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江堰市技能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2014-08-15单单张海珍

四川劳动保障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级技师都江堰市校企

单单 张海珍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技能人才,是增强成都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两化”互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期,为进一步掌握都江堰市技能人才现状,都江堰市人社局会同都江堰市总工会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对全市旅游、制造、化工、物流、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及企业的技能人才状况进行了调研。

技能人才现状分析

都江堰市现有技能人才10612人,其中,初级技能人才7283人,中级技能人才2469人,高级技能人才860人。

调研发现,技能人才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技能人才呈现结构性矛盾。调查的5985名企业员工中,技能人才1349 人,普工4636 人。在技能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514人,年龄集中在35-50岁;初、中级技能人才年龄集中在28-40岁。高级技能人才集中在少数企业,26名高级技师全部集中在7家规模较大机械制造类企业,其中一家企业高级技师达10人。二是技能人才培训需求不足。除个别规模较大企业对高级技师有迫切需求外,其他大部分规模企业则把高级工和中级工培训列为企业第一需求,而旅游、建筑等中小型企业,对技能人才基本没有需求,一般停留在普工层面上。调查的20家企业中,4家有专门技能人才培训机构,3家制定了企业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大多数企业倾向于到人才市场直接招聘技能人才,不愿花费成本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偏低。大部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局限于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方面,认为能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运用专业技术熟练解决实际生产操作问题即可,而对于学历文化、沟通协调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培养要求不高。分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教育结构严重失衡。长期以来在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思想影响下,职业教育受到忽视,职业学校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技能人才培养后继乏人。二是培养经费投入不足。政府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特别是对急缺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工作缺少投入。企业培训经费落实困难,用于一线职工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更少。社会投资职业教育培训的动力不足。三是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大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存在“三无”现象,即无专门机构或专人管理,无培养规划和计划,无专项资金。企业内部存在管理人员与技能人才之间收入相差悬殊,技能人才给企业创造的财富与其待遇不成正比。四是技能人才培养师资缺乏。职业学校缺乏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一体化”骨干教师,且专业教师分布存在欠合理等问题。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途径,提高公众对技能人才的认识,积极引导社会树立“技能型人才也是人才”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等观念。大力宣传政府鼓励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确立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树立职业自信与自豪感。

其次,创新培养方式,强化实践操作。积极探索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职业能力项目课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应用性、针对性,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建立和完善由通识教育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构成的全新课程体系,并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和生产实训的各个环节中。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采取共建、改建、扩建的方式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健全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

第三,强化师资建设,打造一流团队。建设“既能教书又能育人,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是教师又是车间主任”的专兼职结合的“一体化”教学队伍。加强中青年教师的技能培训,并从企业聘请生产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第四,建立激励机制,推进人才评价。通过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逐步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促使多出和早出人才。改善人才选拔机制,优先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技能素质的青年,并在使用方面予以信任和重用,敢于让他们挑重担。对有特殊重大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应给予奖励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第五,完善校企模式,培养更多人才。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共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推动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和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建立一批示范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速度扩大培养规模,推进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高级技师都江堰市校企
都江堰市:社保服务“贴心暖心”
都江堰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就业
都江堰市:突出“四心” 强化农民工服务保障
四川省都江堰市友爱学校
四川省都江堰市友爱学校
高级技师岗位技能提升研修现状研究报告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山西今年拟培训3000名“工匠”
于晓明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