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儿童剧《马兰花》的传承与发展
2014-08-15李红霞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李红霞(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马兰花》这个五十年代就为人们所熟知的剧目,至今已经陪着中国儿童艺术中心走过近六十年历程,并成为中国儿艺的“镇院剧目”。这朵神奇的小花,貌不惊人,却成为中国最长寿的儿童剧,演出2000余场,每次演出仍是票房最高的剧目,2010年获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马兰花》长开不败,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中国儿童剧的变化,笔者2013年底在河南省艺术中心又一次观看童话剧《马兰花》,深深感受到现代儿童对它的热爱依旧不减,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马兰花”的源起
《马兰花》是任德耀1956年根据我国民间童话传说而创作的3幕10场童话剧[1]。关于《马兰花》童话剧本内容的起源有很多版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根据“民间传说”故事孕育、衍化、创作出来的。被黄华誉为“儿童剧拓荒者”的任德耀最初发表《马兰花》时已注明“根据民间故事《蛇郎》等改编创作”。另外,根据张炯著《文学史》中记载:“《马兰花》在改编时还参考了熊塞声的长篇童话诗《马莲花》”[2]。笔者将《蛇郎》与《马莲花》剧情认真作了对比,虽然故事人物不同,情节不一,但大同小异。故事结构是连锁式,由前一事件引出后一事件,一环扣一环,围绕一条线索连锁式展开。如姐姐嫌弃郎君,因嫉妒把妹妹推入河,妹妹变成其他,告知相公,至最终复活……都含有与原始观念有关的如人兽通婚、借物变形、丈夫认不洁妻子等情节,其主要框架建构在姐妹俩与关键人物婚姻关系的命运发展上。据此,作者认为《马兰花》的起源是根据《马莲花》在民间故事《蛇郎》基础上再进行改编的,形成最初的版本。
二、《马兰花》的发展
《马兰花》能常演不衰,除了她有一个不老的题材、妙趣横生的故事外,还在于她能够根据时代需要不断发展变化。国家要求继承优秀的儿童戏剧艺术传统,但继承不是拿来,这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不仅要吐故,更意味着创新。即在充分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将儿童戏剧艺术新时期的特色发扬光大,与时代相结合,大胆创新,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模式来,在继承与创新中努力发展儿童戏剧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洗礼,《马兰花》已经被改编了5次,并向多元化和市场化发展。
(一)《马兰花》的诞生
1955年,初建时期中国的儿童戏剧院为培养专业演员急需教学剧目。应主课教师苏联戏剧专家鲍·库里涅夫请求,任德耀根据民间故事编写出《马兰花》剧本提纲。在库里涅夫的指导下,学员通过想象丰富了戏剧情节和细节,并把整个故事在“六一”节演出了。演出中创造的一些小动物形象在后来演出中形成原始雏形。
任德耀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心创造,写成了剧本《马兰花》并于同年11月进行排演。导演鲁亚农,艺术指导库里涅夫。此时的《马兰花》以写实为主,马郎与小兰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剧中的小动物也都非常写实。为了表演得更形象,导演要求演员都去动物园模仿小动物。当时条件有限,小动物的服装就是把绒布翻过来做的。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曾三次观看此剧,提出宝贵意见:“大兰是不是不要死掉,首犯老猫必须严惩,大兰是胁从,可以给她一个改正的机会”[3]。1956年3月,《马兰花》作为第一届全国话剧会演的首场演出的剧目,正式与观众见面。1956年6月1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成立,《马兰花》又作为剧院的首演剧目在这一天作了首场演出。
《马兰花》刚登上中国演出舞台,就受到观众的喜爱。尽管初期的演出还不够完美,作为一个来自民间的故事,第一版《马兰花》民族性并不强,但它高唱出了一曲具有民族风格、动人心魄的真、善、美的颂歌,却是令人既感到新鲜,久久难以忘怀的。它获得了第一届全国话剧会演的如下奖项:演出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导演二等奖,舞台美术设计二等奖,舞台制作三等奖,扮演老猫的赵钱孙和扮演小猴子的连德枝获得表演三等奖。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个戏初期演出的情景以及当时戏剧界对它的评价。戏剧界、特别是儿童戏剧领域对它也越来越重视。
《马兰花》这部剧作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国际交流。1958年3月,《马兰花》以《神奇的花朵》为名在莫斯科中央儿童剧院上演。“舞台上表现了浓厚的中国民族色彩中国儿童剧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这次演出受到莫斯科文艺界人士的重视和观众的欢迎。”[4]
(二)民族化的《马兰花》
195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陈颙担任导演重排《马兰花》向“十年大庆”献礼。她在认真研究第一版的基础上,对《马兰花》进行了较大的改变。此次重排摈弃原来舞美设计创造生活幻觉的手法,借鉴民族传统戏曲艺术,以崭新的舞台画面,将我国民族风格与童话剧情融会贯通。为了更加逼真和生动,借鉴京剧的形式,“小动物们”都勾上了脸谱,特别是小猴子的演出服装更是原搬京剧中孙悟空的形象。甚至为了更接近京剧中的孙悟空形象,小猴子饰演者连德枝特意向著名京剧演员李少春求教,一招一式地学习孙悟空的表演。
(三)“毒草”《马兰花》的复出
文革期间,《马兰花》被“四人帮”冠以“毒草”的罪名禁止演出。1978年在文艺百花园复苏之际,《马兰花》也得以重新公演。虽然只是恢复性排练演出,也在编导、表演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创造。1979年恢复中的文艺评奖活动中,任德耀为“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1954-1979) 创作一等奖”。《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水城旷工报》等都复出的《马兰花》进行了报道,庆祝马兰花的复出。
(四)转为音乐剧的《马兰花》
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剧院要求重排《马兰花》。面对时代的变化,很多人提出质疑。1990年3月,陈颙导演继续接下重排《马兰花》重担,提出让《马兰花》风格变成童话音乐剧的思路。在充分调查和探索当代少儿的审美情趣基础上,增强戏剧的动作性、娱乐性、观赏性。此次改编以音乐为主体形象和主要表现语言,同时将舞蹈场面拉向全剧各个场景中,将召唤马兰花开花的四句口诀从念白变成歌唱。马郎和小兰从当初的才子佳人变成了豪迈雄浑的丛林之子和美丽善良的村姑,使全剧更富有自然气息。剧中的老猫形象“由一变四”,又增加乖猫、凶猫、保姆猫,代表它的不同侧面,以启发孩子的认知。
(五)更加完善的《马兰花》
20世纪末,随着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发展走出去的号召,国内多家媒体要求增加和发展剧目。1999年,《中国文化报》于6月2日《让每个孩子都能看上儿童剧》,《戏剧电影报》于5月28日以《不要只在六·一想起儿童剧》为题,对儿童剧的稀少做出评论。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经典儿童剧的《马兰花》在探索中走上市场。1999年《人民日报》5月28日以《又见〈马兰花〉》为题对马兰花的复出做了报道;《北京日报》分别于11月19日《〈马兰花〉要去闯市场》和12月6日《谁来把握〈马兰花〉的全新商机》从商业角度来看探索走上市场的《马兰花》;《北京晚报》于5月22日《从儿重话剧到重话音乐剧〈马兰花〉易容重放舞台》等,国内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报道。
为使《马兰花》更加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剧组人员根据观众反馈的信息提出再次整改意见。2001年,陈颙导演再次修改《马兰花》,使其更加完善。这次改编保留了故事情节,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调整。此次改编形式上以现代音乐剧为主,演唱、舞蹈、戏剧三者结合的模式,扩大了剧组演员表演空间。舞美设计以民间风格为主,漫山遍野的马兰花极为突出,山林溪水具有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造型,使气氛十分热烈,进一步强化了音乐剧的概念。李岚清同志观看改编后的《马兰花》音乐剧,并给出指导意见,要充分重视优秀儿童戏剧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作用。在语言组织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编导们大量运用了形体语汇来强化人物心理空间,尤其对老猫这一形象采用了“一变四,四变一”的新颖处理,更符合孩子们好奇的心理。此外,还重新制作了更漂亮的大布景,更加贴近了今天的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这次修改,使《马兰花》里的人物和场景,富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剧本语言简练流畅,人物对话讲究口语化,不少“舞台提示”写得诗一般优美,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
三、“走向市场”的《马兰花》
第五次的改编取得很大成效,在3月1日首映演出就得到关注。3月1日当天,《北京晚报》、《文艺报》分别以《45年长演不衰的儿童剧除了〈马兰花〉还有谁?》和《中国儿艺第五次重排重话音乐剧〈马兰花〉(双语版)》为题,对《马兰花》大加褒扬。第二天,《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分别以《〈马兰花〉昨日重开》和《伴随三代成长的〈马兰花〉又开放》对马兰花进行报道,深刻反应了《马兰花》这个童话剧的影响。
2001年,为了开拓国内外市场,更方便进行国际交流,剧组又推出了一个中英文双语版《马兰花》,并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北京青年报》2月25日《双语〈马兰花〉儿开》、《文艺报》3月1日《中国儿艺第五次重排重话音乐剧〈马兰花〉(双语版)》、《中国教育报》8月21日《英文版〈马兰花〉幽默诙谐热排中》、《北京晚报》9月18日《新版〈马兰花〉讲英语》等,对此进行报道。《马兰花》针对国外进行的演出场次,我们已经不能记清。根据史料记载,“作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儿童剧和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剧目之一,《马兰花》剧本曾被译成英文、斯瓦里希文等语种出版,不仅在日本几度重演,还在前苏联、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上演,受到外国大小观众的广泛欢迎”[5]。
如今,《马兰花》依旧绽放在国内外舞台之上。根据媒体报道部分统计,从2001年至今,马兰花在国内多个地方进行精彩演出。从2001年至今,多家媒体对《马兰花》的精彩演出进行报道,这充分说明了《马兰花》的改版成功和市场持续需求。
目前,《马兰花》依旧在盛开。笔者曾于2013年底在河南省艺术中心观看《马兰花》儿童音乐剧演出,其内容和形式依旧是第五次改编的内容。但是在设计环节上增加了创新。针对这些小观众们,剧情增加了“老猫”与观众的互动。让儿童亲自参与,殴打可恶的“老猫”,完全突出剧情爱憎分明的特性,更加教育了儿童观众。
随着时代的需要和变换,《马兰花》已被发展成许多版本。有纸质的书画本、2009-2012耗时三年拍成的国产电影动画片《马兰花》,将我国浓厚的艺术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魅力融入动画片中,创造出盛大的视觉效果,对动画的音效也精益求精,让全球的观众一同来领略和分享其中的感动与喜悦。这些随着媒体发展的版本也更容易为受众了解,更为广泛地传播着我们的民族文化。
“这么多年还从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马兰花》为什么能演这么久?”中国儿艺院长周予援针对这个问题曾沉吟良久。他提出,“经典剧目是一个剧院的灵魂”,但是“中国儿艺仅有一部《马兰花》还不够。”欧阳逸冰院长在2001年说:“这朵神奇的马兰花绽放了47年,它还将以永不凋谢的生命力继续绽放在一代代孩子们梦般的年华里,因为它闪耀着我们伟大民族真诚、善良、勤劳的光彩,表达了人民对下一代殷切的期望,凝聚了无数艺术家天才的创造”[6]。
[1] 王晓玉.儿童文学作品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06.
[2] 张炯著,张炯文存.文学史2·第6卷[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462.
[3] 梁友莉.马兰花的历史演变[J].音乐纵横,2006(6).
[4] 朱立人编译.莫斯科上演“马兰花”[N].文化报.
[5] 张炯著,张炯文存.新中国文学史(下)第6卷[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465).
[6] 李韵.〈马兰花〉盛开在孩子心中[N].光明日报,2004-2-6.
[7] 丛书编委会.话剧入门与鉴赏[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