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发展的高师音乐专业“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理论研究
2014-08-15乾直
乾直
“音乐能力”是指在音乐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个性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是从事音乐活动所必备的一种特殊能力。对于音乐学习者,“音乐能力”不仅是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必要前提,也是将音乐知识和技能付诸实践的重要品质,更是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养、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但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却长期忽视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更无所谓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基于多年的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和冷静思考,加之积极了解国内外音乐的前沿理念,在总结归纳现有音乐钢琴教学种种弊端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综合性”钢琴教学法作为改善目前教学现状、培养学生能力的举措。
本文所指“综合性”钢琴教学法包括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模式再到操作层面的三层含义。“综合”是借来之词,它的核心是坚持人本原则,坚持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的沟通整合,形成一种学科内部和不同学科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各种教学活动心理活动共同参与、以提高学生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的、既符合学科发展规律更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综合性的音乐钢琴教学方法。
“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具体来讲,“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与目标如下:
1.将关注和开发钢琴作品中的“美”和人的感性生成作为引导钢琴教学具体展开的中心和长远目标。作为一门艺术,“美”是音乐生命力得以持久的关键因素。因此,将音乐作品中的“美”作为教学主导和统领,反过来指导各种弹奏技能是“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首要理念。
2.钢琴教学中鼓励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发展学生的审美“通感”能力,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心理基础。心理学研究发现[1],人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心理体验引起另外一种心理体验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联觉或通感。联觉或通感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处处皆是。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审美通感能力,既是学生轻松获取真谛的心理基础,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3.建立钢琴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紧密联系,将孤立的钢琴单科教学置于与其他艺术学科教学的相互联系中。在教学中以钢琴教学的独特内容和方法为主线,同时有机地穿插并融合钢琴以外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达到一种有所侧重的综合式的钢琴教学。
4.改进传统的学科主题,设计合理的人文主题,并将两种主题相互结合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钢琴教学中情感与技艺、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的结合[2]。
“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在内容安排组织上,“综合性”钢琴教学法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和顺序性。综合性教学内容是本文所提倡的“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主要载体和实现途径。它从广度上要求钢琴教学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与钢琴弹奏有关的一系列作品、理论和技能,还应该包括学科内部其他课程和其他艺术学科甚至非艺术学科的相关内容。顺序性指是要刻意打破传统钢琴教学中注重按照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安排课堂内容的观点,主张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心理发展为顺序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2.思想性和艺术性。思想性主要是指钢琴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以及全部内容传递出的所有思想意义,这种意义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常常能启迪人的心智、鼓励人的意志、唤醒人的道德。艺术性主要指钢琴作品在表达生活、抒发情感、塑造形象时所体现的美的程度,这种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常常以毫无功利的纯形式让人愉悦,并将人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变得完美和谐。“综合性”钢琴教学法要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体现出以上两点。
3.经典性和广泛性。所谓经典就是指该作品无论形式、技法还是精神内涵,往往能够反映人性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最高艺术成就,能够经得住时间的筛选和考验。“综合性”钢琴教学法要求必须把经典作品引进课堂,以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评价能力,提高他们的作品演奏和创作能力。广泛性是指钢琴教学在曲目选择上不应只局限于西方古典钢琴曲,而应该将中国作品、中西方现代作品、流行钢琴曲纳入进来;不应只局限于钢琴独奏曲目,还应该加入四手联弹、双钢琴弹奏、钢琴与其他乐器的重奏等曲目;不应只局限于钢琴作品正谱的学习,还应该把各种正谱伴奏、视奏也融入到教学中来。
4.理论性和实践性。这里的理论性主要指钢琴教学在注重弹奏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钢琴技术基础理论、钢琴艺术发展史、钢琴作品赏析、钢琴文献、钢琴教学法、钢琴论文写作等内容的教学。实践性是指钢琴教学在内容安排上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教师应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表现机会和舞台,这既是专业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又是实现培养学生上讲台和上舞台能力的重要一环,既是对学习成果的总结与呈现,也是查缺补漏的好机会。
“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综合性。这一特点包含以下四层含义:第一,在教学目的上,它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和发展。这里的“综合能力”既包含知识、能力,又包含学生需要、情感、人格。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它提倡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和信息,更提倡多门学科内容的沟通和交融。第三,在教学方式上,它主张灵活多样,主张学科间的交流,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第四,在评价方式上,它注重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作综合性评价,更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钢琴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和交流、合作等个性化能力;并且还让评价活动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3]。
2.体验性。这一特点主要指以下含义:第一,是指钢琴教学应主张学生多进行作品的实际听赏,特别是情感层面的体验和感受。第二,主张在具体作品的学习中,教师应将自己对作品理解的经验建议而不是强加给学生,应该多听听学生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作品的理解充分展示于自己的弹奏上。第三,主张让学生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展开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3.多样性。上课形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完成质量,传统钢琴教学长期以来多采用专业院校一对一的个别课形式,这样的教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但师生关系的非互动性和教学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缺陷。“综合性”钢琴教学法提倡由原来单纯的个别小课教学转向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以及教授课、讨论课、观摩课、实践课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形式。
4.人文性。这一特点主要指以下两点:第一,“综合性”钢琴教学法在终极目标上不以谋生等功利性作为教学价值导向,而是引导学生发现作为人的精神依托的价值意义,让他们知道艺术是为人类存在着的,如果不珍视它、失去了它,就无法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第二,“综合性”钢琴教学法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主张通过设计富有人文性质的单元主题来引导课堂教学,以人文目标来引领学科目标的完成,让学生在每一主题学习完成后,既明白该主题的人文内涵,也清楚具体作品是如何体现这一内涵的。
以上三方面是关于“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理论设想,它摒弃了传统钢琴教学中强调学科独立性的弊端,将“综合”的理念始终贯穿渗透于与教学有关的所有事项中,是符合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继而在此理论指导下进行具体教学方法的构建和整合将势在必行。
[1]赵宋光.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3.
[2][3]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