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14-08-15邓凌
邓 凌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重庆400064)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中华文化,是指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不断发展的、打上自身烙印的文化。其构成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等层面,其中,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它反映着中国文化最为本质的特征,是中国文化的气象所在、精神所在。[1]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指具体的文化表现和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2]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董仲舒等学者的阐述,由宋明理学总结并明确提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季羡林先生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在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西汉刘向的《管子》中“霸言”篇讲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 《书经》则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孟子·尽心》又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可见孟子所说的“民为贵”也就是以人民为本之意。还有“民为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闻这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等等。但中国共产党当今提出以人为本与古代以民为本的内涵有所不同: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贵说法;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是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是将仁义道德放在物质利益之上;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讲述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术略。[3]
贵和尚中。即贵和谐,尚中道,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对自然界﹑社会与人生状态的理解,又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形成良性关系的期盼,是真善美理想的体现。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和为贵”、“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尚中的“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的意思。《易传》云:“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中庸》篇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这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这种文化精神的内在意蕴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刚健有为。这是对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概括和价值提炼。《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而文明”、“刚健中正”。孔子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之志。孟子则有“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褥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之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也演化成了中华民族鲜明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渴望为国家建立功业的奉献情怀和反抗侵略、捍卫主权、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气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4]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精神所在、气魄所在,是体现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从本质上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5]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6]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是人心向背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会失去前进方向,失去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然强化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进而形成诸如包容、诚信、守时、互利等道德品格。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和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群体及其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也可能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道德失范现象。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精神颓废,诚信缺失,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时时被突破,让我们感受到在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富裕的背后所暗藏着的巨大悖论。如何化解这一难题?传统文化中的重人际和谐、重道德修养、重礼义廉耻、重道德自律、重理想人格、重和而不同等思想资源一下子成为全社会最需要了解最需要获得的东西。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化解转型期道德悖论的重要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时代精神,同时也深深植根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正确理解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认真挖掘,辩证对待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前提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华文化经历了旧、新石器时期的起源时代,夏商周 (西周)及春秋战国即先秦时期的元典时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发展、确立时期的发展繁荣时代和1840年至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的转型更新时代,形成了子学、经学、史学、玄学、佛学、气学、理学、心学、朴学等各种形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决不是要复古,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比如,“三纲五常”是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在现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有违民主与平等,以及封建的权力崇拜、等级观念、依附性人格等,当然应当抛弃,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是应该继承的。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民胞物与”、“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这些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积极的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通过文化传承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要有内容还要有载体,既要有文化活动还要有文化产品。
就内容而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汲取中国历代先贤思想和典籍中的精华,包括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而不同、和为贵、与时俱进、经世致用等思想。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包括: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人们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就载体而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要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宣传,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通俗解读,尤其是对一些经典古籍进行解读,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二要在国民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帮助广大青少年普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树立文化自信与价值自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人才辈出。三要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春节欢庆、清明踏青、端午临水、中秋赏月,这既是我们先辈长期不懈地探索自然规律的产物,包含着大量科学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知识,也是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的集中体现。例如,节日表现的人与天(自然)的关系,体现出中国人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追寻浪漫的美学观,享受团圆美好气氛、根据年龄长幼尊崇的伦理观。民族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不仅存在于传统社会,在当代社会依然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强大活力,在未来社会也应传承。四要深入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围绕反映中华民族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党史、国史,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制定工程规划、加强重点扶持,推出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精品力作,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总而言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1]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术研究.2013(11):35.
[2]张岱年.中华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冯光.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区别的探讨.理论前沿.2005(18):36-3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03-26.
[5]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术研究.2013(11):38.
[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5-04.
[7]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8/c_126206419.htm
[8]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