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2 0例临床分析
2014-08-15李静
李静
(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皮肤科 山西阳泉 045000)
银屑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皮肤病,目前医学上对其发病机制尚没有非常明确的认定,但临床研究表明其病发可能与患者的遗传特征、免疫系统以及炎症和环境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银屑病并发其它免疫性疾病的病例时有出现,使得临床上开始更多的关注银屑病与患者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是以大疱为基本损害,由自身抗体引起的器官特异性免疫性皮肤病,常见的临床类型有天疱疮、类天疱疮等[1]。为了更好的了解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免疫病理以及有效的治疗措施,特对我院收治的患者病例进行针对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共20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5.5±10.6);60岁以上患者11例,占比55%;2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例;银屑病患者总病程3~25年,平均(12.6±6.8)年,10年及以上患者共12例,占比60%。
1.2 临床特征
20例患者在病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水疱、红斑、糜烂、皮疹,多出现在患者躯干和面部。其中8名患者在出现水疱前有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史,光疗时间最短的2个月,最长的12个月,其中2例患者曾服用甲氨蝶呤7.5mg/周,雷公藤30mg/d,阿维A10mg/d,疗程1年。经组织和免疫病理诊断,20例银屑病患者中并发天疱疮者16例。
1.3 主要检查
20例患者根据皮损特点及病理演变过程临床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而16例并发天疱疮的患者中15例皮损病理符合天疱疮,对患者进行免疫荧光检查阳性,间接免疫荧光者11例,直接免疫荧光阳性者2例,2例阴性,1例不详,检查为阴性的患者和检查不详患者经皮损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或抗体检测确诊。对最近5例患者还采用了ELISA方法对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3例并发天疱疮患者中2例抗Dsgl抗体阳性,1例并发类天疱疮患者抗BP180抗体阳性。
1.4 治疗
其中12例银屑病并发大疱性皮肤病患者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2周内水疱、渗出减少至消失,皮损结痂愈合,糖皮激素减量后皮疹未出现复发,后停用,同时利用泼尼松5mg/d维持。另外4例患者外用糖皮质激素,病情也得到有效控制。
2 讨论
近年来银屑病并发免疫性疾病时有报道,但银屑病并发大疱性皮肤病较为少见,出现并发大疱性皮肤病的银屑病患者也多是大疱性类天疱疮,还有少数的寻常型、红班型、疱疹样和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2]。从对银屑病并发的免疫性大疱性患者粗略统计来看,大多数大疱性皮肤病多是在患者银屑病存在数年后才出现。对我院近4年来收治20例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统计来看,基本上以中老年男性患者为主,且病程较长,多是在银屑病出现后10年左右才出现大疱性皮肤病的病理表现。
目前,对银屑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中普遍认为使用PUVA(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疗法)、UVB(中波紫外线)或外用刺激性药物如水杨酸、蒽酚、焦油等有可能诱发天疱疮,另外临床统计也发现依那普利诱发大疱病的病例。所以至今为止,对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偶然性或必然性仍未做出明确认定。但对银屑病与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之间的关系做出一些推测。一是受个体遗传体质影响,从媒体的有关报道和学术研究成果中来看,目前针对大疱性皮肤病发性的组织相关性白细胞抗原(HLA)类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较多,且主要集中在DRB1*04/02、DQB1*05/03等。存在这些易感基因的患者,在一些诱发因素情况下更容易并发大疱性皮肤病。二是药物诱发,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三是机体免疫失调,主要是个体内外的一些因素导致调节性T细胞活性减退导致病理性免疫反应或自身抗体产生,银屑病中的免疫紊乱使得循环中及局部皮肤微环境中存在多余的活化的淋巴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3]。从对我院的患者统计发现,20例银屑病患者中有8例有明确的UVB照射史,其中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分别为5例和3例。从调查统计中还发现,多数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用药史或外用药物史,这些因素也有可能增加了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发生率。
[1]董娟,吴桂菊,郑捷等.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11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11):649-651.DOI:10.3969/j.issn.1000-4963.2012.11.002.
[2]陈金波,陈柳青,段逸群等.寻常型天疱疮治疗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7):448-450.DOI:10.396 9/j.issn.1000-4963.2012.07.032.
[3]阿依古力·玉素甫,张祥月,杨克健等.新疆维吾尔族天疱疮患者4 7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3):146-147.DOI:10.3969/j.issn.1000-4963.2012.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