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仓鼠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2014-08-15刘文洋董世鹏杨常玉金志民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9期
关键词:雄鼠仓鼠小肠

刘文洋 董世鹏 杨常玉 金志民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大仓鼠,小型啮齿动物,属啮齿目,仓鼠科,仓鼠属,栖居于农田、沼泽和荒地等处。喜夜间活动,不冬眠,营独居生活。关于大仓鼠的种群生态特征、昼夜活动节律、化学通讯等方面已经展开了许多工作,对食物、食量的比较研究也比较详尽。而对大仓鼠消化系统形态学非单一影响因素和全面综合报道较少。为此,笔者对大仓鼠进行解剖分析,希望能对未来害鼠种群数量的控制,疾病预防提供科学资料,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科学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在2014年6至9月份,采用铗日法,对牡丹江三道关地区进行采样,对外部形态进行测量。

1.2 仪器及方法

测量常规仪器有电子天平、直尺、游标卡尺、解剖器等。 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软件所得的平均数±标准差(M±SD)表示,差异显著性用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大仓鼠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构成。雌、雄大仓鼠的消化道长度分别为(946.44±62.75)mm、(870.60±99.62)mm;食管长度分别为(64.41±14.94)mm、(61.32±5.68)mm;小肠长度分别为(512.01±43.77)mm、(472.30±41.78)mm;大肠长度分别为(236.83±28.00)mm、(220.32±34.92)mm;盲肠长度分别为(90.17±17.77)mm、(86.56±8.36)mm;消化腺有肝脏和胰脏构成,雌、雄大仓鼠的肝脏重量分别为(6.31±1.22)g、(4.41±1.15)g。

2.1 口腔和咽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 由颊和上下颚所包围。咽是口腔后下方的漏斗行肌性管道,上与口腔、鼻腔相通,下与食管相连,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2.2 食管

管腔呈圆形,富有伸展性。有皱襞,吞食时,皱襞可平展开.雌、雄鼠食管长度分别为(64.41±14.94)mm、(61.32±5.68)mm;是体长的(46.0%±9.0%)mm、(41.0%±2.0%)mm;占消化道总长的(7.0%±1.0%)mm、(7.2%±0.8%)mm。食管自身无消化功能, 其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咽传递到胃中。

2.3 胃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壁最厚的部分,入口为贲门,上接食管;出口为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雌、雄鼠的胃重分别为(5.94±0.42)g、(5.03±1.55)g,(P<0.05)差异显著;胃长分别为(68.27±3.33)mm、(60.78±8.36)mm;胃长占体长分别为(47.0%±2.0%)mm、(40.0%±4.0%)mm。胃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食物量、性别、温度等。

2.4 小肠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 是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雌、雄鼠的小肠总长分别为(512.01±43.77)mm、(472.30±41.78)mm;差异极显著。

2.5 大肠

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盲肠是介于小肠和结肠之间的锥形大盲囊,近段粗,远段细.雌、雄鼠的大肠长度、占消化道长度差异性均极显著,占体长长度差异性不显著。

2.6 肝脏

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体,位于腹腔前端,分为左右两叶。雌、雄鼠肝脏重分别为(6.31±1.22)g、(4.41±1.15)g;肝脏占体重分别为(6.0%±1.0%)g、(4.0%±0.00%)g。

研究表明,雌鼠的消化道各脏器长度及重量大于雄鼠。由于捕获时期为大仓鼠繁殖季节,所以雌鼠需要更多的食物营养和能量保证怀孕、哺育幼崽。其中发现2只孕鼠。雌、雄鼠的消化道长度差异明显大于消化道重量的差异。消化道重量差异中除胃重/体重,肝脏重/体重差异未达显著外,其余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3 讨论

大仓鼠的杂食性习性及具有发达的消化系统确保了营养的充分吸收来维持较高的繁殖能力。同种异性间的消化道形态也存在一定差异,动物的消化道形态特点与其生活环境及食性密切相关。在消化道各器官中,小肠更能反映出动物对食物质量选择的差异性。

[1]王德华,王祖望,孙儒泳.根田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变化及其适应意义.兽类学报,1995,15(1).

[2]金志民,杨春文,刘铸,等.6种猛禽消化系统的比较研究[J].四川动物,2011,27(3).

[3]杜卫国,鲍毅新.社鼠和褐家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J].动物学报,2000,46(3).

[4]杜卫国,鲍毅新,刘季科.七种鼠科啮齿动物消化道长度和能量的比较[J].兽类学报,2001,21(4).

猜你喜欢

雄鼠仓鼠小肠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当仓鼠遇上小新
变性的雄鼠
萌翻你的仓鼠君来了!
一根小肠一头猪
仓鼠小黑
转快点儿,小仓鼠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粕对雄鼠运动机能的影响
千言万语,尽在一“尿”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