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电网维护费标准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4-08-15刘亚琴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供电所电网成本

□刘亚琴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山西 太原030012)

农村电网维护费(以下简称农维费),是国家加快农电体制改革以来,为规范农村电价管理,减轻农民电费负担,解决农业低压线路及设备维护资金,增强农村电价透明度而产生的特殊性电价政策,是农村分类综合电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农村电网维护费政策演变

1994年以前,农村供电由乡镇电管站负责管理。乡镇电管站直属乡镇政府,行使乡级政府的管电职能,并由电力管理部门在业务技术上给予指导。但由于乡镇电管站管理松散,当时农村乱加价、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严重,农村用电价格奇高。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1990年)精神,制止乱收费行为,简化农村电价构成、增强农村电价透明度,各地逐步研究出台由国家目录电价、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农维费构成的农村分类综合电价。

1994年2月,山西省物价局、山西省电力工业局在全国率先出台《山西省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实行分类综合电价暂行办法》(晋价重字〔1994〕18号),明确了山西省农维费的构成要素、标准和测算方式、开支范围等。

2002年,《国家计委关于加快实施城乡用电同价工作的通知》(计价格〔2002〕65号)进一步明确:按照“两改”的进度和城乡用电同价的要求,各地要及时并从严核定农维费,缩小城乡用电价差,并首次明确了农村电网维护费的构成及定义。

2003年至今,随着“两改一同价”(改革农村电力体制、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各省同网同价的步伐日益加快,各地以国家政策为依据,考虑地方实际,研究确定了征收范围、征收方式各异的农维费征收政策。截至2013年底,全国农维费征收政策大体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并入销售电价,不单独征收,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二是对省内征收电量按统一标准征收或按用电类别划分不同的农维费标准(全国大部分省运用此类型),如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三是每年由省物价局核定征收标准,根据经营情况进行调整,如江苏省;四是每年由省物价局核定农维费金额,如浙江省。

作为国家支农惠农的特殊政策,从1998年1月1日起,根据《关于免征农村电网维护费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8〕47号),农维费开始享受增值税免税的优惠政策。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农村电网维护费征免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5〕591号),进一步明确在收费主体发生变化后,为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对农村电网维护费继续免征增值税。《关于供电企业收取的免税农村电网维护费有关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5〕778号),进一步明确了免税的农村电网维护费相关税收处理意见。

2 农维费成本的构成

《国家计委关于加快实施城乡用电同价工作的通知》(计价格〔2002〕65号)明确:农维费由农村电能损耗、电工合理报酬和农网运行费用三部分组成。

其中:农村电能损耗指农村低压电网的供电变线损,原则上按国家计委批复的农网改造技术指标核定,低于规定指标的据实核定;电工合理报酬指农村供电所电工的工资及相关费用,电工人数按劳动、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定员定编规定确定,工资标准按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计算,相关费用可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适当计入,但农村供电所的工资总额要低于“两改”前农维费中规定的额度,不得以提高电工工资待遇为由,增加农村供电所工资成本;农网运行费用指按国家规定计提的农网折旧、大修费、保险费及农村供电所发生的运行管理费用,计入电价的折旧、大修费分别按改造后仍运行的原农村电力资产的5%和1%计算;保险费按国家有关规定计提,新投入改造资金形成资产的折旧、大修费已在农网改造还贷加价中考虑,不得重复计算。

由于电网公司为加强线损管理,已将农村电能损耗纳入综合线损管理,不在财务上单独核算;电工合理报酬严格按照定员定编,结合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确定,制定标准成本意义不大,故本文对这两项不予考虑。因此,文中的农维费标准成本仅指农网运行费用的标准成本。

电网企业农网运行费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村低压电网检修运维成本,另一类是农村供电所管理费用。其中:农村低压电网检修运维成本是指大修、抢修、日常检修和运行维护农村电网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修理费,主要包括10千伏及以下农村配电线路和设备检修成本、外包费用、生产设备日常维护费用;农村供电所管理费用是指供电所运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管理用材料耗用和其他各类管理费用,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等。

3 农维费标准成本管理现状

目前,电网企业农维费标准成本主要参照电网主网检修运维和运营管理成本标准、其他运营费用标准等有关规定,适当考虑调整系数制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我国电网企业经营区域较广,各地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程度、资产状况、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每年各省农维费成本预算执行结果的差异较大,成本控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主要体现在:

3.1 成本标准适用性不强

现行农维费标准成本主要采用动因分析法,即按照“费用由动因决定、动因由参数衡量、参数来自典型设计与政策规定”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各费用项目的驱动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逐个分解,将成本动因转化为业务参数,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对影响费用水平的参数及其取值规则进行测算分析,据此确定费用标准。

由于在运用动因分析法的过程中,电网企业主要以近年来的历史数据为依据,且测算过程主要以财务部门为主,业务部门很少、甚至根本不参与,导致标准成本适用性差,不能充分反映各项目真实的费用需求。

3.2 对标准成本入账过程控制能力差

电网企业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农维费预算的编制遵循“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流程,各单位全年预算指标确定后,只需要保证全年发生的成本不超预算即可完成业绩考核。因此,企业员工普遍对标准成本合理性以及成本入账过程的关注度不够,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部分单位为了不突破单项费用预算,不按照会计科目列支范围入账,擅自将支出在科目之间进行调整,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3.3 标准成本管理与业务控制的衔接不足

目前,农维费成本信息主要通过会计科目进行归集,不能直接反映到各个业务部门,业务部门总认为费用入账是财务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这就导致标准成本管理责任很难落实。另一方面,农维费成本信息难以与实物量信息直接挂钩,只能单纯反映价值量的信息,造成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脱节,加大了农维费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难度。

4 农维费标准成本改进措施

4.1 构建权责明晰、组织有力的农维费标准成本管理委员会

标准成本是农维费成本管理的基础,建立科学、适用、可行的农维费标准成本需要电网企业内部相关业务部门和生产运营单位的协同配合。因此,亟须在电网企业内部构建权责明晰、组织有力的农维费标准成本组织体系,即成立组长为电网企业总会计师、组员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所属各单位一把手构成的农维费标准成本管理委员会,协调统一、指挥推进农维费标准成本体系制订和完善工作。

4.2 建立农维费标准成本滚动修订常态机制

在农维费标准成本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由财务部门牵头、各业务部门通力配合,明确各部门在农维费标准成本制订过程中的责任划分,共同讨论确定农维费标准成本核定办法,组织测算农维费检修运维、供电所管理费用标准成本。

在农维费标准成本测算过程中,电网企业要综合考虑地区差异的普遍性、可量化性、影响程度等因素,对于各地区普遍存在且可量化的地区差异因素应在科学测算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一并考虑,对于不常见、影响程度较小且无法量化的地区差异因素则不予考虑,确保成本标准的统一性。

农维费标准成本制订后,标准成本管理委员会要建立农维费标准成本滚动修订常态机制,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变化情况,定期组织财务和业务部门对执行差异过大的标准成本进行滚动修订,并及时下发修订文件,以提高标准成本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4.3 明确细化农维费标准成本内涵

电网企业应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农维费标准成本费用项目的定义、列支范围、计算公式和方法、特殊情况说明等,便于电网企业进行同业对标与日常分析管理。同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加大对超范围列支成本费用、混用会计科目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农维费标准成本应用的严肃性。

4.4 建立四级一体的农维费标准成本管理体制

电网企业应建立总公司本部、分公司、县公司、供电所组成的四级标准成本管理机制,各级次要建立自己的标准成本责任中心,明确本级次标准成本控制对象、侧重点和职责权限。并且应该将农维费标准成本与公司预算管理相结合,将全年各项农维费预算指标分解至各级标准成本责任中心,各级责任中心在严格按照分解预算控制农维费成本费用的基础上,通过定期对比农维费成本费用实际发生数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深入分析差异原因,找对找准管理短板,及时对标准成本提出建议调整意见,堵塞成本管理漏洞,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同时,各成本中心要加强与各级责任部门之间的信息反馈和沟通协调,及时将标准成本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反馈到有关部门,充分调动业务部门参与标准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4.5 搭建高效运作的农维费标准成本管控平台

农维费标准成本管理牵涉电网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信息数据量大,参与人员多,对基础数据积累和全面分析的要求高,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在现行财务管控系统中搭建农维费标准成本管控平台是促进农维费标准成本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

建设农维费标准成本管控平台要以充分体现财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为基础,以各级标准成本责任中心为单元,通过对各责任成本中心以标准成本为基础测算下达的预算指标与实际入账情况的差异分析,实时动态得出分析结果,然后利用该平台与业务部门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到责任业务部门,对于偏差过大、出现异常的成本项目实现自动预警,督促责任业务部门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及时纠正偏差,以保证电网企业财务风险的可控、在控、能控。

此外,利用农维费标准成本管控平台强化对各责任成本中心农维费成本控制水平的评价,将差异结果和改进情况作为电网企业内部农维费预算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促使责任中心内部持续提升自身标准成本管控水平,加快实现农维费预算管控由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

[1] 赵保国.供电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11(12).

[2] 李滕飞.国外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的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

[3] 肖自茹.企业标准成本管理实施中的问题及改进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

[4] 宋志强.县供电企业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分析[J].企业导报,2013(9).

[5] 伍 宏,韦 严,莫金芳,钟争燕.基于单项资产检修运维成本的输配电标准成本实践研究[J].广西电业,2013(5).

[6] 李海清.加强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5).

猜你喜欢

供电所电网成本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建成投运
穿越电网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供电所配网低电压问题的解决对策
供电所优质服务技术
降低供电所线损的方法及实践
电网也有春天
电网环保知多少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