实践者所抛弃。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政治思想才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否则便会很快被封存于历史的阁楼之中。一种政治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必然会与其所处的历史状况紧密联系,必然会受现实实践的制约,其产生、发展、延续的过程,必然是不断与政治实践进行交流和对话的过程。正是通过二者的持续互动,政治思想得到延续,政治实践得到发展。

[1]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查尔斯·蒂利.抗争政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3] 克里斯托弗·卢茨.西方环境运动:地方、国家和全球向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4] 王彩波,屈冬梅.绿色政治:将自然关怀与环境思维引入政治维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5] 佟德志.政治文化的层次结构与要素分析[J].晋阳学刊,2012(3).

猜你喜欢

抗争绿色政治
绿色低碳
Enabling the Movement
Enabling the Movement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顺命或抗争,接着《天注定》往下讲
当代女性:由幻灭到抗争-评系列中篇小说《女人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