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言语评估及康复系统TG—PX—111治疗脑卒中失语症

2014-08-15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失语症正确率言语

肖 勇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患病后有各种不同的后遗症,而失语症是主要后遗症之一,患病率高达20%~30%[1]。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失语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使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产生了较大的障碍,据我国调查资料推算,在全国各类残疾总数中34%的是听力语言残疾[2]。护士常常因为无法理解患者的意图而不能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失语患者非常重要和必要,多数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可不同程度恢复语言功能,提高生存质量[3]。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标准,而日本失语标准语言测验(SLTA)从神经语言学层面对失语症患者的残存功能进行评估,计算机言语评估及康复系统TG-PX-111吸收了以上两种版本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语义导向(semantic navigation)训练技术和生物反馈训练技术模块,在笔者所在疗养院康复治疗中起到了显著的疗效。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对笔者所在科自2012年07月以来收治的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进行评价,结合患者的颅脑CT诊断和语言功能评定结果综合判断,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言语失用检查表(CRRCAE)进行检查,经计算机言语评估康复系统TGPX-111评定结果为运动性失语(motor aphasia)确诊卒中后失语症者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31~74岁,平均52.5岁。入选标准:①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均为右利手,听理解可以理解简单句子,卡片命名不能接受语音提示;②病程不超过3个月;③意识清楚,检查合作,无视力障碍。

1.2 方法 采用计算机言语评估及康复系统TG-PX-111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角度对患者进行评估评定患者听觉词-图匹配、视觉词-图匹配、视图命名、高表象词图朗读,确定失语类型,患者口语理解障碍较轻,可以理解简单句子,对语法词和秩序词理解较差[4]。利用语义导向训练技术和言语生物反馈技术从汉语刺激—联想反应词汇库中选择训练刺激材料对患者进行视、听、读、理解等一对一训练。15 d为1疗程,共4个疗程。第1疗程主要针对命名不能进行听词指图、跟读字、词,命名日常生活用品,5次/周,30 min/次,每天重复前1 d的课题。第2疗程主要进行词图匹配、缺损图形匹配及生活常识判断,5次/周,30 min/次,每天重复前1 d的课题。第3、4疗程进行综合强化训练,5次/周,30 min/次。该系统中的画面有趣形象,患者对其极有兴趣,并且每完成一项训练都会自动判断对错,对做错的项目都有提示“继续努力”并显示正确答案增强了患者的信心。对于患者做错的训练项目治疗师可以点击返回给患者做详细的解说及提示使患者做出正确的选择。

1.3 评定方法 据国际上采用的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中的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①0级:没有意义的言语或听理解能力;②1级:交流中有不连续的言语表达,但大部分需听者去推测、询问或猜测;③2级:在听者的帮助下可进行熟悉话题的交谈,对陌生话题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④3级:在仅需少量帮助或无帮助下,患者可以讨论几乎所有的日常问题,但由于言语和理解能力的减弱使某些谈话出现困难或不大可能;⑤4级:言语流利,可观察到有理解障碍,但思想和言语表达尚无明显限制;⑥5级:有极少可分辨的言语障碍,患者主观上可能有点困难,但听者不一定能明显观察到[5]。

2 结 果

37例患者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疗效评定标准:①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②有效:治疗前后比较失语严重程度提高一级;③显效:治疗前后比较失语严重程度提高两级或接近正常。37例患者中显效共23例,男17例,女6例;患者治疗后卡片命名正确率为97%,词图匹配、缺损图形匹配及生活常识判断正确率为90%。有效共14例,男6例,女8例;患者治疗后卡片命名正确率为94%,词图匹配、缺损图形匹配及生活常识判断正确率为89%。无无效者。

3 讨 论

失语症是由于脑部器质性病损使得大脑语言区域及其相关区域受到损伤,导致原已习得的语言功能受损,表现为语言符号的感知、理解、表达和组织运用能力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功能障碍。失语症的治疗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听理解能力、阅读理解力、口语表达能力、书写能力以及实用交流能力[5]。长期实践证明失语症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到患者语言功能的缺失,还要重视患者的实际交流能力和心理障碍[5]。言语治疗在我国起步较晚,大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通常采用一对一的schuell刺激法治疗,该系统有趣的话面增加了患者训练乐趣使患者训练过程中心情愉快,增强了训练有效度。系统含有的语义导向训练技术和生物反馈训练技术技术可以进行自我训练、自我纠正、自我评估激活言语知识的运用功能提供言语交流能力,适用于康复中心及社区康复机构。

[1]乐 琳,郭钢花,李 哲.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训练临床观察[J]. 医药论坛,2011,5(22):165.

[2] 于增志. 脑卒中后语言障碍[J]. 中国临床康复,2003,7(5):715-717.

[3]卢智珍,陈永东,韦景清.颅脑外伤失语患者早期康复指导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11,4(14):211.

[4]陈颂玲.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失语症合并认知障碍的个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2012,12(27):1160.

[5]牟志伟.失语症的治疗.见:言语治疗学[M].2009.37-178.

猜你喜欢

失语症正确率言语
失语症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