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融合研究
2014-08-15王尔东
王尔东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的极大进步,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为满足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国家进行一系列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仅对教师队伍进行结构和水平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基础上,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实用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盛行,学生们抓住机会,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英语学习,听说水平有了明显进步,教师将英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进行融合,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应用能力进步明显。然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将英语教学与计算机网络资源融合真正实现外语教学的最优化,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英语教学,都较早地实现了与多媒体的结合,这一融合理念已深入教学之中,然而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功能并未得到真正充分利用。为了进一步深化陕西地区英语教学改革,优化多媒体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本文基于模因论,探讨教学与多媒体如何进一步融合进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起初是用来解释文化现象进化的规则。语言模因反映了语言进化发展的规则,为研究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视角。模因最初是由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他指出基因是靠遗传进行复制再生产,而模因则是靠模仿进行再生产的。模因作为文化信息的一个元素对人类语言的进化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复制、传播的方式迅速有效地丰富了人类语言。模因现象随处可见,一般来讲,思维、文字、行动都可以作为模因进行复制传播,对于语言学上的模因来说,语言本身就是模因,任何词汇、短语、句子、段落、文章,如果它们被模仿、复制、传播都可以说是模因。语言模因并不是全盘复制,而是在原有主体基础上对某些细节不可避免地删减或增加一些内容。和以上因素不同的是,人类具有文化属性,文化一直进化发展着,发展的方式也同样依赖于模因。
国内对于模因的研究主要涉及模因理论探讨、关于模因的文化解释、从模因角度探讨翻译和教学等。英语教学从模因理论来看,主要是对英语的讲解传播过程,该理论会倡导背诵等传统的外语教学法,并从理论层面为其奠定基础。有学者将模因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中,通过模因复制特点指导学生写作,在基础写作层面上又进行自我创新,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还有的学者将模因论应用到翻译教学及口译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容易接受并领会。在各个具体的学科模块中,模因论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该理论在英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结合方面研究少有涉及,因此,本文加以尝试,期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语言模因在英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融合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依靠现代教学设施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英语课堂在生动趣味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听说水平再提高一个层次。从英语教学发展来看,教学过程与多媒体结合是必然趋势,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多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主导,辅助以磁带、幻灯片、电子白板等资源。
语言模因成功与否要看是否具有这三个特点: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首先从长寿性来说,模因也有寿命长短之区别,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理论来看,模因得以生存下去是因为不断复制,与其他模因相竞争的结果。一些模因可能被广泛复制,存活的时间长,而一些模因则长时间不被复制,久而久之就会消失不见。根据这一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计算机网络具有存储大量信息、灵活的特点,这样使学生在这一广泛的模因库中,可以去复制那些有效资源,并能够长期留存下来,在反复操练过程中达到记忆和灵活运用的效果。现在开发出来的一些记忆单词的网络平台,主要根据大脑的遗忘规律设计,帮助学生得以在短时间内有效记忆单词,并能保持长时间不被遗忘。另外,成功的语言模因具有多产性,计算机网络可以帮助语言模因不断复制传播,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通过多种手段的融合,采用视觉、听觉、动作等多重模式的反复刺激,学生接受掌握知识更加具有灵活性、持久性。多媒体的优势在于使听说读写译能够不断交替出现,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和多产性。最后,成功的语言模因还具有复制忠实性的特点,并不是说对原文本的照搬照抄,而是灵活地对细节进行删减或增加,这样既保留了原版的精华,又对新文本进行了再加工,使得新文本能够长期得以保留。然而对于外语教学来讲,一大挑战是母语对于英语的负迁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语言层面,还深入到思维文化层面。为此,计算机网络能够有效广泛地涉及文化层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既复制了原有的知识,又保证了知识的精华性。除了上述三个成功模因的特点外,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多媒体的应用还应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就业规划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外语教学与多媒体的融合主要依据模因传播的四个过程:同化、记忆、表达、传播。首先,计算机网络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语言模因,这是多媒体资源要做到的呈现性。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课程相关的信息,这一环节可以确保学生能够主动接触语言模因,接下来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将语言模因呈现给学生。“记忆”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语言模因的寿命,即在学生脑中记忆的时间长短,时间长短与模因存活及传播的几率成正比,而时间长短又是由语言模因的重要性和重复率决定的。表达阶段是跟随在记忆阶段之后的一个模式,只有把模因发展到了表达阶段,才能使记忆更加深化,这一阶段包含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只有通过表达阶段,语言模因才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有可能发展到传播阶段。在语言模因复制的最后传播阶段,必备的是传播的载体,比如人、书籍、音频视频资料等。
教师模因在英语教学和多媒体资源融合中的作用
首先,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在传统课堂中是必要的,而在教学与多媒体资源融合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应作为主导者,多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导。因此,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并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传授的主导作用。
其次,教师应做好组织监控的工作。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教师更应该监督学生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资源,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将知识通过多媒体有条理有系统地教给学生。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方向,使学生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再次,教师也是外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融合的参与协助者。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多少都会带有语言学习焦虑症,主要表现为不自信、怕嘲笑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协助学生树立起自信,摆脱语言学习焦虑感,从知识上和情感上对学生进行协助,帮助其顺利过渡,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英语学习。
最后,教师还应该做好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工作。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可以有效反馈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学生学习情况,这一评估过程可以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重点和针对性。
结语
模因论为英语教学和多媒体资源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语言模因四个过程指导下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二者的融合最终是要提供一种语言教学的模式,而不是仅仅把多媒体作为一种资源。
[1]李键.浅析多媒体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琼州学院学报,2007(6):89.
[2]何佳.关于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0):121-134.
[3]何贤庆.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6):34-46.
[4]曾小艳.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109-114.
[5]高文卓.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