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人文学科教学模式,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2014-08-15黄玉珈
黄玉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众所周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一大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型人才,这是我们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立校之本。那么,什么是高素质?是针对什么标准而言的素质提高?专门人才的概念是该宽泛的还是狭义地解读?当前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及普遍诉求又是如何?我们只有回答好了所有这些相关问题,才能对高职现有的各类人才培养规格及体系进行更好的设计与改进。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做一个具体清晰的概述。
一、深入调查研究,确立高职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及培养标准
素质本来是源于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在结构上和机能上的一系列稳定的特点。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素质,是一个更通俗的概念,它应该包括主要属于先天因素的自然素质(又称生理素质)、主要从后天获得的社会素质、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心理素质三大类。而从自然、心理、社会这三个维度出发,笔者曾经于2012年对包括我院在内的武汉两所高职院校的约200名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共发出问卷203份,回收有效卷183份,有效率为90%。通过对问卷的梳理,我们总结发现了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高职生综合素质特征,现简要分述如下:
(一)生理素质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68%的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较为满意,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尚可,7%的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满意。有70%学生比较喜欢且经常运动,12%的学生比较讨厌运动,很少主动外出活动。其中男生和理科生爱运动的比例略高,但整体的身体素质差别不明显。不少学生反映自己上大学后身体素质下降,主要原因集中在生活作息不规律,晚睡晚起,中午不能午休,长时间上网较为频繁;三餐饮食不规律,有时不吃早餐,正餐经常凑合;女生较为爱吃零食,有些还节食减肥;部分班级学生惰性蔓延,学习生活态度散漫消极。
(二)心理素质
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生个人自觉性和自控能力都较差,对自我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也不尽人意。32%的学生不太满意自己的现状,28%的学生不太满意自己的个性,同时,对于自身的意志品质,灵活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指标,不满意率也比较高。这既暴露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遍薄弱,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开始正视并逐步重视对自身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提高。
(三)社会素质
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普遍比较担忧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78%的学生认为上高职是为了更好就业,但39%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适应性和职业规划没有清晰的理解,有18%的学生学习目的极为明确,也对未来有较为乐观的憧憬。有2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社会适应力不强,迫切地希望能得到及时的提高。有62%的学生认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但仍有15%的学生不愿与人合作及为集体考虑。53%的学生没有较为明确的价值观念,有3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保证不说脏话粗话,有24%的学生对周围同学的行为举止不够满意。
二、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助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状况并不理想,要想在短短的一两年内普遍提升其整体素质,任务十分艰巨而但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制定计划,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状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确定分级素质指标体系,将不同系部和专业学生的素质指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将其融合为“人文素质指标+职业素养指标+专业技能指标”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体系,这三者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缺一不可。这里要强调指出的一点是:正是因为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截然分开,所以我们的各学科教学,各部门管理都要体现一个整体观和大局观。不能是人文学院的老师只负责人文学科教学,面向所有学生的公共课和人文选修课都采用一样的方法和授课内容;而专业课老师上课只讲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从自身的人文素养方面做好垂范作用,应时时刻刻注意对学生进行渗透性的育人教育。
另外,对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中的高素质,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整体情况制定一个较为灵活的标准。应该说,针对入校之初,懵懵懂懂低分低能毫无职业理念的绝大部分高职生而言,这种高就是其专业学习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就是奉献精神,积极主动性,企业忠诚度等职业素养提升后所换来的用人单位满意度的上升;就是其整体人文素质提升所带来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及就业渠道的拓宽和就业质量的延展上…为了更好的测算这种提高的幅度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可以分专业分学期地在学生进行实训期间,对其工作态度、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索创新能力、口笔头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各项指标进行自评和互评,促使学生直面自身不足,激发自我提升综合素质的自觉意识,学会相互评鉴,让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又在困难挫折面前及早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在学知识练本领的同时不断锤炼自身意志品质,为未来的职场之路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三、改革教学模式,在人文学科的每一堂课上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
毋庸置疑,人文学院各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因而,对于开设的学科和任课的教师,应制定一定的遴选标准,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权威性。尤其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应进行更为科学严格的选聘。对涉及的相关学科,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动态管理体系,由企业代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共同组建的评估小组,分学年分系部进行课程评价,凡是长期教学效果不佳,不符合社会和学生需要的选修课应及时调整或停开,应该依赖良好的机制而非人为因素来左右课程的走向。
同时,因为素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特征,其改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太可能仅凭课堂讲授就可习得。因此,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对现有的各科教学的传统课堂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引入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让课堂教学也能不断向课外延伸。因而,可以让更多的普通教师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各个社团的建设与活动中来,相互借力,既能使社团活动更有方向感和规范性,又能让课堂内外的学习顺利对接,最终促成素质教育的种子四处生根,蔚然成风。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我非常关注本课程在学生素质培养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对全院40个不同专业的2010级班级中的80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我们曾对公共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显示,90%左右的学生认为英语有用,但是难学;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好英语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45%的学生觉得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是口语太差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40%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当,因而收效甚微;口语、听力、阅读分列学生最想提高的英语技能前三位;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对现任教师的教学很满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内容陈旧,教法单一,课堂乏味,不知所云。对于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赞成引入口语测试。
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面临的困惑,我们这几年也尝试对本课程进行了多种有益的尝试和改革。我们普遍推行了口语考试,进一步完善了公共英语考核评价体系,由此反过来又促进了日常教学对于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笔者也参与并主导了一项省教育厅的教改项目的教学工作,力求将剑桥商务英语与公共英语对接,使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模拟职场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英语技能、熟悉职场情境、提高职业素养,最终实现与未来职场的无缝对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穿插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境演练、工作小组讨论辩论会、小班口语教学、组织鼓励学生应考BEC证书等改革举措,通过一年的教学,参与教改的班级学生商务知识普遍增强,英语的听说技能大幅提升,参加BEC考试的学生中88%以上拿到了A2证书,还有部分学生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拿到了合格证书,而教改班的三级通过率和优秀率也分别达到了大约90%和24%,均大大超过全院和全省平均水平。
同时,笔者在积极参与教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之余,也非常注重对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力求在日常教学中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素质得到提升,能力得到锻炼。例如:本学期第一单元主题讲的是大学教育,课堂讨论时,我们会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段英语开学演讲视频作为切入点,学生在反复下载收听训练英语听说能力之余,也会被演讲中所涉及到的如何承担责任,如何学会学习,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建立梦想等内容所吸引和触动,从而开始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起到了不俗的教育教学效果。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学生社团活动,笔者在教学时就把学生平均分成六组,要求各组课前收集学校相关社团的基本资料,上课时分组就坐,相互交流参与社团的名称及心得,并分角色模拟社团活动情景。在布置每一项任务时,笔者都会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给出可供参考的范例和方法。经过过这样的反复训练,许多英语基础极为薄弱的学生也开始慢慢在同伴的协作支持下尝试开口了,在这一过程中团队的合作意识及个人的心理品质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我会有意识地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分阶段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助于培养其人文素质和职场适应性的原声电影和阅读材料。学生在反复观看诵读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大量生动、自然且地道的美语表达,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书上人物的经历中明白了许多人生和职场成功的秘诀,可谓收获良多。
总之,只要我们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学生,精心构建课堂的环节,大胆改革,不断总结,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就能够一步步实现。
[1]谢明荣,邢邦圣.浅谈高职培养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1-2-19.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阿尔伯特·哈伯德.致加西亚的信[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2.
[4]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