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外驻训保障中医疗垃圾处理的有关问题及处置措施

2014-08-15欧小云冯继贞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驻训医疗队垃圾处理

欧小云,冯继贞,林 平

军队医院院内医疗垃圾管理机制健全,处理程序规范,而院外驻训保障中医疗垃圾处理欠规范。针对野外驻训保障中医疗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采取针对性人员培训、实时监测等管理措施,取得一定效果。

1 野外驻训保障时医疗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野外驻训时条件设备的限制,医疗垃圾管理有待规范医疗垃圾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野外训练时受医疗设施设备条件限制,地理环境复杂,加之医疗队对保障中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投入力度不够,没有建立有效的感染管理组织系统,对保障中产生的医疗垃圾缺乏管理措施,使医疗垃圾处理处于“无章可循”状况。有的单位即使处理了也是草草了事,处理不够彻底,还有的单位未进行任何处理,对大气、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等构成污染威胁。同时,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大量氨气、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的释放,严重污染大气,其中垃圾分解散发的多氯联苯等均是致癌物。加上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医院感染易于发生[2]。

1.2 对医疗垃圾危害性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能野外作业的参训官兵均属无传染病的健康人群,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后勤人员、指挥人员的自我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野外训练时产生的医疗垃圾危害性重视不够,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的医疗用品随意存放,更有甚者驻地老百姓将部分医疗废弃物当普通废品变卖而流入市场。部分单位对医疗垃圾虽进行集中处理,如焚烧或填入土坎,但遇到雨水天气时,这些被焚烧的垃圾灰和土坎里的垃圾随着水流冲出,造成对环境、空气、人体的二次污染。

1.3 缺乏对医疗队成员必要的消毒知识培训及监督机制由于医疗队重在治疗技术的培训,在操作消毒知识、医院感染预防等方面培训力度不大,导致医务人员,特别是后勤保障人员对院外保障时医疗垃圾管理随意性大,无医院感染监督机制。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在伴随保障及到体系部队巡诊时,对291名院外保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调查,知道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医师68.9%,护士84.3%,药技类人员44.0%,后勤保障人员25%。知道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医师83.1%,护士100%,药技类人员22%,后勤保障人员15%。2011年11月08日WHO报道,医疗机构服务活动产生的废物含有潜在的有害微生物,能造成住院患者、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公众感染。医疗机构活动产生的废物中约80%是普通废物,剩余的20%被视为具有感染性、毒性和放射性的有害物质。

2 野外驻训保障中医疗垃圾收集处理的措施

2.1 强化医疗队员的环保意识,健全医疗垃圾管理制度 医疗队在院外保障中对医疗垃圾管理法规几乎成为“盲区”。首先借鉴医院对医疗垃圾管理的经验,根据国家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符合野外驻训保障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医疗垃圾安全处置有关规章制度,以规范野外训练特殊情况下医疗垃圾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医疗队设立以感控科人员为主的医疗废弃物监督管理组织,各组有专职或兼职人员,对医疗垃圾处理专职人员进行检查指导。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宣传有关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提高医务人员院外保障时环境卫生意识和“标准预防”意识,切实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外训管理内容。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毁形,并做无害化处理。实行双方签字登记,既体现了管理效能,又从源头上杜绝一次性医疗器具的流失。医疗废弃物监督管理人员定期或随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外训保障质量的总结通报中,保证管理到位。要学习沈阳军区青川野战医院对医疗队员的一条 “铁的纪律”“再忙碌,也不能乱扔医疗垃圾。”

2.2 加强医疗队全体保障人员的培训 对医疗队全体保障人员反复培训与监督,养成良好习惯。组织学习卫生部颁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2012年新颁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根据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了解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的分类与处置要求。根据医疗垃圾中占总重量92%的为可燃性成分,野外条件下该卫生填埋的要深埋,该焚烧的要用全封闭专用车辆在指定地点集中焚烧。

2.3 医疗队加强对医疗垃圾运送人员的培训,提高清废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 对医疗垃圾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正规化处理水平。严格有害物和无害物分类,严格区分标志,采用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可将有害废弃垃圾放入红色塑料袋内,传染性垃圾放入白色塑料袋内,普通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内,锐器垃圾放入硬质容器内,须扎紧袋口,密封箱盖。在盛装医疗垃圾前,应当对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损;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既保证有害垃圾得到安全有效处理,又降低医疗垃圾处理成本。为医疗垃圾专职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3 小 结

医疗废物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安全,通过对野外驻训保障中规范医疗垃圾管理的实践,医院感染控制科深入驻训保障现场,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出整改措施,每周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医疗队医疗废弃物管理组织,发现医疗垃圾处理人员不按规定分类包装毁形,给予该组负责人及当事人相应处罚,有效增强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医疗队员自觉遵循医疗垃圾处理规范,一次性物品回收率为100%,实现了医疗废物的管理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监督到位,使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更加严格规范,以保证官兵及驻地群众生活环境安全。

[1]余结根,李 荣,刘少锋.医疗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现状及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42.

[2]梁锡念,黄小伟,林祖兴.饮用水源的卫生问题和对策[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4,3(4):211-212.

猜你喜欢

驻训医疗队垃圾处理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NO TIME TO WASTE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某部野外驻训卫勤保障工作的几点体会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武警8670 部队扎实做好驻训部队药材保障
基于PLC的潮湿垃圾处理控制系统
野外驻训综合身心干预平台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