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回应力:内涵、价值取向及提升路径
2014-08-15高玉贵
高玉贵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451450)
一、政府回应力的内涵
政府回应的实质是政府与社会及其公众相互之间互动的过程。政府回应力是考量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政府回应力的提升是政府执行力提升的重要前提。目前,学术界关于政府回应力的专门研究比较少,更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美国学者格罗弗·斯塔林认为,回应意味着政府对民众改变政策的要求迅速予以遵从,并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主动确定问题[1]136。张成福教授认为,政府回应是政府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的综合反映。何祖坤认为,政府回应就是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对公众的需求和要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敏感的反应和回复的过程。戚攻认为,政府回应是指多元主体在一定社会结构中基于共同利益、诉求的应答、认同、实化及实践的互动过程。李伟权认为,政府回应的本质就是回应公众利益,处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原丁认为,政府回应实际上就是还政于民,是政府与公民间的良好合作[2]42-47。谢子传认为,政府回应力是指政府按照公共需求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政府回应的核心是服务[3]。
归纳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政府回应力是指政府对社会及其公众的利益诉求作出及时、有效回应的能力。政府回应的主体是政府公共部门及其公务员,客体是社会及其公众的利益诉求。政府回应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及时性和有效性。及时性要求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对社会及其公众的需求第一时间作出回复,遵循时效性的观念和原则;有效性要求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阶层提出的多样化的利益诉求,给予相应的答复和合理满足。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创新,就是要以建立具有回应力的政府为前提。
二、政府回应的价值取向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政府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政府是属于人民的,应将公民置于首位。罗伯特·B·登哈特指出,公共组织是为公共利益而运作,必须反映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期望。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了“公民本位”的价值理念,明确了政府实现公共利益的角色定位[4]76-77。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过程中,要养成服务的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持以公民为中心,考虑公民的利益,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己任,追求公民利益的最大化,尊重公民的权利,能及时、有效地对公民的诉求作出回应,并且能够积极地、有效地满足公民的合理需求。正如埃文·M·伯曼所说,当人民被作为政府存在的最终目标而不是操作的工具时,公共服务的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5]358。
(二)法治的价值取向。政府管理社会的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因此,公共权力要接受人民的监督。政府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提供服务时,必须严格规范与约束自身行为,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提升政府回应力的制度保障。法治不同于法制。法制是从静态意义上讲的,是法律和制度的总称;而法治是从动态意义上来讲的,强调严格依照法律和制度治理国家和社会。政府回应力的提升要有法治作为保障和坚强后盾,法治为公民的各项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基本保障,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政府回应需要遵循宪政精神,符合法律要求,坚持法治原则。坚持法治的价值取向要求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必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公民的诉求作出及时与有效的回应。
(三)合作共治的价值取向。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公民、社会组织是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应参与到政府治理过程中,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及其公民之间良性的参与的互动,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府不能成为也不可能成为“全能政府”,而应成为“有限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要强化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良好的分工与合作,使政府有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为社会提供更多高效的、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四)责任与效率的价值取向。根据委托代理学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将自己的事务委托给政府,政府代替人民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政府倘若没有做好本应做好的事,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今社会是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长的时代,政府能否在第一时间对公众的诉求给予有效的答复正考验着一个政府的公共服务回应能力。提高政府回应力,要求政府能有效地对公民的公共利益诉求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并且政府要敢于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政府回应力的提升路径
(一)逐步提高公务员素质。公务员在政府回应力提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回应力的提升最直接体现在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上。公务员的素质具体体现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公务员必须系统地学习与自己职位相关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培养公共服务精神,树立公仆意识,提高服务意识;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上,政府要强化公平、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管理理念和原则,以建立人民满意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回应力提升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当前,政府转变职能中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此,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应该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转变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政府要减少对微观事务活动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政府不该管的事要坚决不管,该管的事要坚定不移地管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政府需要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加快财政资金对教育(如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医疗卫生和公共预防保健、社会保障与就业、生态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原则上事务性管理要引入竞争机制,对于存在竞争可能性并且可以由私人部门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政府可以契约、委托等方式向社会外包,移交私营部门竞争提供。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和提高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三)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政府回应力,要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逐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根据职能有机统一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形成职能配置科学合理、机构设置精干高效、权责关系明确清晰的组织体系;减少管理层级,进一步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以更有效率地提升政府回应力。
(四)强化制度与机制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制度化建设在提升政府回应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回应力的提升要以依法行政为前提,而且需要规范政府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行政行为。在此过程中,国家要制定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互动的权威保障制度体系,为公民有效参与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同时,建立健全部门与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推行“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模式,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程序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以有效提升政府回应力。
(五)强化政务公开和共享。政务公开和共享是建设有回应力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政务公开与共享是社会公共治理的必然要求。知情权是公民表达诉求,参与协同治理,实行治理与社会监督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提升政府回应力的必然要求。政府要重视运用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网络互动,为政府回应力提升打造信息技术平台。电子政务公开和共享的过程,就是在政府、企业、社会与公民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实现政务信息的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
(六)推进公民的有效参与。政府回应力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公民参与不仅是提升政府回应力的关键要素,而且是契合政府回应的治理模式。政府回应力提升不仅要强调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更要重视公民参与的有效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需要有机“强强联合”,协同治理。加强公民的有效参与需要厘清公民在提升政府回应力中所扮演的角色,塑造积极的公民公共精神和意识,提高参与能力;明确政府在推进公民参与中的责任,提高公民参与程度。另外,政府应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改革社会团体的性质,积极推进公民的有效参与。
(七)强化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见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政府的行政权力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能够实现权力主体所求的利益和价值,即能够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由于人性的复杂性和权力本身的特性,它又极易导致腐败[6]206。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权力和责任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表现为权力大于责任,常常使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对公众的利益诉求置之不理。因此,需要强化对政府官员的行政问责制,明确问责的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注重政府回应力的多元化评估主体评价的实施,并通过立法使政府回应力绩效评估体系法制化、规范化和常规化;同时,通过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的结合,以及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估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水平和回应力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并依据结果对回应力不强的公务员进行行政问责,发挥绩效评估对政府回应力提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1][美]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M].常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原丁.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3]谢子传.提升政府回应力的基本路径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美]埃文·M·伯曼,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萧鸣政,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宋增伟.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