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就业培训机构巡礼
2014-08-15
四川科力职业学校
学校根据学员的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了会计、三维动画设计、健康管理、中式烹调、养老护理等特色专业。选配了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配套了充足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如家政服务班,每位学员配备一套设备;餐厅服务班,六位学员配备一套设备,保证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实习。针对学员年龄差距较大,学历高低不齐等问题,每班配备了专职班主任,从开班到结业全程跟踪管理,并组织学员成立班委会,树立学习典范,引导学员自主管理,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学校依托所属成都东晖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搜集就业信息,通过“教室招聘会”“今日招聘”等形式向学员发布,并通过“东晖人才网”为学员提供免费就业服务。
成都铭仁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学校形成了独有的培训和就业特色。一是对教师严格要求,保证教学质量。每月召开一次教研会议,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展示,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同时,加强教师和学员的交流,既要做严师、优师,还要做益友、挚友,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实现由“要学生学”变“学生主动要学”。二是重视实践操作,突出教学特色。如餐厅服务员班将学校食堂作为实作课教室,学员身临其境感受专业知识;专业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每班设置“班务活动栏”,学员交流学习心得,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持证上岗,提高就业率。
川大科技园职业技能培训学院
今年上半年,学院在新都区开设了计算机操作员、公共营养师和电工三个培训班,180 名失地失业人员参加了技能培训,保质保量完成了培训任务。学院制订了专项培训方案和培训大纲,建立了学员档案,使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聘请理论功底好、技术熟练程度高、培训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确保学员学有所成,结业考试合格率100%。学院积极参加由区人社局举办的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现场招聘会以及泰兴镇就业培训双选活动,大力宣传“先学技能再就业”的理念,吸引更多的失地失业人员参与到培训中来,学习相应的岗位知识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川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学校以提高失地失业人员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为目标,先后举办了化妆师、摄影师、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员等专业培训班5期,中式烹调师、茶艺师、家政服务员专业培训班4期,其中培训化妆学员89人,实现就业69人;培训失地人员299人,结业率100%。一是抓优势专业,配备优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设备,规范和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参训学员满意度达到100%,树立川港职业学校的品牌培训效应。二是抓培训教学的互动性,根据学员的个体差异,开展“重实操”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形式的演示操作,调动参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乐趣。三是抓就业推荐输出工作,拓展用工输出渠道,并通过网络建立用工单位和学员之间的桥梁,为就业难、招工难开辟一条出路。四是抓引导“技能培训致富”,通过宣传就业培训政策和学员典范,产生示范效应,扩大技能培训的影响力,从而推动“新一轮”定点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成都交通和机械技师学院
学院以就业为切入点,组织学员学习理论知识,强化技能培训,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为广大学员通过技能培训找到自己合适的再就业岗位提供了优质可靠的服务。学院根据用工信息及学员要求设置了中式烹调、家政服务等专业课程,并根据学员特点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制定培训计划,丰富授课内容,提高学习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将授课与实际演练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操作应用相结合,将集中授课与自学交流相结合,促使参训学员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广辟就业渠道,注重就业实效,通过与人力资源公司和人才市场举办就业洽谈会,与企业建立订单定向用工供求关系,鼓励学员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等,为学员搭就业桥,铺上岗路。
成都市均衡营养保健技能培训学校
学校围绕“技能为主,构建劳动者终生就业需求”为主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设了公共营养师、食品安全管理师等专业,上半年培训357 人,合格347 人,合格率达97%。在培训过程中,针对学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难题,进行具体的课程设计,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并通过构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增强了每个学员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了“学有所获”的培训效果。
成都实达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学校坚持诚信办校、有所作为的理念,始终坚持把惠及民生、办出成效的原则贯穿职业技能培训全过程,上半年进行了家政服务、营养配餐、计算机安装与调试等三个专业共8 期460人的培训。学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心、合力、合拍抓培训的良好局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提升能力素质上下功夫见实效,确保授课培训质量关。重视培训全过程、全时空、全员额的管理,真正让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校还采取与学员交流,走访学员所在街道(镇)、社区(村)的方式,认真听取对培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及时修正教学方法,确保培训的真实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