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高校歌咏活动的基本策略与能力培养的探究

2014-08-15王敏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歌咏艺术节音乐

王敏

(1.潍坊科技学院 山东寿光 262700;2.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新乡 453007)

创新高等院校歌咏活动,必须从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注重人的教育,体现整体效应,通过活动这个主线,全面培养高等院校大学生的音乐才华,以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

1 适当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以弥补先期音乐教育的缺陷

艺术课程的开设,应考虑专业的需求,应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般理工类专业可适当减少,而文学类专业或者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密切联系的专业可适当增加,这样就会通过对大学生音乐的教育,起到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的目的。非艺术专业的音乐教学,要突出应用为目的,不宜强化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体现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日常交往、参与活动音乐能力的教学研究,要让歌咏活动渗透到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去,以弥补入学前对音乐缺乏有客观现实,推进高等院校音乐教学改革。

2 通过专题讲座、集体学习等形式,向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进行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提高现代大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专题讲座、集体学习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一,作为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通过专题讲座、集体学习的形式,接受音乐教育,并通过活动将歌咏比赛、唱歌、表演等应用到业余的学习中去,一方面能够活跃学习生活,激励大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另一方面还能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音乐技能和参与歌咏活动的内在动力。

3 以社团活动为主体,深入开展歌咏活动

社团活动是高等院校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组织形式,这是因为,社团活动大都在课外进行,教学与指导方法灵活、学习形式不拘一格,但教育与学习效果去十分明显。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教育中,社团活动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对于非专业课程、基础课程而言,其优势更加明显。

4 通过会展、专题演出,强化对大学生音乐与歌咏活动的教育与指导

会展、专题演出是目前,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是地处文化建设要地、会展形式多样且次数多的城市、大学生与社区联系密切的院校,会展与专题演出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也提高了自身的价值,充分体现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5 系列化的大学生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等应成为大学生歌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是受教育者活动与参与活动的重要场所,一所好的大学,必须能够成为大学生重在参与的重要场所,从这个角度讲,高等院校每年举办的大学生艺术节、科技节等应成为大学生歌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参与由高等院校自身举办的艺术节活动,通过艺术节展示自我,通过艺术节放声歌唱,通过艺术节将自己的表演才华显露出来,也是一种学习的满足,更是提高自我水平的表现。大学校园内的科技节,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折射出,艺术、歌咏活动与其它活动的内在联系,如果充分抓住这一环节,在大学生中开展歌咏活动,必将歌咏活动高纵深发展大学生的歌咏活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展示自我高度概括,更是大学生创新意识与个体能力的一种有机融合。因此,大学生参与歌咏活动的能力,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表演能力都属于综合素质能力的范畴,应十分值得培养。

第一,歌咏活动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敬业热情。众所周知,一首好的歌曲、一段好的音乐、一个小小的表演艺术,都能激发一个人内心的激情,当然,大学生参与歌咏活动,必然受到歌曲、音乐、表演与交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创业、敬业热情,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奋斗与幸福。大学生参与歌咏活动,一方面对歌曲进行欣赏,对音乐进行品味,对表演进行再现,歌曲、音乐、表演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从心理、行为和品质上影响到大学生的品质,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决心与行为,这样,有意或者无意地培养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热情。所以说,在高等院校中广泛开展歌咏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情操,又能激发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热情。

第二,歌咏活动能够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强烈的求知欲。一个心理素质是受环境因素制约的,大学生参与歌咏活动,始终与其它人活动、学习、交流在一起,开放现与欢快的环境,让大学生心情舒畅,心理活动进入一个强的活动期,面对新时期网络与复计算机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环境是十分有利于大学生放松心理、成长成材的,同时,在活动中受其它优秀选手的影响,非智力因素会得到迅速发展,激励其它大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训练,努力向好的选手看齐,实现了激励求知欲望的目的。

第三,歌咏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意识。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与歌咏活动,能够通过自身的活动优势与学科特色,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意识,乃至集体主义精神,这出其它学科教学中相对难以实现的教学目标。因为,我们无论组织学生班级演唱,还是外出演出,或者高等院校内的集体比赛活动、会展、慰问演出等,都是集体精神的反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个体的力量其号召力和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歌咏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意识,优化集体利益环境,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组织形式和活动的基本要求,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与集体的存在,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思想,甚至影响与教育大学生不断的去追求,去努力,去奋斗!

第四,歌咏活动还能够活跃校园文化建设,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现代文明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场所。一个好的高等院校校园,不仅仅在它的建筑面积和规划设计上,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内涵,这不仅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助推作用,就是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教育学家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标志,是塑造学生心灵思维,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因此,高等院校的歌咏活动既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通过歌咏活动助推文化建设的发展,二者之间相互弥补、共存。目前,潍坊科技学院以校歌为宣传与发动的起点,全院师生学唱校歌,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类似如学习雷锋小组、爱心活动小组、文明家电维修小组、志愿者团队、帮扶小分队等在各个院系均能看到,校园文明之花盛开,公益活动层出不穷,多次被评为省市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受到上级的表彰。

第五,歌咏活动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在语言、表演艺术和演讲方面奠定了基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学习周期是短暂的,一般3-5年,3-5年后大学生就会带着梦想与学习成果走向社会,走向广阔的生产建设一线。社会是个大舞台,不论是领导岗位,还是生产建设岗位,都需要语言交流,需要表演的再现,需要演讲等才华,所有这一些,大学生在文化课课堂上是很难学习到的,而歌咏活动正是培养大学生语言、表演艺术和演讲能力的重要沃土。在校期间,大学生利用节假日、星期天的其它业余时间,或自愿,或组织的参加歌咏活动,一展自己的歌喉,同时,参与歌咏活动对于自己的语言表演艺术和演讲艺术也是一个巨大的提高。实践证明,参与歌咏活动社团的学生其交流的艺术明显提高,走向社会参与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成绩明显好于没有参与歌咏活动的其它大学生。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城乡一体的奋斗目标,社区建设、街道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文化建设就需要大批高素质、有组织、会表演、能演讲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大学生,而高等院校的歌咏活动能够完全胜任这个目标的要求,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在激情,从而实现对人的综合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歌咏艺术节音乐
高理红
遇见艺术节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秋的歌咏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圣诞音乐路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音乐
「滇池」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