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交感风暴的临床体会

2014-08-15郭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交感乐克阻滞剂

郭林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ICU科 江西赣州341000)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交感风暴具体指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24 h内自发2次及以上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等临床症状[1]。临床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交感风暴发生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直接关系[2]。支架置入术后发生交感风暴死亡率较高,需要给予及时救治。本文以80例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交感风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交感风暴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交感风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冠脉造影检查发现单支病变,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并发交感风暴。临床症状均符合《室性心律失常诊疗与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3],排除急性肺水肿、电解质紊乱及药物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等。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 49~75岁,平均年龄(60.5±2.4)岁。B 组男20例,女 20例;年龄 50~76岁,平均年龄(61.0±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电除颤治疗室颤或室速,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降脂及心肌缺血症状改善治疗,同时补充镁、钾等。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倍他乐克治疗,倍他乐克初始剂量为5 mg,静脉滴注2 mg/min,每日可重复给药2~3次,静注维持剂量为 50 mg(q 12 h)或 25 mg(q 6 h)。B 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艾司洛尔治疗,用药初始剂量为0.5 mg/kg,1 min内推注完,静注维持剂量0.1 mg/(kg·min)。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期间死亡率,统计两组治疗成功率;药物治疗期间统计两组中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将血压低于90/60 mmHg视为低血压,心率低于60次/min视为心动过缓[4]。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记作(±S),计数资料记作(%)形式,分别行 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A组患者经倍他乐克治疗总有效率为87.5%(35/40),死亡率为12.5%(5/40);B组艾司洛尔治疗总有效率为 82.5%(33/40),死亡率为 17.5%(7/40):A 组患者治疗效果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患者11例(27.5%),发生心动过缓患者16例(40.0%);B组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患者29例(72.5%),发生心动过缓患者32例(80.0%):A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是交感风暴并发症发生的最常见诱因,而交感风暴又是急性心肌梗死经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后最常见并发症。这主要是因为支架置入术后心脏血管处于重建修复阶段,梗死区域的心肌组织电波活动稳定性差,再加上患者精神状态不佳,情绪波动较大,交感神经兴奋度高,极易发生交感风暴并发症。2006年制定颁布的《室性心律失常诊疗与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中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交感风暴多发,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具有较为科学的药效作用机制。本文统计结果显示,采用倍他乐克、艾司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交感风暴可以明显缓解患者室颤等临床症状,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7.5%、82.5%,大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率,临床疗效显著。本文统计结果与文献报道[5]结果相近,提示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交感风暴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预后较佳。

现阶段,β受体阻滞剂被公认为是治疗交感风暴的首选药物,能够在阻断钠离子、钙离子、钾离子通道的同时,抑制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度,提升心脏室颤阀值,改善心脏内部环境,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本次研究过程中,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电除颤治疗的基础上行倍他乐克治疗,B组患者联合艾司洛尔,两组患者在治疗成功率与死亡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倍他乐克、艾司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于治疗交感风暴方面疗效无显著差异,药效作用机制均有针对性。但实践证明,采用艾司洛尔药物治疗交感风暴患者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倍他乐克治疗,可见艾司洛尔药物治疗交感风暴安全性有限。艾司洛尔治疗交感风暴半衰期较短,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持续给药以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但是给药期间极易发生药物使用过量,控制难度较大,而倍他乐克药物治疗能够减少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给药更加便捷,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1]徐海蓉,宋泽军,陈洋,等.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交感风暴的治疗体会[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6):571

[2]钟耀彬,陈安潮,周佩晓.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和获益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26-27

[3]刘名军.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9):40-41

[4]程苏畅,张薇薇,崔然,等.静脉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交感风暴54例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11,25(3):146-147

[5]柴仁贵,李文宇,丛洪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术后药物治疗及预后[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8,14(4):495-497

猜你喜欢

交感乐克阻滞剂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大剂量倍他乐克在老年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理
有氧运动增强骨骼肌α2-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交感缩血管反应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SD大鼠骨骼肌交感缩血管反应和功能性抗交感的影响:NO和α1—AR的作用
时空交感(外一篇)——杜甫《地隅》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