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拾“三纲五常”伦理文化的现代价值

2014-08-15曹思佳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宗族伦理文化

曹思佳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是汉代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而形成的国家伦理道德建设体系,为弘扬诸子百家文化,奠定儒家核心价值观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自西汉至清末长达两千年多的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三纲五常”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宗法社会,宗族群体是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基本单元。一般来说,国家意志的推行,是通过宗族群体的传递来实现的。在宗族群体中的族长很讲究本宗族成员的名分、名望与名声,所以在对后代的培养教育方面都会形成一套固定的行之有效的家族风格,即家风。基于这样,本宗族的管理者(如族长)就会通过建立本宗族沿袭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新伦理道德规范来管理本宗族成员,使本宗族成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这样宗法团体内就形成一套宗族(或称家族)伦理道德体系,通过这一体系来规范本族成员和影响其他社会成员,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体系赖以形成并形成影响的基础条件。“三纲五常”能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伦理规范准则的原因,是它正好适应了这种宗法社会环境的需要。

由于古代社会这种以家国为核心的宗法社会,从上述伦理规范形成的两个方面来看,法理上必须认可以“族长制(家长制)”为基层管理核心的伦理关系,亦即古代社会伦理体系的形成也就必须适应“家长制”形式的特点。那么“三纲”中的“君、父、夫”就成为了国家、宗族中管理的主体,“臣、子、妇”成为了管理的主要对象。“仁、义、礼、智、信”成为“五常”的主体内容也适应了“三纲”成员伦理关系处理的需要,因德基于家,形于国,“五常”作为德的重要内容,适合家国成员伦理关系的处理的准则。

二、“三纲五常”地位确立的历史考证

在中国伦理规范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甚多的规范条目,伦理价值体系也多元化,纷繁复杂。确定“三纲五常”的最高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地位,并提升到国家层面的立国准则和国家治理行为标准则来自于汉武帝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董仲舒。董仲舒认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且他对确定君臣父子关系重要性的理解是:“父不能使子,君不能使臣,虽有城郭,名曰虚邑”;“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耳”。并且为了强化“三纲”的作用,使被统治者能够接受他的思想,便取自然中的天地阴阳之道比附“三纲”论断。他认为“三纲”即是“天道”在人世的体现。“君臣、父子、夫妇”关系就如自然中的天地、阴阳、主从之道,都是天定的。

董仲舒还把君臣、父子、夫妻在社会层面的地位等次设立为政治制度,目的在于和谐理想社会的构建,认为人们都“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就会出现“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者也;故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的理想社会。所以,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加以整合并以之全面规范社会人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之道,自此“五常”就成为国家实施仁德治国的价值基础并统领我国伦理道德教化与建设两千余年。

三、“三纲五常”伦理文化的现代价值

“三纲”,它界定的三种人伦关系,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尽管这是维系宗法等级制度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直到今天的社会管理中仍有其积极意义,可从以下三点来解析:一是“三纲五常”的“纲”具有“楷模”的涵义。君为臣纲,君必正,君不正,臣投他国。臣为民纲,臣必仁,臣不仁,民必反;父为子纲,父必慈,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必德,子不德,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必正,夫不正,妻易嫁。妻为夫助,妻必贤,妻不贤,夫休之。作为“三纲”中涉及的主客体关系,“三纲”促进主体的表率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三种关系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着。“三纲”中为“纲”的这种“楷模”作用成为了当时治理文化的价值导向。二是“三纲”涉及的人伦关系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人群关系,这三种关系涵盖了管理主客体所有关系。抓住了这些关系的处理,为实现管理的有效性奠定了人文基础。三是根据管理中层级分工原理,有了层级分工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管理各职位的职责、权力和利益的对称性。每个人才能各处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三纲”中人的关系定位体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社会中人总处在一定的社会角色中,对社会中各类人员进行关系的确定,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四是“三纲”把人的伦理关系确定后,要求每个人在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同时,还应该承担起更多的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的管理者和责任人,这符合了管理的目标原理。

“五常”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更是一种社会价值取向,也是我们现代人文化修养的主要纲常科目。

我们看“仁”,“仁”在“五常”中是首位,是核心,是王道之本,“故道兴于仁,立于礼,理于义,定于信,成于智。五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际也。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伦而明至道也。”其他诸德都是围绕“仁”而展开的。孔子所倡导的“仁爱”精神,也是中国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宗旨与根本,也是现代人是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指南与规范,“仁”提升了人生价值,展示了人的人格根本。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还包含了“忠”“恕”两个方面,其本质就是推己及人地爱人。在现代社会,更要放大“仁”爱的这种精神,为政为官要博爱。孟子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爱思想。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些文字背后体现了一个领导者亲切而可敬,就是因为透露了他们关注人文、关注人本的深刻思想内涵和工作中的行动纲领。

“义”是中国传统行为文化中重要的伦理规范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孟子认为“义,人之正路也”。“舍生而取义”,把“义”作为人生的崇高追求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主要准则。纵观历史上成功的英雄豪杰,都是义的使者,他们不为权势所不动,不为艰难所惧,有胆义,重感情,为世人所流传。义历来是中华民族团结协作的基因、人际和谐的基石。

“义”的另一种基本含义就是公平正义,是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正义表现在正义理念、基本制度安排和具体政策制定三个层面。今天的中国社会十分重视公平正义,不断探索公平正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公平正义的新内容与框架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礼”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中国雅称“礼仪之邦”,中华文明素称“礼乐文明”。早在远古时代,礼就孕育于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之中。到了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揭开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序幕。后经儒家的丰富和完善与历代统治者的倡导和推行,礼逐渐成为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礼治最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治国方略。礼揭示了和谐盛世治国理政的真谛,“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是治国安民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指南。

在现代社会,传统礼仪文化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好像车的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到一定的高度。特别近十年来,各地纷纷举办礼仪讲堂,反映了社会对礼仪的呼唤。礼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时,礼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正是是把行为道德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文明规范体系。在今天的社会里,“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文明礼貌”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曲。“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是礼治文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智”是人们果断周密处理事务的技巧。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儒家认为,人有了知识且具有智慧,就能去认识世界,探究万物,掌握规律,改变生产力,创造文明。“智者”不仅知识丰富,而且有智慧,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具有了完善理想人格的人,不仅应当是“仁者”,而且更应是“智者”。“智”与“仁”是相辅相成的,好学求知能促进仁德的自觉和生长。故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今天的社会,崇尚知识与智慧,重视学习与教育。提倡全民教育,强调对学生德、智、体、美、情的全面素质教育。这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延伸,体现了一种道德的而非功利的教育精神。儒家留下的有关教育和学习的格言和教诲,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无常师”、“教学相长”、“不耻下问”、“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知人论世”等都是儒家智慧思想的精华,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指诚信、信誉、信用,虽然说法不同,但其内涵基本一致。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立国之基,是人性的自然属性的反应。孔子对“信”更是高度重视,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道千乘之国,敬事而有信”,他认为,一个人只有遵守“信”的道德规范,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使自己的行为取得满意的效果。否则,虚伪欺诈,就会寸步难行。所以人要“主忠信”。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今天的社会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要倡导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高度,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

现在论及重拾“三纲五常”伦理文化的现代价值,关键是要辩证认识其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作用,保持和发扬它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因为,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陈登原.中国文化史·卷首叙意[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3]冯天瑜,周积明,何晓明.中华文化史·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5]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6]李宗桂.董仲舒道德论的文化剖析[J].孔子研究,1991(3):58-65.

[7]曾黎.论三纲五常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南都学坛,1994,(5):80-82.

猜你喜欢

宗族伦理文化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谁远谁近?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一个汉族宗族的认同符号——重庆永川松溉罗氏宗族个案研究
从宗族建筑楹联看吉安地区宗族观念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