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ESP英语教学实施情况调查
2014-04-01杨继红
□曹 璟,杨继红
(1.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只有对其ESP 英语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构建“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ESP 英语教学模式和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建立合理的ESP师资队伍,编写符合行业技能要求和学生学习水平的ESP 英语教材,高职ESP 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合经济建设发展和用人单位满意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解山西省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尤其是ESP 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我们以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太原大学、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作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进行了教学实验和抽样问卷调查,以获得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实际资料和数据。2010年5月,我们对四所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ESP 英语问卷调查,内容涉及ESP 学习动机和态度、ESP 学习目标、ESP 教材、教师和教学方法、ESP 自我评估等。共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问卷295 份,有效问卷288 份,有效率达97.62%。同时,课题组在建筑、计算机、商务和旅游行业的共计35 家企事业单位展开用人单位满意度及员工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用人单位问卷共发放35 份,回收问卷33 份,有效问卷32份,有效率达95.65%。员工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共发放50 份,回收问卷45 份,有效问卷42 份,有效率达93.33%。
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1.1 ESP 英语学习动机和态度
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占85.00%)学习ESP 英语的主要动机是将来工作上的需要,仅20%的学生认为学习ESP 的主要动机是要通过学校的考试,半数学生(占51.48%)认为学习这门课程是想以英语为工具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41.18% 的学生持折中的看法。70.58% 的学生为了继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乐意去学这门课程,近半数(占45.59%)的学生对ESP 英语课很感兴趣,63.97%的学生有信心学好这门课程。83.09% 的学生认为学习ESP 英语课程能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仅1.47% 的学生持否定态度。83.09% 的学生认为学习ESP 课程很有必要,76. 47% 的学生认为学习ESP 英语课程很有用,近77.00% 的学生认为将来越来越多的人会要求将英语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教学。综上得知,大多数学生意识到ESP 英语对他们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对学习这门课程持积极的态度。
1.2 ESP 英语学习目标
89.71 % 的学生希望通过ESP 英语课程的学习提高听说能力。44.00% 的学生认为读、译是ESP英语课程学习的重心,40.00% 的学生认为有时应这样。尽管存在众多ESP 英语学习的困难因素,但是大部分学生期望能够提高ESP 英语方面的交际能力。80.89% 的学生希望通过ESP 英语课程的学习能用英语交流专业信息,77.21% 的学生希望通过ESP 英语课程的学习能看懂英文的专业资料。这表明学生希望能够将所学习的ESP 英语知识运用到以后的专业工作中去。
1.3 ESP 英语自我评估
48.00 % 的学生学完ESP 英语课程后,能借助词典基本看懂专业英文资料,40.00% 的学生有时能够看懂,12.00% 的学生则不能够;63.00% 的学生学完ESP 英语课程后,基本上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33.00% 的学生有时候能够交流;56.00%的学生学完ESP 英语课程后,英语水平有一定的提高,38.00% 的学生有点提高,6.00% 的学生未能够提高;50.00%的学生对ESP 英语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40.00% 的学生则有点满意,10.00% 的学生基本不满意。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估报告,只有半数的学生能达到ESP 英语的基本教学目标,满意度为50.00%,有待提升。所以,ESP 英语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需要进一步改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
2 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2.1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情况
用人单位普遍重视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英语能力和水平。59%的用人单位认为实用性ESP 英语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要。但是,不同用人单位根据其招聘职位的专业的不同,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高职ESP 英语教学应立足职业需求,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及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2.2 实际工作中英语的应用情况
英语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在工作中经常使用英语的为25%,偶尔使用的占71%,完全不用的为4%;使用英语的范围在信函处理方面占33%,业务谈判方面占17%,外事接待方面占24%,工作传真方面占26%。对五项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结果为:48%的人将听说排在第一,29%的人将阅读排在第一,l8%的人重视写作,仅有5%的人认为翻译最为重要。他们最希望发展的能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英语听说能力,占40%;二是日常生活会话能力,占30%。
以上调查结果为后期的教学改革实验和教材建设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3 教学实验结果
课题组确定从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在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进行各为期半年的两轮计算机英语和商务英语“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ESP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试验,两轮试验的学生起点基本一致,人数相当。实验前的综合测试结果也表明两轮试验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第一轮教学试验选择两个院校的2009 级学生为被试,对照组为2008 级学生。第二轮教学试验选择两个院校的2010 级学生为被试,对照组为2008 级和2009 级学生。同时在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太原大学分别进行土木工程英语教材建设和旅游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并继续进行这两门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自主学习系统的完善。两课程在2009 级和2010 级学生中尝试采用以“工学结合、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为主的ESP 英语教学模式。
3.1 商务英语实验结果
首先,本研究采用李克特(Likert)5 分度法对学生高考成绩(满分为150 分)进行统计,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其中1 分为“低(50 分以下)”,2 分为“中等偏下(50-69 分)”,3 分为“中等(70-89 分)”,4分为“中等偏上(90-109 分)”,5 分为“高(110-130 分)”。经过新复极差法测验,2008 级、2009 级和2010 级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商务英语三届学生高考成绩差异性分析
经过两年教学改革后,比较2008 级和2009 级、2010 级学生PETS-3 级成绩(满分为100 分),仍然采用李克特(Likert)5 分度法对学生PETS-3 级成绩进行统计,其中1 分为“低(40 分以下)”,2 分为“中等偏下(40- 49 分)”,3 分为“中等(50-59分)”,4 分为“中等偏上(60-79 分)”,5 分为“高(80 分以上)”。三届学生的平均成绩经过新复极差法测验差异显著,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商务英语三届学生PETS 3 级成绩差异性分析
比较2008 级和2009 级、2010 级学生PETS-3级口试成绩(满分为5 分),方法同前,其中1 分为“低(1 分以下)”,2 分为“中等偏下(2 分)”,3 分为“中等(3 分)”,4 分为“中等偏上(4 分)”,5 分为“高(5 分)”。经过新复极差法测验可知,2008 级学生PETS-3 级口试成绩与2009 级和2010 级学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商务英语三届学生PETS 3 级口试成绩差异性分析
这些数据说明,经过两年的对2009 级和2010级学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它的教学理念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3.2 计算机英语实验结果
首先,本研究采用李克特(Likert)5 分度法对学生高考成绩(满分为150 分)进行统计,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其中1 分为“低(50 分以下)”,2 分为“中等偏下(50-69 分)”,3 分为“中等(70-89 分)”,4分为“中等偏上(90-109 分)”,5 分为“高(110-130 分)”。经过新复极差法测验,2008 级、2009 级、2010 级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计算机英语三届学生高考成绩差异性分析
经过两年改革后,比较2008 级和2009 级、2010级两届学生PETS-3 级成绩(满分为100 分),仍然采用李克特(Likert)5 分度法对学生PETS-3 级成绩进行统计,其中1 分为“低(40 分以下)”,2 分为“中等偏下(40- 49 分)”,3 分为“中等(50-59分)”,4 分为“中等偏上(60-79 分)”,5 分为“高(80 分以上)”。三届学生的平均成绩经过新复极差法测验差异显著,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计算机英语三届学生PETS 3 级成绩差异性分析
比较2008 级和2009 级、2010 级学生PETS-3级口试成绩(满分为5 分),方法同前,其中1 分为“低(1 分以下)”,2 分为“中等偏下(2 分)”,3 分为“中等(3 分)”,4 分为“中等偏上(4 分)”,5 分为“高(5 分)”。经过新复极差法测验可知2008 级学生PETS-3 级口试成绩与2009 级和2010 级学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计算机英语三届学生PETS 3 级口试成绩差异性分析
经过两年的对2009 级和2010 级学生的计算机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比较这三届学生的PETS-3 级成绩和口试成绩,说明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它的教学理念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测试后对两课程实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对现行的英语教学模式较满意,各方面技能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4 实验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两门ESP 英语实验课后,课题组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6%的学生认为ESP 英语实验课改变了他们看待高职英语的方式;90.3%的学生认为ESP 英语实验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职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83.5%的学生认为ESP 英语实验课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英语词汇;88.3%的学生认为ESP 英语实验课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专业英语写作和翻译水平;80.7%的学生认为ESP 英语实验课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专业英语阅读水平;92.4%的学生认为专门用途英语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英语交流,体验未来职场英语的各种场景;88.6%的学生认为ESP 英语实验课增加了他们学好专业课和今后就业的信心;85.2%的学生认为ESP 英语实验课使他们学会了与同学合作学习;89.4%的学生对实验课的总体评价是肯定的。
[1]黄成夫.高职英语教学贯穿ESP 教学理念的原则、教法与实施途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5):89-94.
[2]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2) :21-27.
[3]赵淑燕.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教学的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9(12) :35-36.
[4]邹德虎.高职院校ESP 教学情况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5]胡荣慧.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09(4) :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