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民营银行的前景在于“错位竞争”
2014-08-15
时隔十九年之后,民营银行2013年能否再获准生证?
日前,银监会前副主席蔡鄂生透露,银监会对于民营银行牌照的下发应该是分批进行,第一批有望在2014年3月前发牌,具体何时开业要看各银行自己的情况。
而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看来,民营银行主动发起设立的条件相对过去,已经是比较容易的了,但现在的市场环境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却更残酷。激烈竞争之下,民营银行赚钱将并不容易。
相反,吴晓灵认为,民间资本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直接借贷和直接投资的信息平台,空间要大于直接进入银行业。对于现有的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被国际机构纳入到“大而不倒”行业是一种误导。“在中国,金融机构只有生生死死,市场才能有活力,才能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吴晓灵认为,对于银行业而言,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会更大,与国有大银行相比,未来的民营银行发展前景在于“错位竞争”,要能办出特色,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在市场上竞争,否则失败的概率比较大。
日前,在“2013央视财经论坛”间隙,吴晓灵接受了媒体采访。
记者:目前,市场对商业银行改革呼声很高,但首先需要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度保障,请问存款保险制度目前推进到哪一阶段?
吴晓灵:存款保险制度会尽快推出。它主要起的是保障作用。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给大家的最大的启示应该是,你到哪家银行存款都是存在风险的,因为它是有限赔付。所以,在存款利率放开之后,老百姓应该挑选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做一个比较,挑选那些经营得比较好,比较稳健的银行,而不是简单看哪家银行利率比较高,我就到哪儿去。
记者:政策放开后,民间资本对设立中小型银行热情高涨。监管层在审批民营银行时的原则是什么?
吴晓灵:在美国,监管当局在审批一家银行的时候,会考量这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有多大,现在有多少家金融机构,它们提供的服务是否足以覆盖这一地区。如果其提供的服务不够,还有足够的市场容量,才会批准设立新的银行。
我们监管当局在审批民营银行时,最根本的是要以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市场容量来权衡金融机构的布局。最主要的衡量原则是,既要有竞争,也不要过度竞争。过度竞争总会有失败者,失败之后,老百姓就会受到损失。
记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银行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吴晓灵:民营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就是错位竞争。能够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能够办出特色,能够比别人提供更好的服务,那么,你就能够有前景。如果不是错位竞争,而是同质竞争,且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失败的概率就比较大。
记者: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经济蓝皮书》预计,如果经济增速快速放缓,短期银行不良贷款会小幅增加,未来两三年内不良率将明显上升。这也加大了银行坏账隐忧,你怎么看待民营银行在这方面的压力?
吴晓灵:银行本身就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当经济下滑时,银行出现坏账,这是正常现象,银行有那么多风险拨备,就是为了应对出现坏账时对冲风险的。
在我看来,一个运营稳健的银行,最重要的不在于它有没有坏账,而是看它有没有充分的风险拨备。如果有充分的风险拨备,能够把坏账覆盖掉,这就是一个好的银行,大家不用担心。目前国内银行拨备覆盖率超过200%。
记者:除了不良贷款压力,中国银行体系“影子银行”所隐含的风险亦备受关注,如何化解?
吴晓灵:各国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不一样,统计出来的数字也不一样。总体来说,中国影子银行与国外所说的影子银行,其二者概念是不一样的。
国外说的影子银行,多指衍生品的场外交易,而在我国,衍生品的场外交易量是很少的。我们更多的是指非金融机构的一些金融活动。我认为,这些活动只要法律关系是清晰的,且如果我们能对这些业务有统计,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很多金融产品法律关系不清晰,风险责任不明确。一旦出了问题,对投资人利益必定产生一定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