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无害化综合治理技术
2014-08-15俞学文黄新灿谢以泽
俞学文 黄新灿 谢以泽
(1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农技信息中心 312300;2绍兴市上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蔬菜病虫无害化治理,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培育和选用抗、耐病虫优良品种,通过培育壮苗,合理运用各种调节生长技术,充分发挥蔬菜生产基地生态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增强蔬菜对病虫的抵抗能力。通过栽培管理、改善和优化蔬菜生产基地生态系统,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发生发育的环境条件。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要时使用化学防治,将蔬菜病虫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同时蔬菜农药残留不超标,达到生产安全、优质蔬菜的目的。
1 采用综合防治手段
1.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指通过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采取间作、轮作制度,合理布局茬口,提倡水旱轮作和反季节栽培等农艺措施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1)因地制宜选用优质高产、抗耐病虫品种,采用嫁接育苗;播种前温汤浸种;苗床在高温季节利用太阳曝晒进行土壤消毒。(2)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和蔬菜品种特性,适期播种;采用温室育苗或营养钵育苗,移栽前进行炼苗,增强抗性;合理密植,控制好温湿度,适时中耕除草,科学肥水管理,适时采收等。(3)生产过程中及时摘除病枝、残叶、病果,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传播源;采收后及时清除废弃地膜、秸秆、病株、残叶,并进行集中处理。
1.2 物理防治
1.2.1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进行诱杀 田间悬挂黄色粘虫胶纸(板)可诱杀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害虫,悬挂蓝色胶板可诱杀棕榈蓟马等,可利用地膜、黑膜等各种功能膜和防虫网防病、抑虫、除草。
1.2.2 利用害虫对某些物质的趋性进行诱杀 如采用糖醋液、性信息素、杨树枝等诱杀害虫,利用白炽灯、高压汞灯、频振式诱虫灯等诱杀夜蛾类害虫。
1.2.3 利用热能进行防治 如采用晒种、温汤浸种等方法高温处理种子,采用高温灭杀土壤中的病虫,采用高温闷棚抑制病菌等。
1.3 生物防治
(1)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猎蝽、蜘蛛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杀灭害虫。(2)利用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等细菌),蚜霉菌、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昆虫病毒,微孢子虫等原生动物防治病虫;也可选用拮抗微生物、病原物的寄生物、非生物诱导抗性以及农用抗生素等微生物农药防治病虫。(3)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多种害虫。
1.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蔬菜病虫害,应合理选用农药。根据蔬菜病虫发生情况对症用药,因防治对象、农药性能及抗药性程度不同选择最合适的农药品种。能挑治的不普治,能兼治的不单治,根据防治指标适期用药。选用合理的施药器械和施药方法,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药量,减少对蔬菜和环境的污染。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有限度地合理使用矿物源农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其选用品种、使用次数、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应按《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执行。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或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的农药,水生蔬菜禁用所有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剂。
2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2.1 科学安全用药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所有部分)中对农药的品种、剂型、常用药量、最高药量、施药方法、最多使用次数、最后1次施药与收获的间隔天数(安全间隔期)和最高残留限量都作了具体规定。应针对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情况,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剂型和有效成分,根据规定适量用药,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施药次数的多少,对蔬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影响很大,不能随意增加,无公害蔬菜生产应尽可能减少农药使用的次数。遵守安全间隔期是保证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低于最大允许残留量的重要措施,应严格遵守,采收时一定要超过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蔬菜采收前绝对不可随意施药。
2.2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主要包括菊酯类、昆虫激素类和少数有机磷类杀菌剂、杀虫剂,如大棚蔬菜使用的烟薰剂百菌清、速克灵等和规定允许使用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应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农药。
2.3 对症下药,适时用药
不同的病虫对农药的反应各不相同,不同的农药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同时农药的防治对象也会随着抗药性的产生而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根据防治对象、农药性能以及抗药性程度选择防效良好的农药品种。(1)喷雾和喷粉容易使药液和药粉弥漫在空间,对有益生物杀伤大,毒饵、泼浇、毒土、拌种、浸种、沾根、涂茎等方法可以有效杀伤有害生物,并且对有益生物影响较小,应重点选用。(2)农药的剂型较多,一般乳剂、可湿性粉剂可以加水稀释喷雾,粉剂、颗粒剂不能加水喷雾,只能喷粉或撒施。可溶性粉剂和水剂农药中未加表面活性剂,其稀释液不易湿润包心菜、花椰菜等蜡质层较厚的蔬菜叶片,因此在这类蔬菜上使用时应加洗衣粉或洗洁精 (用量为药液稀释液量的0.05%),以增加药液的附着力。(3)用药时间应根据不同农药的作用特点,以及害虫在发生过程中最易中毒死亡的生育阶段有选择地进行防治,应根据病虫害发生量是否达到防治指标而定。同时要考虑气候条件,如雨天不宜喷雾,早晨露水未干前宜喷粉,大风和中午高温时应停止喷药等。
2.4 轮换用药,科学混用
实践证明,对一种有害生物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进行防治,会使该生物逐步形成对该药剂的抗性,使防效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存在着交互抗性,即一种有害生物对某种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会对另外某些同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从而使防治难度更趋加大。克服和延缓抗药性的有效办法之一是采取轮换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两种以上农药,而且要选择没有交互抗性的药剂交替使用。如果某种药剂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可以停止使用若干年,使抗药性逐渐消失。
科学合理复配混用农药,能够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对象,延缓有害生物的抗性,延长农药品种的使用年限,降低防治成本,充分发挥现有农药制剂的作用。目前,农药混合的主要类型有杀虫剂加增效剂、杀虫剂加杀虫剂、杀菌剂加杀菌剂、杀虫剂加杀菌剂等。农药复配混用虽然可以达到较大的防治效果,但切不可任意组合,盲目搞二合一、三合一。目前农药复配混用主要有两种方法:(1)农药厂把两种以上的农药原药混配加工,制成不同的制剂投放市场;(2)防治人员根据当地当时有害生物防治的实际需要,把两种以上的农药在防治现场现混现用。在混用之前必须查看常用农药混合使用表,或者经过试验证明不会产生不良副作用时,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