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主体性分析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
2014-08-15王孝华
王孝华 康 薇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454000)
“百年树人,以德为本。德,包括德心、德性、德行。德心,是指人的整个意识系统,包括潜意识、思维、观念、信念等,就是要心地善良,一切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德性,是指人的性格方面,就是要胸襟开阔,豁达大度,笑对一切,喜乐开怀。德行,是指行为、行动,就是要多做好事,行善如流。”[1]238“立德”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德心、德性、德行,将这些内容体现到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去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体系;“树人”即人的成才,关键在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树人”很难落到实处。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意义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就是要“使学生的德性从受教走向自教,从教化转成自化,从他律变成自律,使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会生存,而且懂得发展自己;不仅能适应社会,而且能驾驭自己,能动地改革社会,使自己从必然走向自由,真正成为社会的接班人。”[2]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立德树人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和网络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新时期,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整个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随之而来的是多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既促进了文化的积极发展,也对民族文化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凭借网络的现代化,民众对于公平正义的关注度愈发强烈。对于“立德树人”工作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新的世情、国情的背景下,“我说,你做”的传统德育模式已经落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行主体性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彰显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二)对规范德育的继承与超越,是革新传统德育方式方法的重要媒介
规范德育的特征是:第一,强讲授,轻践行。以普遍性教育为主,凡事以教师的“金科玉律”为准,结果使个性遭到压抑,德育效果大打折扣;第二,强知识量,轻能力。规范德育对社会道德知识极力推崇,并以道德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激励标准,忽视学生的道德践履。
主体性德育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紧密结合个性特点,变“规则教育灌输”为“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一方面通过教学模式的革新,采用声情并茂的图片、视频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载体的延伸,让学生接触社会,关注社会,逐步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环节
德育工作的成败不仅关系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德者,才之帅也”[3]426,德应放在全面发展的突出位置。新时期,学生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不能搞“整齐划一”的传统德育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多措并举,树立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高校学生道德主体性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灌输式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发挥
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学生不同程度存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轻道德教育的现象。德育教育者仅限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仅有的道德内容也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课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很少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呈现重说教轻实践现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实践和自我体验的格局;德育教育的方式是灌输式,这种教育方式不管受教育者的特点,接受与否、接收效果如何,只是一味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这种单向的教育方式、方法、内容忽视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二)道德学习倦怠心理影响了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能动性
所谓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倦怠心理,是指学生个体在道德学习中因自我效能低而产生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评价不高的一种身心疲惫、无奈厌烦的心理状态。大学生道德学习倦怠心理使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大为降低,使得学生道德学习动机减弱或消失,使得大学生的品质提升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由于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信息量大,个人色彩的选择性和接受度高,容易出现以下接受误区:拒绝接受、虚假接受、知行不一接受。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德育学习的自觉性,容易形成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呈现“两张皮”的状况。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索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1.营造民主环境,进行启发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最好体现。作为学生,有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权利和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学生个体都是有差异的,认知水平不同,接受道德教育的程度也不同。所以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适时肯定和赞扬,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发掘个人潜能,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态度。
魏书生是开发学生主体性的典范。他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民主方法来管理班级,赢得学生的认同和肯定。他注重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学生平等交流,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魏老师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他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博大精深的知识功底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2.满足学生需求,发展健全人格。人们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知水平的高低,从而忽视了道德需要。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例如,可以根据班级需要,设立不同的服务岗位,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岗位,不仅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还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获得不同的角色体验,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中展现自身潜能。
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实践证明,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求,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逐步形成道德需求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学生的道德行为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3.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态度体验,对人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道德情感是人形成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和推动作用。”[4]5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坚持以情感为主线,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还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因此,它自然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的目标。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道德认知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前提,而道德实践则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的关键,其实践程度的深浅直接关系着德育工作的成败。
1.加强以宿舍为单位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础教育作用。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场所,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进行宿舍管理是体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标志。众所周知,学生宿舍的“卧谈会”天南海北,其中不乏一些无聊的话题,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彼此的认知、见解、行为可以互相影响。因此,深入开展文明宿舍的评比,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等,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宿舍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净化日常生活环境、维持良好生活秩序、创建团结和谐宿舍的目的,把宿舍变成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前沿阵地[5]。
2.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德育活动载体建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能锻炼班级成员的实践能力,又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班级成员的特点,首先,发挥个体优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学术讨论、文娱体育等活动,把德、智、体、美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有意识地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其次,充分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开展以“校史、校训、校歌”为主题的活动,使大学生在各个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特有的精神气质,培养爱国爱校、敬业奉献的良好品德;最后,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了解其历史内涵、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和思想内涵,用革命前辈的事迹感染和激励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活动中建构,在现实中超越,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3.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加强德育平台建设。学生社团因其自主选择性、灵活多样性、自律性及辐射性等特点,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团的规章制度,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确保社团运作规范化、法制化。二是加强社团的骨干成员建设。有人说过,“如果一个军队的指挥官性格果敢勇猛,这个军队就会奋勇杀敌,永不后退。”所以要加强对社团领导成员的培训,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总之,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支持,积极引导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注重对社团领导的培养,充分挖掘出学生社团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彭忠信,张伟强.对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J].理论界,2006,(7).
[3]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卷(周纪)[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
[4]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李颖.浅谈主体性道德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