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2014-08-15陈红梅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

陈红梅 贺 适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人,普及率达到44.1%,网民规模居世界首位。中国网民的主体主要是30岁的年轻群体,占54%,其中学生网民居于首位,占26.8%。同时,随着3 G手机的推广,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达到3.97亿,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达85.7%。[1]手机上网成为网络接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基础知识也比较薄弱,往往不能正确对媒介进行解读以及判断,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媒介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含义

“媒介素养”出自英文“medialiteracy”,1992年,美国媒体(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作出如下定义: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所处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介素养的外延和内涵也得以不断拓展。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发展服务的能力。为提升媒介素养而进行的教育则称为媒介素养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媒介通识教育

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新闻学、传播学等基本理论的通识教育出发,帮助其了解媒介的属性、特点等内容,掌握媒介的各种功能,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媒介信息分析能力。

2.传播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

随着各种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人们不再是单纯地接受信息,还能利用新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这就要对他们进行信息传播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否则,如果在自我意识的驱动下,发布了不负责任的信息,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虽然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关于媒介管理方面的法律,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少,如《宪法》、《刑法》、《著作权法》等法律,以及国家机关颁布的法规、制度、政策。在法制社会,每个人使用媒介时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媒介法律法规知识必不可少,大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法规知识。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曾指出:“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充分说明了媒介的重要性。我国历来实行党和政府直接领导和管理媒介的制度。大学生作为党的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在政治上必须对国外新闻媒介有清醒的认识。大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可以用新闻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舆论导向、新闻伦理等各种观点,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媒介信息缺乏理性判断

媒介信息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信息污染。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社会经验对新闻事件进行判断,从而作出更为合理的反应。然而,大学生虽然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阅历不足,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弱,当他们面对有些网络论坛甚至是正规的网络媒介对新闻事件进行不负责任或带有煽动性的评论时,不能理智、冷静、全面、系统地去加以分析,而常常会以偏概全,产生偏激情绪。

2.使用媒介进行权利表达的能力不足

按照“民主参与理论”的一些观点,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但是利用媒介解决问题、发表自己意见的大学生却不多。大多数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媒介信息的状态,从未想过可以利用媒介发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他人。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媒介素养的缺失,滥用所谓的自由表达权,或用一些不实的信息造谣生事、混淆视听,或用一些偏激、片面的不负责任的言论进行发泄。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这个新媒介发泄私愤,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以为躲在暗处就可以不受任何约束。这些行为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他们合理意见的表达,影响媒介表达权利的实现。

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主观原因

大学生的媒介知识多为自发学习、零散获取的,尚未形成系统的媒介知识储备,所以对媒介信息的鉴别和分析缺乏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只能凭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判断;加之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认知、辨别能力尚未成型或不够完善,所以他们对媒介信息的理性分析能力较弱,认识较为感性,极易受到大众媒介的消极影响。

2.媒介客观原因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任何人都能够在网上发表或者获得任何信息,这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它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又提供了屏障。在网上说任何话、做任何事不需要承担义务和责任,甚至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这样便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法律意识。因此极易导致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比如通过互联网进行发表反动言论、病毒或淫秽物品的传播、信息的非法获取等。

3.媒介素养教育原因

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中提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因此,教育界应以系统化的课程或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育

只有通过正规的课堂教育作为基础,才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更加系统和全面。因此高校要主动行动起来,承担起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配置和培训师资,编写教材、制订教学大纲,开设相关课程,将媒介素养课程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比如,各高校可在思想政治课和计算机基础课程等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媒介传播道德教育和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等。

2.媒介教育

大众媒介机构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承担起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锻炼其媒介创作能力的重任。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介平台提供给大学生更多的媒介知识,利用媒介影响力来提高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媒介运行过程中来让他们从事日常的采、编、播等工作,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大学生自己成为这些媒介运行的主导力量。

3.社团教育

高校要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社团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媒介素养的教育教研活动,普及推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教师方面,建议在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成立媒介素养教育协会,条件成熟以后在省一级范围内成立全省的教育协会。协会要定期开展研讨会、实践教学、问卷调查、讲座等活动,交流教育经验、研讨教育理论,用以指导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在学生方面,要以专业教师为指导,以新闻院系或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主成立一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经过必要的培训后,深入学校、社区以及其他公众场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普及、传播和教育工作。

4.自我教育

在传播学领域,不少学者提出了“双主体”理论,即在传播的整个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传播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同样也有教育者、受教育者两个主体。广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是受教育者,但他们都是有思想、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教育活动的控制者,在用不同的方式来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最终成效,他们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如果我们忽视了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他们作为被动接受教育的“机器”,那么教育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合理引导大学生,把他们从一个被动接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寻找教育者,通过自己寻找学习相关知识,不断进行思考总结,积极参与媒介信息制作,逐渐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M].刘鸿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书,最优雅的媒介
大学生之歌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