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2014-08-15刘桂云
刘桂云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61)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然而,从纠正“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在当今中国已然过时,其生命力正在受到质疑。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的社会结构划分理论逐步传入中国并开始影响中国学界,在其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运用阶层分析方法来探讨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状况以及流变趋势,时代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把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回归到它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并结合变化了的时代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探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现代价值,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须。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阶级形成理论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认为,阶级的存在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1]547阶级的产生,其首要的物质前提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除了维持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外还有剩余,这就产生了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劳动的可能性,即剥削的可能性,从而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其次,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分工的结果使产品的交换成为必要和经常的现象。于是,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人,即商人。商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加剧了贫富分化,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在生产中占据不同地位的各社会集团——阶级,社会上划分出富人与穷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
阶级的存在是阶级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但它不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的产生、发展和消灭完全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了阶级,阶级又将随着生产力的充分发展而消灭。
(二)阶级划分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角度出发去探讨阶级问题,认为经济关系是形成阶级的根本原因,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中,阶级是一个经济实体,即特定生产关系的承担者,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而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主要是由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所决定的。因此,阶级划分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占有情况,也即一部分人能否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这是判断阶级关系的基本标准。在私有制社会里,正是由于一部分人凭借其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才能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社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剥削和被剥削两个相互对抗的基本阶级。
列宁给阶级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2]10从列宁的阶级定义中可以看出,阶级的划分是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劳动组织、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参与分配的方式和取得收入的数量不同,因而区分为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因而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3]233这是划分阶级的客观标准。
社会阶级一旦形成以后,必然要在政治上有所表现,在意识形态上有所反映,一定阶级的人必然会具有政治思想、社会情感以及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共同特征。但阶级之所以称为阶级,归根到底只是决定于它的经济方面,而不应把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等这些物质关系的反映也包括在阶级范畴之内。划分阶级只能以经济为标准,特别是应以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依据。
(三)阶级关系理论
有阶级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就是不可避免的。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必然表现为阶级斗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历史上的一切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和加强他们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总是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和在生产体系中的统治地位,对被剥削阶级进行经济剥削、政治压迫以及思想控制。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和争取自身的利益,也总是努力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因此,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避免的。阶级斗争反映了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它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利益引起的,其实质是物质利益根本对立的体现。所以,任何时期的阶级斗争,尽管必然要采取相应的政治形式,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为实现其经济利益而展开的。
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恩格斯曾经说过:“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4]560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只有通过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才能推翻旧的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彻底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使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存在于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时而激烈时而缓和的阶级斗争,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统治阶级,迫使统治阶级作出相应的让步,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阶级发展理论
每个阶级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历程,也就是由“自在的阶级”上升为“自为的阶级”的过程。自在阶级主要处于一个阶级产生的初期,阶级成员共同的经济关系决定了其共同的社会地位,而他们本身并未能意识到其所处的集体环境,所以还没有形成共同的阶级意识,没有建立统一的政治组织。随着阶级成员对其基于共同物质基础上的相同经济利益的认识,该阶级共同的阶级心理和阶级意识就会逐渐养成,最终,这种内在的阶级意识必定会转化为其外在的政治诉求,而为了实现这种政治诉求,阶级成员又必定要形成一定的政治组织,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而采取相应的统一行动。这一时刻,阶级就由自在阶段发展到自为阶段。因此,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认为,社会阶级的发展还要经历一个由“自在”到“自为”的过程。
马克思还特别用“自在”和“自为”这两个概念来描述无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但由于无产阶级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政治成熟程度和觉悟程度不同,它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当无产阶级还是自在阶级的时候,它对资产阶级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没有认识到资产主义的本质,还没有把资本家当做一个阶级来反对。随着无产阶级的不断成熟,其阶级意识逐渐增强,当无产阶级明确了本阶级的历史使命,更加理性地清楚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最后把斗争的锋芒必然直指整个资产阶级,这时候的无产阶级就上升为了自为的阶级。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现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我们把握阶级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依然有其内在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其思想内核和精神实质始终是我们分析阶级问题的重要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提出了分析阶级现象的视角——以经济利益为视角
从经济利益出发分析社会的阶级现象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视角,也是其区别于唯心史观的重要标志。纵观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他总是把阶级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交换关系、物质利益等一些经济因素联系起来,从经济领域而不是非经济领域去寻找阶级问题的根源。与西方社会学者以政治、思想、工作、收入甚至生活习惯作为阶级划分依据相比,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更为深刻地揭示了阶级各种外在表象背后的实质,为更好地解决阶级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现有的阶级阶层也不断分化,新的阶层不断涌现。这种剧烈的社会发展和阶级分化,已经完全超出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想,但它并不妨碍我们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提供的方法和视角去分析我国当前的阶级阶层状况。
我国当前一些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首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和促成的。改革开放以后的生产力大发展促使社会资源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继而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有的社会阶级结构格局被打破,新阶层产生,如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雇工等。而划分这些新阶层的标准和依据依然是他们对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的新阶级阶层就会随之产生。可见,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对于指导我国当前的阶级阶层划分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提出的经济利益标准直到今天依然是分析各种阶级现象的主要视角。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明确了研究阶级问题的方向——以消灭阶级差距为目标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以消灭阶级之间的差距为最终目标,通过资本主义激烈的阶级斗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消除私有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间的差距,最终消灭阶级。马克思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他看来,“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做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5]48在原始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绝对平等的。进入私有制社会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实践能力的提高,人逐渐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也就产生了对自身和他人平等的要求和愿望。而社会阶级的存在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目标取向就是要消灭阶级之间的不公正。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我国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更加复杂,阶级阶层间的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指导,就是要逐步缩小阶级间的差距、消灭阶级间的不公正,以实现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和谐共处。为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要积极妥善地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兼顾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建立健全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各种利益协调机制,努力缩小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所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我们明确了研究阶级问题的方向,就是要消灭阶级阶层差距,维护和实现阶级阶层间的公平。
(三)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指出了剖析阶级社会的方法——阶级分析法
阶级分析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法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分析和研究阶级社会的基本方法,它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阶级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根本方法。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阶级关系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还没有达到消灭阶级的程度,作为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当前社会中的阶级仍然是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激化。既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存在着阶级现象,那么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当前,我国的阶级结构中,既有传统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还有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雇工等新出现的社会阶层,除此之外,也包括反对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状况,分析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及其变化趋势,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各项具体政策的客观依据。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当前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问题,既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把本来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社会矛盾,不加分析地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去处理;也要反对否定阶级分析法的观点,无视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种阶级斗争现象以及阶级斗争扩大的可能性。
(四)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提供了探究阶级状况的思路——从阶级到阶层、从自在到自为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全面梳理了探究阶级问题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把握每一社会形态的基本对立阶级及其关系。因为一个社会里,基本对立阶级之间或紧张或缓和的阶级关系决定了该社会形态的大致发展脉络,清楚了这些基本对立阶级及其关系,就可以正确判断整个社会的阶级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因此,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而划分出来的阶级及其关系,始终是我们探究阶级状况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其次,要分析各基本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状况。阶层分析并不是与阶级分析根本对立的,而是内在的包含在阶级分析之中的,是对阶级分析的深化和具体化。在同一个阶级内部,由于经济地位、政治态度、价值取向等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的阶层。对某一社会形态基本阶级内部的各个阶层进行微观层面的阶层分析,才能对整个社会的阶级阶层状况及其关系作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和把握。最后,要了解阶级阶层内部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某一社会形态内部的阶级阶层及其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不断会有新的阶级阶层产生、发展、壮大,对阶级阶层状况进行动态的、全面的、量化的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其实质及发展趋势。
在社会财富不断分化的今天,我国产生了掌握较多的社会财富的私营企业主,对它的阶级属性进行准确识别就要全面地分析其内部特征。我国当前的私营企业主,虽然掌握较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有共同的社会地位,但他们只能称得上是“自在”的阶级,或者说并不是真正的阶级。因为就目前来看,这些私营企业主虽然有共同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但他们并没有形成统一而自觉的政治诉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不能称为“自为”的阶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关于阶级形成、阶级划分、阶级关系、阶级发展的思想,时至今日,在同其他学术流派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中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只有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涵出发,紧密结合我国当前阶级阶层状况的现实,才能客观地把握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精神实质,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价值。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