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毛泽东的青年教育观
2014-08-15代红凯
代红凯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00)
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青年的教育问题,并一再强调“教育青年是个大问题”①毛泽东在1964年9月4日接见老挝爱国战线党文工团团长、副团长和主要成员时的谈话。。毛泽东关于青年教育内容的认识与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独特理解是紧密相连的。毛泽东既重视青年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与规划,又侧重对青年科技知识、实践技能的培训;既重视现实国情的教育,又重视历史史实的训诫;既强调革命理想、崇高道德的激励,又重视艰苦奋斗、奉献精神的高扬。
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教育
毛泽东历来重视对人民群众进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教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就强调共产党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可以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结成统一战线,但是绝不能同意他们的世界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如何顺利实现作为一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向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造人们的世界观,为工人阶级造就新的知识分子,使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1]1503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尤其是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普及教育,不仅关系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的顺利与否,更是事关社会主义制度能否永久巩固的重要因素。
在1951年3月27日给李达的信中,毛泽东就强调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过去做得太少,而这是广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学生的迫切需要,希望你多多写些文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针对教育宣传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放松现象,毛泽东批评说:“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2]226在1964年与毛远新的谈话中,他也强调青年要学习辩证法,用辩证法解决问题。
事实上,毛泽东要求青年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唯物辩证法,不只是因为唯物辩证法能够有益于规范引导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还“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可以提高我们对前途和方向的认识,开阔我们的眼界,使我们的思想从狭隘范围里解放出来”,进一步讲也是为了构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理论根基,“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认识世界,认识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组织,个人与党的相互关系。……我们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只有依靠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领导下的亿万劳动人民的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①1963年12月23日毛泽东为转发李瑞山、华国锋关于参观广东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起草的中央指示。因此,毛泽东历来强调青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因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二、以建设社会主义为目的的科学技术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对于科学技术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来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缩小差距,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如何把当代科学技术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应有的优越性,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尽管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希望扩大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流,学习这些国家的先进技术,“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3]740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制裁、封锁和禁运,这些希望都没能实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尽管我国知识分子队伍在逐渐壮大,据统计,包括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高级知识分子,从1949年的6万多人增加到1955年的约10万人,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也从海外回归祖国,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但知识分子在数量上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这就对从青年中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各种人才提出了迫切的现实需求。因此,毛泽东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科学技术教育,使他们成为掌握一定科学技术、有能力承担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建设者。1941年,毛泽东就对毛岸青提出要求:“唯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4]166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指出:“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在技术革命上去。”[5]52并强调:“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全体人民,人人都要懂得这个任务,人人都要努力学习。有条件的,要努力学技术,学业务,学理论,造成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新部队(这个新部队,包含从旧社会过来的真正经过改造站稳了工人阶级立场的一切知识分子)。这是历史向我们提出的伟大任务。在这个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宏大新部队没有造成以前,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是不会充分巩固的。”[6]463
三、以通晓国情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青年一代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困苦缺乏必要的思想理解和精神准备,毛泽东十分重视以“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教育青年。这种国情教育,同时也是对青年一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践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为国家振兴而努力的政治教育。毛泽东在谈个别地方发生的少数学生罢课事件时,就将青年学生闹事的部分原因归结为国情教育不够,“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3]781毛泽东认为,应对有这种不切实际想法的青年人进行必要的、基于国情现实的政治教育,“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因此,他经常强调,“需要在群众中间经常进行生动的、切实的政治教育,并且应当经常把发生的困难向他们作真实的说明,和他们一起研究如何解决困难的办法。”[2]2361957年3月6日,毛泽东在南京部队、江苏、安徽二省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刚刚革命,刚刚搞社会主义,这个生活怎么会好起来?粮食怎么会多起来?……我们年纪大一点的人,这个问题容易懂,青年人可不容易懂。好像他来到了世界上,样样要像个样子,因此要向他们进行教育,要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教育,特别是对青年进行教育,要进行艰苦奋斗,白手起家的教育。”②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在南京部队、江苏、安徽二省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即使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后,仍时刻告诫青年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思想准备,从根本上来说,反映了毛泽东内心对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责任的沉重使命感。1949年10月1日晚上9时25分,开国大典游行结束后,毛泽东回到中南海住地,他对身边卫士说的第一句话是:“胜利来之不易!”这句蕴含深刻内容的话他连续说了两遍。毛泽东是有沉重历史使命感的领袖,正如他所说,实现民主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在革命胜利后成功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是共产党人从根本上要解决的历史任务。美国著名政治心理学家罗伯特·利夫顿在其著作《虽死犹生》中提出一个名为“幸存者”(survivor)的重要分析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说:参与和经历诸如革命、战争、突发事变等等非常规事态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与非常规事态相一致的非常规的心态。这种非常规的心态有两方面基本的内容,第一,“幸存者”会产生某种对死者强烈的歉疚感,这种劫后余生的复杂感情,同时会释放出很多的能量;第二,“幸存者”也会通过一种“转移”,我们或者叫做“升华”,把个体不可避免的死亡,转变成为某种精神不朽的象征。通过这种心理分析视角,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的那么多人无疑会使毛泽东心里产生一种深重的双重责任感:一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二是在革命胜利后继承前人遗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建设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1959年4月,他在上海时说:“我想把整个中国要紧的事办定,建设社会主义从欧洲到中国还不是很清楚,我们不能吃人家吃过的馍馍。活着,多搞一点,比少搞一点好。我有信心,但是大家想的是否一样,我有顾虑。”也正是这种责任感,使得毛泽东对新中国青年寄予了厚望,并时刻对他们进行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教导:“现在二十岁的青年,再过二三十年是四五十岁的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将亲手把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将亲手参加埋葬帝国主义的战斗,任重而道远。有志气有抱负的中国青年,一定要为完成我们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终身,为完成我们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这一代要下决心一辈子艰苦奋斗!”①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与陈伯达、艾思奇等同志的谈话。对青年进行基本国情教育,使青年懂得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必要性,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青年认清社会主义建设的长久性和艰难性,使他们能本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来脚踏实地的建设新中国。
四、以苦难历史为教材的情感教育
针对青年一代没有经过革命洗礼、不善于将新中国与旧社会进行对比,以致缺乏社会主义新中国来之不易的革命感情问题,毛泽东一直都很重视运用历史对青年进行教育。“要让老一辈重新回忆受压迫、受剥削的历史,激发阶级感情,让青年一代知道革命斗争果实来之不易,让他们续一续无产阶级的家谱。”②1963年5月8日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的谈话。“有的地方采取讲社史、村史、家史的办法,对青年进行阶级教育。这个办法很值得推行。贫农受剥削、受压迫的家史可以讲,贫农富裕起来的家史也可以讲。地主、富农的家史也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讲给贫、下中农听,讲他们是怎样剥削压迫人的。”③1963年5月毛泽东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等问题的指示。在1965年1月9日同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不无忧虑地指出,现在的青年没有见过地主剥削、资本家剥削,也没有打过仗,没有看见过什么是帝国主义。就是现在20几岁的人,当时也只有10岁左右,对旧社会什么也不知道,所以由他们的父母、老年人讲一讲过去,很有必要,不然不知道过去那段历史。乃至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团访问中国,毛泽东也希望用他们的现实境遇来对中国的青年进行阶级感情的教育,1964年10月,他在接见西南非妇女代表团时,对她们的一个要求就是请她们结合本国的实际状况去给中国的青年人讲讲课,使他们不要忘记自己曾经苦难的过往。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回顾,一面是贫穷落后、连年战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受尽欺辱、充满剥削与压迫、毫无生机与希望的旧社会,一面是团结统一、社会正化、民族振奋、扬眉吐气、豪情万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对比所带来的巨大感性反差,无疑会激发已浸润到灵魂深处的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尤其是青年一代内心强烈的双重情感。一方面是对旧中国种种弊病及其原因的极度愤慨、精神压抑和耻辱激愤;另一方面是这种积压的、强烈的愤懑情感在新中国改天换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得以强烈地释放,并转化成一种珍惜、感激、维护、信奉新社会与新制度,且自强不息以求国富民强的强大感情与使命。在新中国既存现实基础上,这双重情感是因果转变、内通贯息的,而青年获取、维持后者这种强大的情感力量正是毛泽东一贯重视的建设并巩固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
运用历史对青年加以教育,既能加强青年群体坚持革命的意志,又能通过对旧社会的憎恶强化青年一代对现在生活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唤起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极大热情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极度向往和忠诚。
五、以坚持艰苦奋斗为本色的革命奉献精神教育
毛泽东十分重视精神因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战争时期的革命精神、革命热情保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对炽热革命意识、高昂斗争精神的强烈肯定及追求,对物质因素的忽略、轻视乃至反感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毛泽东似乎自青年时就不屑于谈论现实物质,1936年他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谈及自己青年时期的志趣,毛泽东说:“除了不谈女人——普通在这时期的青年的生活中极为重要——以外,我的同伴连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都不谈的。记得有一次在一个青年的家里,他和我谈起‘买肉’的事情,并且当面叫佣人来和他商量,叫他去买。我动怒了,以后就不和他来往。我和朋友只谈大事,只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7]51而毛泽东生平最讨厌的就是钱。据李银桥回忆:一次他从工资结余的存款中取出几百元装入一个牛皮纸袋送毛泽东过目,毛泽东以为牛皮纸袋里装的是文件,“给老张的钱,主席过过目吧。”我的话音未落毛主席就像无意中抓了一只癞蛤蟆那么糟糕,一下子把牛皮纸袋扔开了,“拿开!交待了你就办,谁叫你拿来的?”毛主席皱起眉头搓手,就像指头脏污了,“我不摸钱,以后你要注意呢!”[8]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一直宣扬、怀念、崇尚战争年代的那种高尚牺牲精神,1959年,他在视察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时指出:“要向老红军学习,不为名,不为利,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红军打仗也没有礼拜天,没有休息,没有加班费,还是学习老红军吧,要和老红军一样。……完全不休息礼拜天,每天三班制,也不搞计件工资,许多人本来是八小时的,结果他做了十二小时不下工,多的四小时他不要钱呢?他不要。有一些工程没完成他不下来,有的两天两夜不睡觉坚持在那里,不是八小时,也不是十二小时而是四十八小时,就在工地上不下来。是不是物质刺激呢?增加几元钱呢?一小时一元钱嘛,他不要,这些人不要。无非是平均工资五十元,就那么一点,但是他们为作一个共同的事业而奋斗。”①1959年9月5日毛泽东在视察人民大会堂时的指示。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在经济建设的时代主题下也逐渐发生改变,革命与理想在名誉、地位、工资等现实物质因素面前慢慢褪去神圣的光环,这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关注,“现在有些干部争名夺利,唯利是图。……他们不是比艰苦,比多做工作少得享受,而是比阔气,比级别,比地位。这类思想在党内现在有很大的发展,值得我们注意。”[6]330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消弭理想与物质之间的矛盾,实现物质刺激与理想引导的共进与统一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在毛泽东看来,过多地依靠物质刺激不仅不能建成社会主义,“靠物质奖励,重赏重罚过多是不行的”;而且还会淡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在一些人的眼中,好像什么政治,什么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没有关心的必要。好像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2]226
为了消除物质刺激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恢复人民大众、革命干部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毛泽东越来越倾向于在各领域实行平均主义,实现身份平等,“他这么一闹,就解决了一个问题,什么干部评级,根本不评了,工资大体平均、略有差别就是了。”毛泽东认为实现人民利益均等、身份平等,可以使人民不必再去担心个人利益得失,也就再没有争名夺利的必要,从而将生活重心及价值追求从现实物质领域转移到实现社会理想的层次上。而且他认为同经济发达国家道德堕落和革命精神趋于窒息的情形相比,经济落后则是道德和革命纯洁性的根源,“穷就要革命,富的革命就困难”[2]44,进而通过人民群众在艰苦的环境中焕发出的强大革命精神去建设社会主义,甚至是为了维持这种革命精神而刻意让人民大众体会一种坚苦的生活状态。
对青年的教育亦源于此,毛泽东认为青年由于没有经历革命年代的艰辛,便很难体会老一辈革命家那种艰苦奋斗的经历及精神,而为了培育他们这种精神,则有必要让他们重新经历艰难困苦的生活。因而毛泽东十分强调要让青年去艰苦的环境中进行锻炼,要让他们知道社会主义是艰苦的事业,教育他们要不怕苦不怕累,要能艰苦奋斗。他发出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伟大号召的原因之一,便是期望通过基层生活的磨炼使青年群体真正养成一种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
六、结束语
毛泽东的青年教育观,是全面性、系统性、前瞻性与战略性的统一。其教育内容的多重设定,首先是为使新青年一代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发展,成为有文化、有能力、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其次是激发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力,释放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昂热枕,以便更好更快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毋庸讳言,毛泽东的青年教育观也有其局限性,集中体现在过分地强调道德因素、牺牲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青年的激励作用,而忽视物质因素的激励作用;轻视知识分子及课堂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劳动实践在青年世界观改造及知识获取中的作用,其侧重通过阶级斗争的教育方法也是不合适的。毛泽东青年教育观局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与毛泽东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德高尚、身份均等、革命精神高昂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阶级斗争、道德激励、生产关系的革命、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的艰辛探索与独特理解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认真梳理、研究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毛泽东的青年教育观,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当代开展青年教育工作,既要在实现青年自身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又要从现实建设者与未来接班人的双重维度对其予以把握;既要教导青年抱有乐观积极的政治理想,又要告诫青年保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既要对青年进行合理的道德教育与规导,又要重视对青年一定物质需求的满足与激励;既要重视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重视劳动实践能力的提升;既要重视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又要保持青年一代与人民大众的紧密联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把握毛泽东青年教育内容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下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1]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6]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7][美]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自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8]郭思敏.我眼中的毛泽东[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